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詞匯,因為“十八大”報告而被熱議,就是“美麗中國”,談的是中國的環(huán)境保護問題。而在不久前,音樂人何沐陽與歌手徐千雅恰恰有一首歌曲叫《美麗中國》,是他們?nèi)诵曰餍幸魳坊南盗兄袊宋穆糜苇h(huán)保歌曲的總題目。我在做今年中文唱片總結(jié)的時候,再次把《徐千雅·聽我》這張專輯聽了幾遍,實在是“愛不釋耳”,面對這張不同凡響的優(yōu)質(zhì)唱片,有話要說。
民歌如何現(xiàn)代化?什么樣的流行歌曲才會是有文化品位有中國血脈有世界風尚有成為經(jīng)典可能的歌曲?以歌壇“神曲”如鳳凰傳奇演唱的《月亮之上》和徐千雅演唱的《彩云之南》和《坐上火車去拉薩》成名的詞曲作家何沐陽,一直在思考何謂“現(xiàn)代民歌”的問題;作為一個思考性創(chuàng)新型的詞曲作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在這個資訊爆炸、快速裂變的世界,音樂產(chǎn)業(yè)也在面臨很大問題,網(wǎng)絡(luò)傳播途徑的混亂、平面媒體的式微、電視媒體被娛樂選秀占據(jù)混淆著視聽、音樂產(chǎn)業(yè)鏈的端口又被少數(shù)如移動這樣的巨頭控制,好音樂的出路在哪里,這是我們一代音樂人的迷惘和困惑?!痹趺崔k?他的做法是:“那就像這樣,多關(guān)注某些永恒的主題,譬如愛與美,讓音樂給人在這個世界帶來一絲微風,一份本真。在不需要經(jīng)典的時代,尋找一絲經(jīng)典的可能。”這話很有些悲壯,然而很有啟發(fā)的是,他們不僅僅想了問題,還給出了“現(xiàn)代民歌” 的流行歌曲作為答案:徐千雅與何沐陽最新的作品專輯《徐千雅·聽我》就完全跳出“神曲”生產(chǎn)機制,走上了一條結(jié)合中國民歌元素,在旋律、歌詞、編曲、樂器演奏、人聲個性、曲風走向方面都非?,F(xiàn)代但又不失去流行時尚元素的系列現(xiàn)代民歌歌曲,代表作如《美麗中國》、《一望無疆》、《帶上音樂去旅行》、《青海湖》等等;讓我們耳目一新的同時獲得新的思考。
旋律的現(xiàn)代化。這是吸取民歌元素走向廣闊的流行音樂世界性舞臺的第一步;旋律的現(xiàn)代化是對世界流行音樂走向敏銳把握的前提下,把世界流行音樂中的民謠音樂Folk Music、節(jié)奏與布魯斯音樂RB、雷鬼樂Reggae、靈魂樂Soul、獨立音樂Indie Pop、新世紀音樂New Age、世界音樂World Music、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等等的融合與實踐;在《徐千雅·聽我》這張專輯中,我們可以聽到何沐陽的苦心孤詣的創(chuàng)新追求與徐千雅大氣高亢舒展明亮穿透力十足的嗓音完美結(jié)合的作品,如《燃燒愛》里電子樂與靈魂樂的融合;《芳香之城》中的節(jié)奏布魯斯與說唱樂(Rap)的結(jié)合;《萬山之巔》對世界音樂與中國民族樂器的完美組合呈現(xiàn)出的世界音樂中國元素交融后大氣磅礴的氣象與圖景,都是感人無比的音樂具象畫面,給人很大的抒情空間與別樣的超越流行音樂的審美體驗;最近強力推出的《美麗中國》更是中國民樂與世界音樂的大開大合的融合,這首歌曲把大合唱、交響樂的氛圍、進行曲的節(jié)奏都廣納其中,形成氣象萬千而又飽含中國激情的現(xiàn)代民歌的典范之作。而在我自己非常陶醉的小品式歌曲《一念之差》中,何沐陽徐千雅對民謠音樂的化解,更是嫻熟而流暢,一曲下來,旋律演奏中光是臺灣吉他圣手李庭匡的吉他演奏,就完全值回票價啊!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突出中國旋律之美,中國人性之美,中國人文環(huán)境之美與中國地理之美。
