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衙役是負責站堂、緝捕、拘提、催差、征糧、解押等事務的人員,他們是為衙門服務的人員,在封建社會中是上層階級管理、壓制下層人民的重要工具,衙役沒有品級、官銜、甚至俸祿因此不屬于統(tǒng)治階級,但因其來自下層人民,所以衙役的形象極具特色。
關鍵詞:《水滸傳》;衙役;形象
一、出身低賤、地位尷尬的差役
衙役又稱差役,雖然在古代官僚階層中連末流都算不上,原先差役是由百姓輪流按戶充當,后來差役由市井無賴充當,當時的人們總是瞧不起他們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被認為是賤民,甚至在法律上規(guī)定差役的三代之內是不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不能夠和良民結婚。當上差役意味著一輩子的職業(yè),可以父傳子,子傳孫,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世世代代能夠當“公務員”,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差役是不能夠往上升的,是不能夠進入官僚階層的。然而,因為衙門里高高在上的官員,普通百姓是很難見上一面的,同時差役在衙門中做著站堂、緝捕、、催差、征糧、解押等事務,同百姓時常接觸,所以在尋常百姓眼中,所謂“不怕官,只怕管”,差役往往代表著衙門,是官府的代言人,代表著官府執(zhí)行行政、司法等權力。
差役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即官僚階層對其有著深深的鄙夷和不屑,尋常百姓又認為其是官府的代言。在這樣的尷尬地位下,差役有著難言的苦楚?!端疂G傳》中生辰綱在黃泥岡被晁蓋等人打劫了之后,蔡太師大怒,要求濟州府尹立等捉拿這伙賊人,府尹只得向下施壓,這事正好三都緝捕使臣何濤的權責范圍內,何濤在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杖責后,依舊無法將案件偵破,府尹在何濤的臉上刺下“迭送州”的字樣,意思是何濤如果順利破案則沒事,如果不能順利破案則將其迭配到遠惡的軍州,在迭送和州之間填上州名。由此可見,差役在官僚階層的眼中不過是一個工具,一旦這個工具辦事不力影響到了自己的利益,便毫不留情的加以懲罰,不惜手段的施加壓力,不把手下的差役當人看,任意羞辱。
差役在衙門內受到來自衙門長官的壓力,外出辦案時也受到反抗分子第一個下手的對象,宋江在殺了閻婆惜之后,被刺配江州牢城,由兩名公人押送,在途中碰到請宋江上山的赤發(fā)鬼劉唐。劉唐一見到這三人,第一件事就是要殺這兩個公人。無獨有偶,武松在被刺配的途中,遇到了菜園子張青,張青也有“不諾在這里將兩個公人做翻”的念頭,所幸武松拒絕了。在封建社會的社會矛盾中,衙役充當?shù)氖擎?zhèn)壓反抗分子的爪牙,自然受到來自反抗分子的仇視。
二、利字當頭、無利不往的衙役
差役地位低下,將差役作為職業(yè)被認為有辱祖宗,殃及后代,被衙門長官視為工具,被百姓視為衙門的爪牙,兩邊不是人,隨時有皮肉之苦,甚至性命之憂。而當差役的目的是什么?為的是獲取更多的利益,可謂是利字當頭、無利不往,前面已經(jīng)提到差役是沒有工資的,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憐,如何獲得自己的利益呢?差役會利用公務之便向百姓敲詐、勒索。百姓進了衙門要想少受皮肉之苦,若想沒有性命之憂,巴結差役、受差役的擺布也是免不了的?!端疂G傳》中林沖在滄州牢內,其他牢犯提醒林沖,如果有人情錢物趕緊送與管營、差撥,如果不送免不了丟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在牢中,差撥起先沒有見到武松有要給錢的意思,便變了面皮對著林沖大罵,見林沖給了官營和自己許多銀子,又變了面皮,稱贊林沖是一個好漢,聽聞他是被高太尉陷害的,對他感到欽佩。這面皮的兩次變化可以看出差役利字當頭、無往不利的特征。武松到了孟州的牢里,牢里的其他囚犯教武松包裹里有人情書信和銀兩一并送去。宋江進了牢里,牢里的節(jié)級是直接向宋江要例錢。牢中的節(jié)級、牢頭每當有新到的犯人都要對其進行敲詐、勒索。
