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學(xué)家霍金提出了驚世駭俗的“蟲洞”理論,大意是在我們現(xiàn)世的時空里,有一個特殊之處——“蟲洞”,由此進入,可以實現(xiàn)古今穿越?;艚鸬摹跋x洞”理論給我啟發(fā):文本也有一個特殊之處,也即所謂的“蟲洞”,我把它叫做“語根”,文本之根,很形象,很有誘惑力;或者把它叫作“情潤處”,也即文本情深意潤處;事實上,文本的“蟲洞”即是我們平常說的“文眼”“詞眼”“詩眼”。唯有苦讀文本,方能抓住文之根本,進入文本深處,品幽探微,涵詠文本性靈,領(lǐng)略無限風(fēng)光,實現(xiàn)精神“穿越”。
文本“語根”的特征之一:情豐意潤,凸顯文旨。此處“情深深,雨蒙蒙”,是作者喧囂的內(nèi)心世界前的一道翠幕,是作者豐富的情感世界外的一口泉眼,是進入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一道心門。語根為全文核心、靈魂之處。語根是文本之根,是作者智慧的凝結(jié)點。它是作者長期生活經(jīng)驗、感悟的積累,是靈感之花的剎那綻放;它是文本的要旨,簡明扼要,警策有力;它是文本的精妙處,讀之,遐思悠遠,悟之,回味無窮。此處是作者在進行寫作構(gòu)思時精心設(shè)置的一個關(guān)鍵點,一觸即發(fā),其下暗流涌動,是作者情感的海洋,波光粼粼,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語根可以在篇首,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薄安粚庫o”即是心情煩躁,需尋找一個寧靜的地方,“荷塘月色”即是調(diào)和心情的絕佳所在,是作者心靈世界的映射。此點是作者情感的一個結(jié)點,由此通向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郁達夫《故都的秋》:“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薄扒澹o,悲涼”是作者多年來內(nèi)心對北國秋真切的感悟和體驗,是至真、至性的認識,是作者創(chuàng)作文本時獨特心境的凸顯。
語根可以在篇中,如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無人會,登臨意?!币弧耙狻弊?,直指作者心門,孤苦、思念、憤懣、壯志難酬,無人理解的傷心,這就是辛棄疾這位真男人的內(nèi)心寫照。摳住“意”字,即找到了本詞的“蟲洞”,就能撬開詞人的心門。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弊髡邔⒁环N個性化的離別情境上升為人類普遍的離別情感,由個性到共性,使離別情更具典型性,讓一首普通的離別詩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不能不說是作者深思熟慮、精心設(shè)置的一個情感共鳴點。
語根可以在篇末,如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弊湔嘛@志,人生酸甜苦辣,一“夢”字封住,留給讀者幾多深思和遐想;祭酒江月,借景抒情,烘托人生的悲壯與無盡的凄涼。情景交融,情理輝映,寫盡心中甘苦,詮釋人生密碼?!抖L(fēng)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回首心路歷程,一“歸”字鎖住,歸向哪里?“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挫折如風(fēng),名利如煙,心寬如海,寧靜如星空。樂觀明凈,達觀泰然,這就是心之所至、東坡所至的地方。李清照《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那“愁”一字千金,將全詞內(nèi)容定住,“國破、家亡、夫死”,剩一老婦黃昏苦雨中獨自品嘗,非大苦大悲之人不能撬開李清照心門。
潛心識別文本語根,拎出來,摳出深意,擰出情感,心相交融,精神碰撞,穿越于文化時空。
文本語根特征之二:統(tǒng)攝全篇,張舉文思。文本語根是文本的“精氣神”,一如人之魂,似有似無,無處不在;全篇因此而展開,內(nèi)容因之而渾然一體、精彩絕倫。文本語根是作者情感的匯聚點:文本的思路稱文脈,是文本的經(jīng)絡(luò),是文本精華游走的地方;語根會源源不斷地釋放出情感,經(jīng)過文脈,奔向文本細枝末節(jié),一如人的氣血涌向人體各個角落;有了語根釋放出的情感,文脈會更加飽滿而通暢,文思更加嚴謹而清晰,文本更加鮮活而有力。
比如《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第一段,能想象和不能想象對舉。有思想的人,雖死猶生;無思想的人,雖生猶死。思想對于人何其重要。由“思想”一詞自然引出語根——“思想形成人的偉大”(獨句段),第三、四、五段分別從三個方面證明第二段提出的語根句,人能思想就會變得高貴,就會變得有尊嚴,就會囊括宇宙?!八枷胄纬扇说膫ゴ蟆?,將五段內(nèi)容天衣無縫地縫合起來。