歌詞的現(xiàn)代化。如果說,旋律是血肉經(jīng)脈,那么歌詞好壞,就關(guān)系到歌曲的靈魂核心問題了。聽過了太多市面上“偽新民歌”而敗壞了胃口的人們,我建議你們聽聽徐千雅的現(xiàn)代民歌;何沐陽的創(chuàng)作,力戒空話假話套話、剔除了俗語濫言虛情假意,以一種全新的話語方式入詞,是人性化的、詩化的、意象豐滿的、異域風采的、出人意料而情理之中的歌詞。如《萬山之巔》:“跨南北西東/我們終于相逢/以欣賞代替紛爭/多一些寬容/世界和諧大同/原來愛是最高的山峰/我要奔向萬山之巔/迎著風雨迎著夢的光榮/我要屹立萬山之巔/伸手觸摸彩虹低頭把你相擁!”你能聽出這是一首寫給2008年奧運會的獲獎奧運歌曲嗎?這首歌無論詞曲,凸顯的都是人類的愛與美,力與健,意象簡潔大氣,畫面雄渾美麗動人。你聽《美麗中國》:“水墨丹青是你/大愛的寫意/紅色血脈流淌/不屈的勇氣/紫氣東來祥瑞/和平的記憶/我用赤誠的心/緊緊擁抱你”熟悉的文化中出新意象,新意象中有絢麗畫面的色彩,讓人親切而不生硬,人性化而溫情脈脈;你聽《山楂樹之戀》:“你為何不能再等等我/你說過你要等我一輩子/那路旁依然盛開的山楂樹/是我靜靜的孤獨/那祭給迷失歲月的遺書/是我永生的痛楚/那唱過純真年代的歌聲/帶我們找回最初!” 實在是細節(jié)豐滿而凄美感人,配合旋律上化解俄羅斯原版《山楂樹》的若有若無的美妙韻律,完美地找到了“知青愛情”的無奈深情與生死相依;再聽聽點題歌曲《聽我》:“謝謝你聽我/請靜靜聽慢慢醒/愛讓靈魂飛行/我輕輕說悠悠唱/愿和你緣分直到永恒!”把歌者的那份感動感激,寫得委婉曲折而又淋漓盡致;再聽聽《一念之差》:“也許一切只是一念之差/就這樣黯然心碎的失去了他/錯過的青春啊/像命運的懲罰/為什么深愛要付出遺憾的代價!”民謠化的旋律,完全深入人心的歌詞,青春與愛情,就這樣一一閃現(xiàn)出來。如果說,沒有這些唯美浪漫而又靈動生機勃勃的詩化歌詞,新民歌永遠只會在虛化的贊美中走向無人喝彩的死胡同。
編曲思維與制作混音的現(xiàn)代化。很多人認為編曲與錄音制作是純粹的技術(shù)活,很少人意識到,一首歌唱美麗中國的歌曲,詞曲優(yōu)雅旋律新穎之外,編曲與樂器演奏、錄音制作與混音后期合成,都需要一種世界性觀念的配合,才能趨向完美;編曲和創(chuàng)作一樣,也是要力戒假大空的豐富與駁雜,而是要依據(jù)歌曲的意境與歌詞的情感,以最合適的方式編配而成。當然,對中國民樂與西洋樂器的爛熟于胸與實驗性運用的結(jié)合,才是最好的。與詞曲完美融合,與歌者的聲音完美融合,然后進入人心的編曲,才是最好的編曲。在《徐千雅·聽我》專輯中,很多首歌曲的編曲都是由80后青年音樂人如張楚弦等擔綱,何沐陽把關(guān)的創(chuàng)作;《一望無疆》笛子與馬頭琴的運用;《芳香之城》的簡約節(jié)奏;《黃山之約》的弦樂運用;《一念之差》的吉他編配等等歌曲,都可圈可點,值得細細品味。當然,何沐陽對所有歌曲后期混音合成以及母帶制作,都是和中國著名錄音師廖颯深一起親力親為精益求精,反復多次試驗而成,拿到CD,和國外唱片比技術(shù)指標,都毫不遜色!
可以說,何沐陽與徐千雅的詞曲唱組合,已經(jīng)形成了他們優(yōu)雅浪漫極富中國民族風味與文化氣息的、而又是別具一格擁有個人風范標志的音樂組合;他們現(xiàn)代民歌系列歌曲所蘊含的藝術(shù)價值值得期待,沉浸在他們的音樂中,我聽到的是來自美麗中國內(nèi)心深處的美麗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