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娘家,我都給媽買魚,買肉,買各樣水果;每次回娘家,媽則蒸一大鍋白面饅頭,去村里小賣部買一瓶白色腐乳給我?guī)еC看?,老公都急著要拒絕,不想把在超市順手即得的東西這么費事地帶回家;每次,我都抻抻他的衣襟,并興高采烈地把媽準備的大包小包一股腦塞進車,最后還要極其滿足地朝媽扮個鬼臉。
我從13歲就去縣城讀書,一讀就是6年。那時學校的伙食是早晚兩頓粗玉米面窩頭就著從家里帶來的咸菜,中午兩個小白面卷子。媽心疼我求學的清苦,每月把一家子的白面從牙縫里擠出來給我蒸一大鍋饅頭,并且用賣雞蛋的錢背著弟弟妹妹買瓶腐乳偷偷塞進饅頭兜里。
后來我考上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日子蒸蒸日上,但不管變化多么天翻地覆,媽始終如一地保持著蒸饅頭買腐乳的習慣?;丶衣飞?,老公抱怨:再回去,你告訴他姥姥,別買這些東西了,含鉛量高,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我難道不懂這個道理嗎?但不能因此把老人家愛我們的心路給堵上呀!這是媽愛我們的寄托,為什么非得給她指正,讓她有愛卻無處置放呢?
我屬于過敏體質,遇潮著涼愛得濕疹,渾身奇癢難耐。五一放假回家時無意提到一配方,說艾葉加花椒煮水可治愈。她就二話不說去地里踅摸來,把干葉子裝袋,把幾棵嫩的帶根的栽在花盆里,叫我放屋里,一整年都可以用。其實,我比她明白,只有清明節(jié)的艾葉屬于藥材,過了期就是分文不值的野草。但我能把這層紙捅破了,說她做了無用功,以后別瞎忙活了嗎?
能愛別人,是一種價值感、存在感甚至幸福感的體現,反之能讓別人有價值感又何嘗不是一種品德,一分善良呢?“媽,別拿了,家里多的是!”“媽,以后別給我買了,這個花色的被面是你們那個年代用的,多寒磣呀!”這是我們經常跟老人說的話,也是實話,但你沒發(fā)現媽把手縮回去時眼神的失落嗎?我們應該明白,你領受的不只是媽的東西,而是她的心,她的存在。說句謊話又何妨?表達你對這個東西的需要,等于給媽的愛留了一塊地。讓媽能夠糊涂地愛你,又何嘗不是最大的愛呢!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