又比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無人會,登臨意?!贝藶槿~語根句:沒有人能理解詞人登高的心緒。究竟蘊藏于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是哪些心緒呢?且看它是如何統(tǒng)攝全詞的。開篇,秋高氣爽,遼闊的南方天空明凈、清朗,浩蕩的水波流向天邊;登高望遠,連綿起伏的山巒如美女的玉簪螺髻。如此壯麗美景,怎能不勾起詞人對北方故土、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這是詞人心緒之一。“落日樓頭”,比喻南宋國勢的衰頹,透出詞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深深憂慮,表達詞人的愁苦之情,這是詞人心緒之二?!皵帏櫬暲?,江南游子?!睌帏?,失群的孤雁;江南游子,游蕩江湖,孤苦伶仃。此句寫盡詞人流落他鄉(xiāng),孤苦、寂寞的羈旅情懷,此為詞人心緒之三?!鞍褏倾^看了,欄桿拍遍,”詞人仔細的察看寶劍,或許會聯(lián)想到“馳騁沙場,精忠報國”的情景,回到現(xiàn)實,自己不被南宋統(tǒng)治者重用,只為一小官,十幾年遭冷落,這是何等的困窘??!“欄桿拍遍”,真是捶胸頓足,義憤填膺??!此句流露出詞人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憤懣和壯志難酬的苦悶,這是詞人心緒之四。“無人會,登臨意。”無人懂我內(nèi)心的情意,知音難覓之苦,此詞人心緒之五?!靶菡f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詞人借此典故反襯自己有家難歸的鄉(xiāng)思和立志報國的雄心壯志,此詞人心緒之六?!扒筇飭柹幔聭?yīng)羞見,劉郎才氣?!痹~人借此典故反襯自己為國忘私的廣闊胸懷,也流露出對不顧國事,鉆營自私的人的憎恨之情,此為詞人心緒之七。“可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詞人借此典故抒發(fā)自己不能為抗擊敵人、收復(fù)失地而效力,徒然虛度時光的感慨,此詞人心緒之八?!百缓稳藛救。t巾翠袖,揾英雄淚?”請誰喚來紅顏美女,替英雄拭淚?“紅巾翠袖”代女子,特指紅顏知己。詞人渴盼一紅顏知己傾訴衷腸,一吐為快?!凹t巾翠袖”或許還暗指南宋統(tǒng)治者,什么時候能懂詞人心,明詞人意,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在那樣的境況之下,做人、做事難??!各種心緒交織在一起,涌上心頭,急得詞人淚流滿面,痛苦、悲憤、憂愁,如一江春水,決堤而出。這一哭,地動山搖,“驚天地,泣鬼神”;這一哭,讓多少見利忘義的小人無地自容,讓多少壯志凌云的大人鐵骨錚錚;這一哭,是詞人復(fù)雜心緒的集中傾瀉,是真男人的光輝寫照;這一哭,與語根”無人會,登臨意”遙相呼應(yīng),文思縝密,可見語根在文本中的統(tǒng)攝功能。
潛心識別語根,拎住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曲徑通幽,采集文本精華。
文本語根特點之三:文筆奇絕,彰顯文采。大凡文本語根,多為作者精心醞釀、用心潤色處,用語簡潔,手法獨特,意蘊深厚,力透紙背,文質(zhì)兼美。
比如《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語根為:“思想形成人的偉大。”語言簡潔明確,一字不能增減,擲地有聲,振聾發(fā)聵?!豆识嫉那铩罚骸氨眹那?,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迸疟刃揶o手法,一層進一層,“清朗,靜謐,悲涼”,如涓涓細流,歡快活潑,直入心底;如清秋落木,空闊硬朗,筆力穩(wěn)健?!杜眯小罚骸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眱上鄬εe,情透紙背,力透紙背,警策有力?!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罚骸叭松鐗?,一樽還酹江月?!鼻榫敖蝗?,交相輝映,點染烘托,筆力遒勁。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睂Ρ纫r托,情到深處即是理,千古絕唱。
語根的語言表達是由其在文本中的地位和性質(zhì)決定的。地位,獨一無二,尊貴顯赫;性質(zhì),文本靈魂。因此,語根的語言表達就顯得非同一般,用語奇特新穎,搖曳多姿,彰顯其絕對的“領(lǐng)袖”地位和獨特的凝聚、震撼功能。
★作者單位:重慶璧山來鳳中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