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罐”之爭是最近引發(fā)的頗受國民關注的一個話題,王老吉、加多寶的“紅罐”之爭由來已久,諸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正宗涼茶加多寶”等廣告語,深受流傳?!凹t罐”之爭的背后隱藏著很多的法律問題,本文將對其重點分析,讓大家能夠更為直接的了解他們纏斗事件的原因。
關鍵詞: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加多寶
一、“紅罐”之爭的由來
1997年2月12日,廣州醫(yī)藥集團注冊申請了“王老吉”商標。之后鴻道集團旗下的多加寶公司取得了獨家使用“王老吉”紅罐在中國大陸的生產銷售使用權,至2010年5月2日(而廣藥集團下屬企業(yè)王老吉藥業(yè),則自主生產銷售綠盒裝王老吉)。隨后,雙方在2000年簽訂了第二份合同,將商標使用期限延長至2010年。在取得“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后,加多寶集團對該品牌進行了包裝和宣傳。在加多寶的努力下,王老吉涼茶在銷售額始終維持在140億元上下,無可爭議地成為“中國飲料第一品牌”。然而,2010年10月,廣藥啟動王老吉的商標評估程序,王老吉的品牌價值為1080元,成為中國目前第一品牌并公開全球招募新的合作伙伴。
廣藥集團副董事長李益民分別于2001和2003年與鴻道集團簽訂兩份補充協(xié)議,將商標使用權的有效期從原來的2010年延至2020年,并于其間獲得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300萬元賄賂。李益民與2005年以受賄罪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陳鴻道也已保釋外逃,至今未能將其抓捕歸案。廣藥集團認為,李益民是受賄后才簽訂商標租賃時限延長協(xié)議的,因此認為該補充協(xié)議無效,商標租賃期限已于 2010 年到期。紅色、綠色兩種包裝的王老吉商標大戰(zhàn),就此引發(fā)。廣藥集團于2012年上訴廣州中院要求加多寶賠償其損失,廣州中院判決加多寶涉嫌不正當競爭,賠償王老吉損失。加多寶不服判決上訴之廣東高院,該案于2014年12月19日作出判決,廣東高院將“紅罐”裝潢權判歸廣州王老吉所有。
二、“紅罐”之爭涉及的法律問題
(一)加多寶是否構成商業(yè)賄賂
商業(yè)賄賂是指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通過秘密收買競爭對手的代理人或者雇員的方式,爭奪交易機會,獲取市場競爭優(yōu)勢的不正當行為。在本案中鴻道集團旗下的多加寶公司在“王老吉”的品牌運營成熟之后,為繼續(xù)坐享“王老吉”商標帶來的巨額利潤,沒有選擇去開發(fā)新的產品,卻開始用金錢賄賂廣藥集團高層領導爭取合同的延續(xù)期。根據(jù)1993年《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第一款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以銷售和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與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以受賄論處?!?/p>
2001和2003年,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向時任廣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益民行賄300萬元,順利簽訂兩份補充協(xié)議,將商標使用權的有效期從原來的2010年延至2020年。李益民于2005年以受賄罪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陳鴻道也已保釋外逃,至今未能將其抓捕歸案。
本案中,鴻道集團明知其行為是對市場正常競爭秩序的違反,并且也違反了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但依舊抱著僥幸的心理鋌而走險,通過主動給付巨款給李益民以延長合同期限,其行為是典型的商業(yè)賄賂行為。根據(jù)《合同法》第52條的規(guī)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因此,加多寶的行為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二)加多寶是否涉嫌虛假宣傳行為
虛假宣傳是指經營者為獲取市場競爭優(yōu)勢和不正當利益,對商品或提供的服務進行虛假宣傳和引人誤解的宣傳的行為。如質量和價格的虛假表示,詆毀性比較廣告、變相廣告宣傳行為都被我國的法律認定為是虛假宣傳行為。
“紅罐”商標權之爭,廣州醫(yī)藥集團與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變成了冤家對頭。2012年11月30日,廣藥集團以加多寶公司涉嫌虛假宣傳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索賠千萬元的訴訟。廣藥集團還同時向法院申請訴中禁令,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廣告詞。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訴中禁令裁定書,裁定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等被申請人立即停止使用“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法院認為紅罐“王老吉”涼茶飲料暢銷全國多年,對大眾而言,“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首先會想到“王老吉”的涼茶。加多寶公司使用上述廣告語誤導了公眾,使之以為兩者為同一產品。因此,加多寶集團及行為涉嫌虛假宣傳。
三、“紅罐”之爭對我國的啟示
(一)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
我國1993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當時的經濟背景下制定出臺《反不正當競爭法》來規(guī)范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從而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很有必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該法相關規(guī)定不完善的弊端也在不斷顯現(xiàn)。生活中出現(xiàn)法律未列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無法得到有效打擊,如加多寶單方面更改字體的行為,從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征來分析,該行為違反了公認的商業(yè)道德,并且以市場競爭為目的,其修改商標的行為也損害了廣藥集團的合法權益,但是受害者卻無法依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認定該行為為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而主張侵權賠償,而只能依據(jù)《合同法》和《商標法》追究行為人的責任,這與《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追求的價值和目的是不一致的。
(二)加大企業(yè)對商標專用權的重視程度
“紅罐”王老吉商標爭議,爭議的背后在于商標的價值,根源是在于“王老吉”的商標注冊專用權在中國的歸屬。由于商標注冊及保護具有地域性,即使加多寶擁有王老吉在港臺及海外的商標注冊權,但在國內使用王老吉商標也必須要依照我國《商標法》的規(guī)定??煽诳蓸房偛迷f,如果可口可樂在世界各地的廠房被一把大火燒光,只要可口可樂的品牌還在,一夜之間就能恢復,就是品牌的價值。國內企業(yè)應該在建立之初就樹立品牌意識,與其為別人做嫁衣裳,不如用心經營擁有專用權的商標。
總之,通過加多寶、王老吉的糾紛我們可以看出正常的商業(yè)行為能使公司較快發(fā)展,而“挑戰(zhàn)”法律的行為注定要為此付出代價。這其中為了維護競爭法體系的統(tǒng)一,消除不正當競爭法律中的沖突,必須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使其符合我國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并能夠更好的為市場正當競爭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付志新.對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幾點建議[J].人大建設,2007(10).
[2]種明釗,盛學軍,江帆.競爭法[M].法律出版社,2011
[3]吳勇毅.王老吉商標爭奪戰(zhàn)[J].新財經,2011(01)
作者簡介:周超,男,漢族,云南大理永平縣人,法學碩士,單位:云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yè),研究方向:公司與企業(y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