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蔽恼乱v究文采,講究美。沒有文采的文章,就難以傳播。因此,作文應從審美的角度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表達,去創(chuàng)造。那如何才能點亮作文的語言呢,主要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學會使用“文學語言”
“茶杯放在桌子上”這一句話,還可以這樣寫成:“桌子上放著茶杯。”這兩種寫法都可以稱為“信息語言”,而在寫作中為了增強表達效果,我們可以使用“文學語言”,文學語言示例:1.茶杯在桌子上沉默;2.茶杯在桌子上跳躍;3、茶杯在桌子上燃燒。
那么,如何讓你的語言具有文學性呢?要使自己具有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就是盡可能用具體可感的思維材料來組織語言的一種思維方式。
[示例1]原句:我討厭學習文言文,但喜歡學外語。→我討厭之乎者也,但喜歡ABC。
[示例2]原段:①中年是一個繁雜豐富的人生階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②我現在是身兼多職,既要照顧年邁的老人,又要照顧自己的孩子。③學校里的事要忙,家務事也不能不管,自己還得進修。④生活就是這樣有苦有樂的進行著。⑤有時候頗為感慨:生命就這么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中年是一塊色彩斑駁的畫布,亮麗的色調和平庸的線條在這里交織。中年的行囊中裝著一生最多的面具:既要扮演孝順的兒子,又要扮演慈祥的父親。中年的目光不能遺漏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既要關心柴米油鹽是有是無,兒子的分數是兩位數還是三位數,又要關心文壇上最近有什么新名字,教育界近來有什么新“動作”。生活就是在人民幣和粉筆灰之間,在教師節(jié)的賀卡和廚房的抹布之間,雜然交織著。有時候難免有感慨:生命就隨著這日子,在一根根多起來的白發(fā)和一張張少下去的日歷中,悄然流逝了。
分析以上例子,我們發(fā)現要讓語言生動形象、具體可感還是有許多方法可循的:
(一)化簡為繁,增添修飾成分
在寫作中,對所描寫的事物增加恰如其分的修飾語言,會使表達的內容更有立體感。
化簡為繁方法1:發(fā)揮聯想和想象,在主干的基礎上適當添加一些富有內涵的修飾成分,使句子的意義變得具體而生動。
[示例3]原句:早晨,陽光照著我的臥室,小鳥在樹上鳴叫。(直白乏味)→早晨,(明媚的)陽光(柔柔的)照著我的臥室,(輕盈的)小鳥在樹上(婉轉的)鳴叫。(在句子主語和謂語前面增加了修飾成分,句子變得生動而有意境)
化簡為繁方法2:利用重復的手法,增加一些修飾性的語言。
[示例4]原句:我喜歡聽父親的笛聲?!蚁矚g聽父親的笛聲,(喜歡聽父親那載滿了我童年樂趣的笛聲)。
(二)善用修辭,來一點“形象”
修辭,猶如語言百花園中的艷朵奇葩,如果能在文章中適當的插幾枝,那就會為我們的文章增添幾分亮麗的色彩:巧設比喻,以求形象生動;大膽夸張,以顯靈氣飛揚;多用設問,以求啟人深思;反復吟哦,以抒綿綿之情……
常用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夸張、設問、反問、引用
1.巧用比喻,生動形象
比喻能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難怪著名作家秦牧會說:“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話中的魔棒,碰到哪兒,哪兒就會發(fā)生神奇的變化。”在作文中,善用比喻能讓你的作文生動形象,滿文生輝。
請看這些精彩片段:媽媽的愛,像冬日里的一縷陽光,照得我渾身洋溢著溫馨;爸爸的愛,深沉得猶如高山里的樹木,讓我從不受風吹雨打;我的愛,沒有驚天動地,只猶如一縷清風拂過他們的身邊。(山東淄博卷《進進出出,真愛無限》)
2.善用擬人,添彩增輝
擬人句具有思想的跳躍性,既可以增強語言的絢麗色彩,鮮明地表達作者的喜怒愛憎情感,也可以激發(fā)讀者的想像,對描寫的事物產生鮮明深刻的印象,感受著作者的強烈情感。
請看這精彩片段:柳樹早已脫去了她如泉如瀑、如傘如蓋的綠色,用她的蕭條繼續(xù)感動著人們。原本綠色的稻田也換上了金黃色的盛裝,向人們炫耀著自己的成果。金色的桂花傲立枝頭,散發(fā)著甜香。菊花更是不會放過這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爭先恐后為秋天的金色畫卷添上明麗的幾筆。(山東高青卷《天籟和鳴》)
3.妙用排比,氣勢如虹
排比形式多種多樣,它將有魅力的句子集中,節(jié)奏分明,便于敘事,長于抒情,無疑會使你的作文大為增色,是創(chuàng)造文章語言亮點的一種重要手段。
請看這些精彩片段:希望在哪里?在于良好的開端。沒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哪有俞伯牙常奏高山流水不斷的希望?哪有凡高的向日葵展開花蕾的期盼?哪有貝多芬走向命運交響曲的希冀?(北京卷《開端》)
4.多種修辭綜合運用
如寫“美”,“生活中處處有美,美是多姿多彩的”,平鋪直敘,很空洞,很乏味。
請看這些精彩片段:美是游蕩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云,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陽,美是回蕩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綜合運用排比、比喻、擬人修辭,生動、具體、有畫面感)
[示例5]原句:大海從很遠的地方向堤岸沖來。→大海從很遠的地方就開始擺好姿勢,弓起脊背,像一頭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沖來。(形象)(比喻修辭)
