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歐·亨利是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短篇小說作家,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fēng)格,文字生動形象,語言幽默詼諧。本文以歐·亨利短篇小說《良知未泯》為例,進一步分析和證實其語言風(fēng)格和特色。
關(guān)鍵詞:歐·亨利;《良知未泯》;語言特點
一、故事梗概
《良知未泯》的主人公黑斯廷斯·比徹斯·莫利是個十足的騙子、賭徒和享樂主義者。他總是衣冠楚楚,借著體面的外表、靈活的大腦和一口伶牙俐齒四處行騙。
短短一個晚上,他先后騙了一位牧師、一個幫母親買藥的孩子和一個投奔兒子的老父親。拿著騙來的錢,莫利享受人生,不僅絲毫不覺羞恥,反而說“It gives to me whatever I want from it.”
可是,在故事的結(jié)尾,當莫利在街角偶遇昔時同窗時,他的行為卻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
二、語言特點
歐·亨利被譽為“美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之父”,和契科夫、莫泊桑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其作品主題深刻廣泛,行文構(gòu)思巧妙,語言幽默風(fēng)趣,獨特的“歐·亨利式結(jié)尾”總使故事出人意料、意味深長。歐·亨利的大部分小說更多關(guān)注的是小人物的弱點和命運。(安昌光,2011)豐富的閱歷使其作品貼近底層社會人物的生活,通過描繪這些亦正亦邪小人物,表現(xiàn)了他對鍍金時代“拜金主義”的憎惡,同時也引發(fā)了讀者對復(fù)雜人性的思考。
歐·亨利運用了多種手段來描繪細節(jié),從人物言行來突顯性格,使得畫面栩栩如生。本文將從詞匯,句子和篇章三個層面分析歐·亨利的寫作特點,從不同角度賞析
作品。
(一)詞匯層面
在《良知未泯》中,歐·亨利使用帶有頭韻或尾韻的修飾詞,來描述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塑造出了一系列生動形象的人物。
[1] In his hand he clutched something tightly, publicly, proudly, conspicuously.
為了表現(xiàn)孩子給母親買東西,被予以“重任”,高興的和希望得到認可的心情,四個壓尾韻的副詞仿佛讓讀者們看到了,孩子緊握著藥方和錢,卻又滿心驕傲,希望得到夸獎的樣子。
[2] On his face was a smile, predatory, parental, politic, profound.
四個形容詞押頭韻,細致地描繪出莫利在欺騙買藥的孩子時的神情,在后文中他把鹽說成“氯化鈉”,水說成“二氧化氫”,在孩子心中塑造了一個熱心、知識淵博的形象??蓪嶋H上,卻讓人對他產(chǎn)生了極大反感。
(二)句子層面
在歐·亨利的小說中,伴隨狀語和伴隨定語也常用于描寫人物狀態(tài),簡單主句和復(fù)雜從句的結(jié)合令語言十分多樣化。
[3]…the men with solid, animal, unshaven faces; the women wriggling and self-conscious, twining and untwining their feet that hung four inches above the graveled walks.
[3]中對男人和女人的描述,歐·亨利使用了一連串形容詞,十足地表現(xiàn)了男人的邋遢粗野,女人的矯揉造作,人們不務(wù)正業(yè),終日無所事事的情狀。
[4] An old man with an ill-fitting suit, a straggling gray beard and a corpulent umbrella hopped from the conglomeration of cabs and street cars to the sidewalk at Morley’s side.
這一組定語描繪了來城里尋找兒子的老人形象。老人的經(jīng)濟情況并不好,在丟了兒子地址的情況下,十分狼狽地向莫利求助。可是,莫利不僅未幫助老人,反而借機敲詐了老人一筆錢。通過表現(xiàn)老人的孤苦無依,淋漓極致地展現(xiàn)了莫利的惡。
(三)篇章層面
從敘事角度來說,歐·亨利使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全知視角由于沒有固定的觀察位置,因而在進行觀察人物活動、人物心理和景物時有不容忽視的優(yōu)勢作用。(林雪萍,2008)歐·亨利僅描繪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語言和神態(tài)動作,未做任何主觀評價,對事件的判斷和人物的性格全由讀者自己感受。
在故事結(jié)尾,當看到莫利偶遇昔日的美麗同窗時,他的逃避和“burning face”,又似乎令讀者看到了另一個純真害羞的莫利。
三、結(jié)語
歐·亨利高超的語言技巧描繪了一個個美麗而又精巧的故事,當沉浸在故事情節(jié)中時,出乎意料的結(jié)局又使人回味無窮。他的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獨特的語言魅力,同時又發(fā)掘了人性的丑與美,值得讀者們細細品味。
參考文獻:
[1]安昌光.歐·亨利短篇小說人性主題探析[J].作家,2011,第14期.
[2]林雪萍.《麥琪的禮物》的敘述視角透視[J].廣西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8,第S1期.
作者簡介:贠楠(1991–),女,漢族,陜西咸陽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外國語言學(xué)及應(yīng)用語言學(xué)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xué)及應(yīng)用語言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