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教學所提倡的自由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對話精神和獨立精神,對于新時代的幼兒園室內設計來說都有不同的指引和促進作用。體驗式教學對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的影響,并非簡單地表現(xiàn)在界面裝飾的改變,色彩層次的提升等表現(xiàn)形式上。而是應該以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為依據(jù),從空間關系,情境營造等方面入手,充分考慮幼兒園的辦學規(guī)模等客觀因素,創(chuàng)設使幼兒身心得到優(yōu)良發(fā)展的幼兒園室內空間。
體驗式教學的含義
體驗是是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含義。何謂體驗?《淮南子· 論訓》中說:“圣人以身體之”。荀子《修身》中說:“篤志而體,君子也?!逼渲械摹绑w”指的是實行和體驗?!冬F(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對體驗的解釋為:“①親身經(jīng)歷;實地領會。②通過親身實踐所獲得的經(jīng)驗?!惫P者認為,體驗是一種認知行為,指的是在進行具體活動中通過親身經(jīng)歷所獲得的一種身體及心理感受,這種感受可以累積轉化為某種經(jīng)驗。
體驗式教學是相對于傳統(tǒng)幼兒園教學中以灌輸和教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而發(fā)展出來的一種以幼兒的自主體驗為核心,以主體的積極參與、身心投入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和諧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幼兒園體驗式教學視“體驗”為有效教學活動的重要成分,強調“體驗”在教學中的價值和地位,深化了教學的生命意義和個人價值。
體驗式教學對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的激發(fā)
研究顯示,人類大腦更傾向于主動搜索,而不是被動接受環(huán)境信息。因此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我們不應該只關心幼兒是不是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聽老師教授從而學到了知識,而是更應該關注通過某種外部刺激幼兒是否主動積極地產生認知的興趣,是否在認知行為中獲得了體驗,追求什么樣的體驗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的體驗。
幼兒園室內空間作為幼兒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的載體,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刺激手段。幼兒園室內空間應該提供給幼兒豐富感和安全感,使幼兒能在空間中積極地探索和活動。高質量的空間設計能夠使兒童有充足的機會與同伴交往、教師交流,在趣味環(huán)境中自由玩耍,能夠激發(fā)幼兒探究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基于體驗式教學下的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理念
1.創(chuàng)設易于激發(fā)幼兒體驗的教學情境空間
激“情”入“境”,“情”隨“境”生,幼兒體驗的生成離不開具體的形象。情境空間是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幼兒成長需要,通過對幼兒園室內空間的創(chuàng)設,對幼兒進行感官刺激,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調動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感覺、知覺、聯(lián)想轉化為經(jīng)驗、情感、記憶等現(xiàn)實狀態(tài),滿足內心深處的需求,繼而達到一種共鳴。
幼兒園體驗式教學把情境分為真實情境、模擬情境和虛擬情境三類。
⑴真實情境。 “真實情境指幼兒生活周圍的自然、社會情境,利用自然、社會環(huán)境進行教學,讓幼兒感受大自然和社會的美好和變化,使其產生一定的情感體驗?!?/p>
⑵模擬情境。 模擬情境是指“運用音樂、圖畫、實物、戲劇、幻燈片、錄像、多媒體動畫等來創(chuàng)設或再現(xiàn)某一情境。” 這種模擬,實際上就是人為優(yōu)化環(huán)境。
⑶虛擬情境。與“模擬情境”相比,“虛擬情境”就不再有客觀存在的“道具”和人物。它不再有具體的形象,而是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出來并在幼兒頭腦中形成的情境。
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可以根據(jù)使用需求和三種不同情境的特征靈活使用。無論是哪種情境,都必須滿足形象、生動、趣味的要求,要符合幼兒的知識水平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激發(fā)幼兒的感知與體驗,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情境空間中,要給予幼兒充分表達、交流和交往的機會。
2.創(chuàng)設多元化空間
