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野性的呼喚》是杰克·倫敦極地小說的重要代表作。小說敘述了一只叫巴克的狗,從美國南部一個富貴家庭被輾轉偷賣到阿拉斯加做雪橇狗,歷經苦難,最后回歸自然,成為頭狼的故事。杰克·倫敦通過對賦予了人性的動物巴克的描寫,折射現實的人類社會。本文分析了主人公巴克和小說作者在很多方面的驚人相似和極大的反差。
關鍵詞:主人公;作者;對照
引言
《野性的呼喚》隱含了深刻影響倫敦的三種思想:達爾文的自然環(huán)境下的自然選擇思想——適者生存;斯賓塞的進化論中的社會選擇觀——優(yōu)勝劣汰;尼采的哲學理論——人的動物本性和欲望、“超人”。同時,作品也無聲地表達了倫敦對真、善、美和平等、自由的向往。
一、巴克與杰克·倫敦之對照分析
(一)不同的出身背景
巴克是一只“混血兒”,爸爸是健壯的瑞士雪山的救護犬,媽媽是能和狼戰(zhàn)斗的勇敢的蘇格蘭牧羊犬。他生長在加利福尼亞的富貴法官家庭。杰克·倫敦是一個占星術人的私生子,童年時期隨改嫁母親生活在一個居無定所、衣食無靠的破產農民家庭,飽嘗貧困。倫敦把巴克的出身描繪得與自己的身世截然相反,與其說是表達對自己出身貧寒的遺憾,不如說是對像巴克那樣正常的富裕家庭的渴望和向往。
(二)相同的時代背景
故事以阿拉斯加淘金熱為背景,生死之間,巴克憑借自己先天的優(yōu)越基因,忍受了一切苦難,從一條馴化的南方狗回歸到似狗非狗、似狼非狼的野蠻狀態(tài)。這正體現了倫敦生活的時代和那個時代他所崇尚的美國人的典型精神:瘋狂、貪婪、爭奪、強悍、野蠻、冒險、獸性。杰克·倫敦將這些張揚的品質匯集在巴克身上。
(三)多重而矛盾的品性
1.狡猾、聰明
巴克從別的狗偷他的肉吃這件事學會了偷其他狗的肉,但高明的是不被主人發(fā)現。“它也標志著他的道德本性的蛻化與解體。”[1]倫敦十四歲時就做蠔賊,憑借自己的狡猾、聰明,糾集同伙去偷舊金山灣養(yǎng)殖戶的蠔。倫敦在九歲的時候就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最聰明——華盛頓·歐文和我自己?!盵2]
2.殘忍、好斗
巴克成為雪橇狗伊始就目睹了兩條狗的殊死搏斗。它給巴克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以至于在后來爭斗中,巴克殘忍到極致。倫敦小的時候就酗酒、打架斗毆,練就了一身本領,也造就了好斗的性格。做水手時,飽經摔打,參加水手們最野蠻的活動?!敖芸恕惗胤Q他自己是一頭能征慣戰(zhàn)的野獸。”[3]
3.重情、忠誠
巴克被他的最后一個主人索恩頓從死亡線上救回后,對主人無比忠誠、熱愛和眷戀。他兩次救主。當發(fā)現主人被印第安人殺害后,他追殺印第安人一個禮拜,幾乎把手持弓箭、投槍的印第安人趕盡殺絕。每到夏天,他都會在主人的喪身地“沉思一會兒,嚎叫一番,叫得悠長又傷心,然后離去?!盵4]這正是倫敦內心所深深向往的。倫敦放蕩不羈,但又對窮人充滿了同情。他去世前,把大批錢財用來救濟貧困的房東、姐姐、妹妹和老友。
4.堅韌、順從
巴克成為排頭狗后,忍耐著饑餓、寒冷、極度的疲倦、危險,盡職盡責地帶領著狗為主人拉雪橇,直到自己瘦骨嶙峋、病入膏肓??v觀倫敦的一生,雖飽經磨難,但不自暴自棄,憑借頑強的毅力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體現了“超人的頑強生命意志,同時更流溢出其心底不斷抗爭的那股矛盾痛苦的內心悲歌”[5]。
5.向往自由、渴望美好
“也許他最喜愛的事便是坐在篝火邊,前腿前伸,后退蜷縮,抬頭對著火光,朦朦朧朧地眨眼?!盵6]回想自己被偷走之前所生活過的優(yōu)越環(huán)境,回想曾和他一起的伙伴們。跟隨了主人索恩頓后,有時“巴克便一連許多個小時坐在篝火旁做夢?!盵7]其實這都是顛沛流離一生的倫敦內心深處的美好向往,也是對那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殘酷社會的一種抨擊。
6.傷痕累累
巴克從最初的家,到被偷賣,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拉雪橇、服苦役,同其他的狗爭斗廝殺,如同“游蕩的骷髏”,[8]傷痕累累,直到遇到了最后的主人索恩頓,才得以休養(yǎng)生息。這是一個身心的輪回。
(四)相似又相反的結局
夜晚,巴克常聽到狼對著月亮嚎。嚎叫悠長凄涼,令人毛骨悚然。每當此時,巴克也跟著嚎。哀嚎表達了倫敦對生命的抗爭、對艱辛生活的哀嘆,也是渴望回歸的悲歌。巴克尋著狼嚎,追隨狼群,經過拼殺,成為狼群首領,回歸到了他骨子里渴望的大自然。倫敦在生命的后期,花了大量的金錢和經歷來經營他的牧場,建造他的“狼舍”(Wolf House),這代表他的心靈回歸。但他的回歸是如此悲慘:和妻子離了婚;和新妻生活不和諧;鐘愛的女兒疏遠他;狼舍失火;牧場里的樹苗和牲畜全部死光;身患敗血病、尿毒癥等疾病,靠酒精的麻醉和嗎啡來減緩痛苦。他以與巴克相反的方式回歸大自然,實現了人生的超脫。
二、結語
杰克·倫敦出身卑微、歷經磨難、粗獷豪放、堅韌不拔。他憑借強健的體魄和執(zhí)著的信念創(chuàng)造了個人奮斗的成功案例。同時,也隨著肉體和精神的轟然崩塌創(chuàng)作了一曲悲壯的人生之歌,給后人留下了敬仰、思索和遺憾。所有這一切,都被倫敦用文字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野性的呼喚》主人公巴克的身上。
參考文獻:
[1][4][6][7][8][美國] 杰克·倫敦 著.孫法理 譯.《野性的呼喚》[M].譯林出版社,2002.
[2] 王燕,劉智勇.《淺析杰克·倫敦的矛盾性格》[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1,04.
[3]《獸性 獸性意識》[EB/J], http://iask.sina.com.cn/ 2007-04-24.
[5]《淺析<野性的呼喚>中的巴克》[EB/J], http://wenku.baidu.com/ 2012-12-09.
作者簡介:黨振發(fā)(1966–),男,遼寧大連人,大連科技學院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