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感來源
在常規(guī)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察覺到很大一部分學生缺乏基本的語文語感,難以理解一些常見的文學詞匯,有的甚至連一些簡單的文章都讀不懂。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學生基礎教育的系統連貫性往往都得不到保障,加之家庭經濟條件的落后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缺失,造成了他們課外閱讀量的極度匱乏和知識面的狹窄,他們對文學的領悟和理解能力也大大低于同齡的學生。
此外,由于語文這門學科的特定性質,也造成了學生不可能僅僅只依靠幾本語文教材上的文章就能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誠如孫紹振老師所言:“語文從本質上來說,不同于數理化等學科的特定之處在于:其一,其結構不是邏輯性、階梯性的遞增,而是潛移默化、循環(huán)滾動的,有如水中養(yǎng)魚,積以時日,方見成效。其二,不僅僅以課堂與課本為限,而是課外閱讀和課堂的結合?!?/p>
考慮到這一點,我開始嘗試為這些閱讀面狹窄的學生們提供有效的課外閱讀,并同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起來,使他們能在課外閱讀中感受到樂趣,進而對文學作品產生最初的體悟,進而力求水到渠成地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和領悟力。
二、內容解析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滬教版七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兩代人的心靈溝通”的其中一篇。文章選自林海音的代表作——自傳性小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題為“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從這題目就可以看出,這一部分實際上是寫主人公在爸爸的教導和關愛下,由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孩轉變成了有責任感的大人的故事。
這篇文章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我”每次憶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發(fā)的。文章的語言并不晦澀難懂,但文章中的事件繁多,且現實與回憶穿插敘述,用現實引出回憶,以回憶帶動現實,使用了插敘的敘述方式,可能會使學生產生記憶混亂。文中還提到了三個和課文中心情節(jié)無關的人物:“宋媽”、“蘭姨娘”和“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學生可能會很疑惑,這些人是干什么的?為什么要提到他們?
如果通讀完整本《城南舊事》,就會發(fā)現,這是一部以兒童視角展現人情冷暖的小說,它的主題不僅僅只是“親情”,更深層次的是關于“離別——成長”,小英子正是在和以上這些人物的交往和離別中獲得了人生最初的生活體驗和心靈的成長。主題雖然深刻,但是因為小說的敘述主人公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小女孩小英子,語言輕松活潑,含而不露,是一部很適合初中七年級學生閱讀的兒童文學小說。以上人物都是在小說前幾個章節(jié)中出現的,閱讀完了之后學生的一些疑問自然迎刃而解。
三、學情分析
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刻的意識到:絕大部分的隨遷子女學生并不是懶惰、沒有求知欲的,相反,正因為課外閱讀的匱乏,他們極度渴求閱讀新的文學作品,只要閱讀的內容他們能夠理解,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學生都會表現出極大興趣。這種缺失,或是因為學校對課外閱讀的不重視,或因為家庭沒有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或氛圍,或家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了解欠缺等多種原因所造成的。
為填補這一空缺,我參照課標和教材,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和興趣出發(fā),決定在課堂教學之前,將《城南舊事》中的三章內容印發(fā)給學生閱讀:《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這三章中的中心人物分別是以上提到的那三個人。通過課堂教學前的閱讀,讓學生對人物有個整體的印象,既能更好地展開課堂教學,加深對課本人物的角色理解,又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培養(yǎng)了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經歷學讀書、會讀書,最后形成讀書的基本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逐漸塑造對語文學習感受、體驗和積累的過程。
四、有效教法
1.劃分課外閱讀合作小組
根據閱讀水平的差異,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小組,每組5~6人,組中選一名閱讀水平較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負責幫教師把握閱讀情況、檢查閱讀任務的完成。
2.定期開展課外閱讀課程
每周周二會有一節(jié)語文拓展課,周三有一節(jié)語文午會課,這兩節(jié)課被我設定為課外閱讀的“專項課”,還可利用學生充裕的自習課。在這些課上,學生自主閱讀,賞析精品,展開交流;教師進行閱讀指導,介紹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積累和探究。
3.合理展開自主閱讀過程
首先,根據閱讀材料量的多少合理安排學生獨立閱讀的時間,在閱讀過程中要隨時拿起筆做批注,寫感悟;其次,根據劃分好的閱讀小組展開閱讀后的交流和討論,確保每位同學都有交流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口才;再次,每個小組推選代表上臺總結陳述組內感悟和想法,發(fā)言代表盡量每節(jié)課輪換;最后,教師總結,闡述自己的閱讀體會,師生碰撞出閃耀的思想火花。
4.水到渠成的課堂教學
這一切蓄勢充分后,就可以開始課堂教學了。系統規(guī)范的課外閱讀和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由課外閱讀帶動課堂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浸潤學生文學書面語感,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認識、情感、思維漸次生發(fā)。
★作者單位:上海市博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