我國現(xiàn)有的幼兒園大多采取嚴格的分班管理制度,各司其教,互不往來。在這種制度下,建筑空間組合多是分隔和封閉的。這種保守的教育方式和封閉的建筑模式,實際上限制和束縛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幼兒園是促使幼兒實現(xiàn)從“生物人”到“社會人”轉變的重要場所。因此,幼兒園室內空間設計應從幼兒交往的基本需求出發(fā),讓幼兒的學前教育更加多元化。
其次,幼兒園的學生,由于處在年齡和身體的發(fā)育階段,不同時期身高、體重、以及行動范圍、社會性都有很大的差異。把從小空間到大空間的規(guī)模相互組合,使玩耍與學習、室內與室外連成一個連續(xù)的整體,并且設置各種各樣的空間體驗、及一些活動的場所。突破狹小、封閉的活動單元模式,使幼兒能夠在層次豐富、功能多樣的空間中身心愉悅地進行游戲、活動,在體驗中完成知識的累積,促進身心的發(fā)展。
1.體驗式教學與室內空間構成
⑴體驗式教學下的室內空間布局。在幼兒園建筑空間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空間的功能性,合理、有序地組織空間。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體驗式室內空間也是幼兒園設計中的亮點。因此,在整個幼兒園建筑空間環(huán)境中,應處在較為重要的位置上,充分發(fā)揮其展示、交流的作用。例如將手作教室安排在離建筑空間入口較近的位置,將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敲打土塊、篩細土、和泥巴、做泥工等一系列體驗活動過程展示出來。讓每個參與活動的小朋友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對幼兒園有抵觸情緒的小朋友,使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此外,幼兒園設計中可以突破現(xiàn)有的平面條塊劃分的布局形式。既可以采用圍繞多功能廳來組織空間,突破狹小、封閉的活動單元模式;也可以擴展過去的單一功能的走廊,以走廊為紐帶串聯(lián)起各個班級單元的模式,通過空間可轉化為綜合性空間。這樣首先擴大了幼兒的活動范圍,使各個公共區(qū)域得到了延伸和放大;其次,為幼兒的社交體驗提供了場所,增加了不同年齡段幼兒之間相互交往的機會,滿足了幼兒的交往需求。
⑵靈活、可變的室內空間環(huán)境。在空間的組織與劃分方面,多使用輕體墻及靈活隔斷劃分空間,創(chuàng)設層次豐富的空間環(huán)境。以一種柔性的、開放的環(huán)境來取代那種剛性的、封閉的環(huán)境,使設計走向主動。
靈活隔斷能夠較為方便地實現(xiàn)局部空間的可變性,并且具有豐富多樣的形式,有很好的裝飾作用。根據(jù)設計主題的不同可以較為便利地運用隔斷圍合空間進行情境空間的創(chuàng)造。
2.體驗式教學與室內色彩環(huán)境
⑴根據(jù)設計主題合理使用色彩。 在創(chuàng)設情境空間的過程中,總是要圍繞某一主題內容進行設計。其中,色彩是最直觀和最具有刺激性的表達手法。例如“彩色的非洲”教學活動,通過使用非洲常見的裝飾色彩,如明快的紅色、綠色、黃色等,作為室內空間環(huán)境的局部點綴,在墻面、地面、頂面上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和元素加以使用,配合影像播放和教師引導,充分表現(xiàn)出非洲人民熱烈奔放的性情和非洲大地原始、野性的美感,讓兒童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⑵根據(jù)幼兒成長需求進行色彩設計。
教室空間的色彩是藍色為主,代表了放松、大海、世界和夢想,是對剛入園的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和好奇心的刺激。
橙色為主的室內空間設計,是代表設計者對入園1-2年兒童促進其精神發(fā)展和運動刺激的設想。
幼兒入園2-3年的空間選擇綠色,表示促進兒童與自然接觸的意愿。
雖然兒童喜歡明快和飽和的色彩,但是如大紅、橘紅等過于飽和艷麗的顏色不適宜在幼兒園室內設計中大量使用,因為它會使兒童過于興奮。偏向柔和、雅致的顏色,或者反射系數(shù)較高的白色或淺色系會令兒童感到情切和放松。
3.體驗式教學與設計元素的應用
幼兒認識世界從自我開始,會將周邊事物簡化成為單一符號,逐步感受到他人的存在,并由此開始對環(huán)境、人物、物體產生初步認識。在設計過程中,有意識的利用場地布置豐富多彩的兒童設施,提供多樣化的生動形象的塑造物,使兒童的最基本的認識能力得以發(fā)展,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
此外,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不能僅以當前的使用需求和設計效果為最終目標,應該為設計留有余地,應該更多地發(fā)揮幼兒、老師和家長的主動性。例如在打造體驗自然的場景空間時,留有一定的空間,由幼兒提供所需的種子、花卉或苗木,讓幼兒在老師及家長的幫助下精心培訓,體驗發(fā)芽、開花、結果的植物生長過程,將幼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幼兒能夠對幼兒園產生歸屬感。
小結
體驗是幼兒的存在方式,是幼兒理解世界與人生的方式,也是幼兒追求其自身生命意義的方式。教育作為人的生活,同樣離不開體驗,體驗式教學正是基于生活需要應運而生的。幼兒園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提供符合幼兒生長發(fā)育需要,符合教育教學特點的空間環(huán)境。通過獨具匠心的室內空間設計,使幼兒吸收環(huán)境中各種印象以建構其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