[示例6]原句:前幾天,我臉上長出了十幾個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長越多了?!皫滋欤疫@只有零星幾粒痘痘的臉上“蹭”地又冒出十幾粒,我并不在意,認為這些”小丘”很快就會消失的,哪想到,這些小家伙頑強不屈,前赴后繼,只幾天工夫就星羅棋布,在我臉上泛濫成災了。(用比喻、擬人、夸張的修辭,寫出了臉上的“青春痘”越來越多的情形,語言生動、活潑。)
(三)精選詞語,來一點“感情”
講究用詞,在繪景狀物寫人敘事時,精心挑選最富有表現力的字眼,把意思表達得準確、鮮明、生動。讀下面一段話,根據小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修改文中的詞語,使之更能表達感情。
爸爸媽媽又出門了,每天都是這樣,當別人吃完飯,一家子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卻總是匆匆收拾完碗筷就趕去店里,將我一個人留(扔)在家里。桌上的臺燈發(fā)出明亮(慘白)的光芒,像一只大大(失神)的眼睛看著我。委屈、難過,我趴在桌上哭出了聲。(痛哭起來,感覺像被全世界拋棄了?。?/p>
(四)化抽象為具體,多采用細節(jié)描寫
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
細節(jié)描寫就是把細小事物,如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特點用特寫鏡頭把它放大,通過準確、生動、細致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蛘哒f所謂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某些細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的環(huán)節(jié)和情節(jié),加以具體描寫。好的細節(jié)描寫,能使人物性格豐滿、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細節(jié)描寫是記敘文的血肉。沒有細節(jié)描寫,就沒有形象的鮮明性,事件的生動性。
[示例7]原句:“這里很靜”;(籠統的、抽象的)→你可能會這樣寫:“這里很靜,連掉下一根針都能聽見”(具體一些,以針的聲音襯靜,但不新鮮);屠格涅夫會這樣寫“靜”:“四周是那么的寧靜,你能聽見一百米外松鼠在枯枝上跳來跳去,斷枝掉下來,先微微地勾住另外的樹枝,然后落到松軟的草面上——永遠地掉在那兒,靜靜地等著腐爛。”(充分調動周邊的事物進行烘托,這樣給讀者充實、豐滿的感覺。)
方法二:活學巧用,來一點“詩意”(即旁征博引)
燦若星漢的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我們在課內外積累了許多古詩詞(或名句),考試作文中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詩詞,讓詩詞之花在作文中大放異彩!
[示例8]我在“落花流水春去也”中感受到了李煜人生浮沉的無奈;我在“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中體味蘇軾壯志難酬的壓抑;我在“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中聆聽李清照國破家亡時的心語……(巧引名句)
[示例9]中考算什么!杜甫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鼓舞著我;李白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臎Q心支持著我;蘇軾那“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志激勵著我。我這只小小雛鷹,“不飛則已,一飛沖天”。(運用這兩種“旁征博引”的方法來表達自己迎戰(zhàn)中考的信心)
另一種方式就是不直接引用,而是化用,這就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成分在里面了。
[示例10]如以“樂觀”為話題: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方法三:用活整句散句,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氣勢
整句是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大體相等、排列整齊的一組句子。整句多使用對偶句、排比句、對比句、反復句、頂真句、回環(huán)句,也使用具有同一關系的復句。其修辭效果是形式整齊,音節(jié)和諧,氣勢貫通,意義鮮明。
散句是指結構不同、句式長短不齊、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其修辭效果是能使語句靈活自然,富有變化,避免單調呆板。
恰當地交錯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動活潑、揮灑自如而又節(jié)奏鮮明、氣勢磅礴的效果。
[示例11]看不完的,是書;聽不完的,是嘮叨;怕不完的,是成績單;做不完的,是各科作業(yè)。
[示例12]雞不啼了,狗不叫了,孩子不哭了,女人不笑了,人人都像塌了架,丟了魂,一聲長嘆連著一聲長嘆。
小結
古人為了使詩文的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往往不惜下大功夫。詩人杜甫更是潛心此道,抱定“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tài)度,正因如此,他成了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讓我們學習和弘揚前人這種“一詩千改始心安”的錘煉語言的精神,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我們作文的語言具體精美,文采飛揚,在考場中大放異彩。
★作者單位:河北張家口市宣化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