摘 要:本文以2014級兩個羽毛球選修班68名同學為研究對象,一個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另外一個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對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法更能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羽毛球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效果
目前由于選修課的學生人數(shù)眾多,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這需要尋找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生以小組形式,通過相互幫助、相互信賴、在教師的指導等相關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同時促進學生在情感、認知和態(tài)度上積極發(fā)展的教學組織形式。運用合作學習法可以將整個羽毛球課堂有機劃分為若干的小課堂,體育教師適時的指導學生,可以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2014級兩個羽毛球選修班68名同學為研究對象,一個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另外一個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對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衢州學院2014級羽毛球選修課兩個班,68名同學。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實驗前查閱大量書籍及期刊,此外在中國知網上下載大量相關文章,了解合作學習的概念及實驗流程,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打下扎實的基礎。
2.專家訪談法
走訪衢州學院、衢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專家,征求意見,論證實驗的可行性。
3.實驗法
2014級羽毛球選修課兩個班級一個作為實驗班,另一個作為對照班,實驗班采用合作學習法、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期結束時對教學效果進行比較。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實驗結果運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實驗結果與分析
為保證實驗的公平性,實驗前對兩個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測試,實驗結果顯示并無顯著性差異。
(一)實驗后兩個班級學生身體素質的比較分析
通過實驗比較得知無論是實驗班還是對照班在一學期羽毛球課結束后身體素質均有提高。對照班的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會在課結束前15分鐘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實驗班的學生雖然沒有刻意安排身體素質練習,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產生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積極練習,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實驗后兩個班級羽毛球技術評定比較
通過表二、表三可以看出實驗前兩個班級的發(fā)球和擊打高遠球分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兩個班級的技術分均有提高但是實驗班提高幅度更大,實驗表明采用合作學習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優(yōu)于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班級。
(三)實驗后兩個班級學生競爭意識的比較
實驗后發(fā)現(xiàn)實驗班的同學的競爭意識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學生。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選修課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和合作學習法都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選修課中,無論是傳統(tǒng)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都能達到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術的預期目標,但是合作學習法在更適合提高學生的技術掌握程度。
3.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選修課中,采用合作學習法在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思方面明顯高于傳統(tǒng)教學法,更符合現(xiàn)代體育教學的要求。
(二)建議
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積極采用多種有效教學手段,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新興.合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探討[J].后宅中學網站,2005.
[2]駱天普.淺談學生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學理科:綜合,2005,9.
作者簡介:苑立軍,衢州學院公體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