在《水滸傳》中押送罪犯的幾個公人,武松為兄報仇,殺了西門慶、潘金蓮、王婆后被刺配兩千里,途中在十字坡遇到張青,張青在武松走時給了兩位公人二三兩銀子。當然這是算少的,武松醉打蔣門神,遭張都監(jiān)陷害又被刺配恩州牢城,臨行前,施恩送了十兩銀子給兩個公人。林沖在被發(fā)配滄州時,路過柴進的莊園,欲與莊園中的洪教頭比試,無奈身上還帶著枷鎖,柴進要求兩位公人將枷鎖取下,原意以十兩白銀相送,兩位公人何樂而不為呢,十分輕易的便有十兩白銀的收入。當然,在押送公人里收受最多的要數(shù)押送宋江的張千和李萬了,二者能力平庸,也無使用任何手段,在出發(fā)時就收了宋太公不少銀兩,在梁山泊收了眾頭領二十兩銀兩,在揭陽嶺收了李俊等人的銀兩,連押送結束時,兩個公人都說,雖是吃了許多驚恐,卻撰得許多銀兩。
三、業(yè)務能力普遍較低
在前面已經(jīng)提到了,充當衙役無非是為了錢,錢是衙役執(zhí)法的標準之一,有錢送與衙役可在牢里好吃好喝,免受皮肉之苦,即使有性命之憂,也有人提前通知。在衙役的執(zhí)法標準中人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差撥執(zhí)法是代表著公共意志,如果按照他人或者自己的意志執(zhí)法則失去了執(zhí)法的意義。在小說中如果不慎吃了官司、進了牢獄,若有人熟識的人寄信一封與差役,效用和銀兩是一樣的,宋江在江州的牢中,使錢給了牢中的差撥、官營等牢中管事的人,牢中的差役無不喜歡宋江的,不但免了一頓殺威棒還得了個抄事房抄事的閑差。后來碰到了神行太保戴宗,戴宗所要錢財,宋江不給,抬出了梁山泊軍事吳用的名號,給了他的書信,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使戴宗對宋江敬佩有加,二人成了好朋友,如果不是吳用,宋江少不了在牢中受到戴宗的刁難。
衙役作為官府意旨的執(zhí)行者,其執(zhí)法的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先不說其以金錢為至上的價值觀念,在執(zhí)法過程中總是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差錯,押送宋江的兩位公人,在押送途中誤入黑店被催命判官李立、混江龍李俊等人用麻藥麻翻了,作為一名執(zhí)行公務的人員,碰到這樣的情況實在是讓人覺得狼狽,在江上遭張橫打劫,險些丟了性命,宋代的公人缺乏起碼的判斷能力和警惕性,可以從這樣里看出宋代的差役的執(zhí)法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再看看李逵,李逵原先是戴宗身邊的一名小牢子,也是屬于牢里的差撥之流。李逵因為打死了人逃走,流落在江州,因為會武藝所以在江州大牢里做事。李逵這個人嗜酒好賭、心粗膽大、做事不符合規(guī)矩,在拿了宋江的錢去賭,賭輸光了之后,不知怎么辦,竟然將賭資搶走。在吳用教唆阮氏三兄弟劫取生辰綱時,曾經(jīng)問三阮為何不報官捉拿梁山水泊的強人,阮小五道,如今那官司,一處處動彈便害百姓。但一聲下鄉(xiāng)村來,倒先把好百姓家養(yǎng)的豬羊雞鵝,盡都吃了,又要盤纏打發(fā)他。
由此可見宋代多數(shù)衙役的素質并不高,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從衙役個人來講:一是本身衙役為市井無賴充當,當個衙役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其進入衙役隊伍的目標也不過是獲得更多的私人利益。二是,衙役地位低,無升遷的希望,即使進了衙役的隊伍,也不過是為了撈取更多的利益,就算努力學習知識,也無法考取功名,這導致了衙役隊伍的素質低下。從整個宋朝的社會制度來說,重視對官僚的管理,特別是注重對武官的管理,并不重視對衙役的管理。
作者簡介:嚴燕(1992年-)女,湖北荊門人,長江大學文學院2013級中文專業(yè)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