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峰/北華大學師范分院
追求陽光心態(tài) 做心理健康的人
——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討
郭慶峰/北華大學師范分院
高職高專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既有大學本科生的共同特點,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一方面要面對現實,接納自己,同時還要積極發(fā)展,培養(yǎng)專長,迎接挑戰(zhàn)。在對其教育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主要是介紹作者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那就是在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樣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同時,幫助學生怎樣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大學生正常學習、生活、交往、發(fā)展的基本保證。[1]
(一)好學樂學,學習能力強——智能協(xié)調發(fā)展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智和能是兩個概念。智是智力,能是能力。智力屬于認識活動范疇,它主要解決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能力屬于實踐活動的范疇,它要解決能不能、會不會的問題。兩個都好才是健康。一般來說,一個正常人先天的智力水平差異不大,能力是后天培養(yǎng)的,而學習的本質就在于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墒强忌狭舜髮W也并不意味著你仍然是個高智能的人,每年我們學校都有因學習成績不合格,試讀、留級、退學或緩發(fā)畢業(yè)證或肄業(yè)的學生,其中還不乏入學時高分段的學生,他們中許多都是因為不會學習,學習調試不當,自主學習能力差造成的。所以,高職高專學生應該有旺盛的求知欲,主動學習的愿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智和能協(xié)調發(fā)展才是健康的。
(二)情緒穩(wěn)定,情感健康,善于自我調節(jié)—協(xié)調和控制自己情緒和情感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內心體驗的外在反映。也就是人喜怒哀樂的外部表現特征。人的情緒和情感一定要和外界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保持樂觀開朗,陽光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然而,高職高專學生在情感問題上經常表現出三種不良的心理反應。一是期望值過高引發(fā)的失落心理。二是由于戀愛不當而導致的情感困擾。三是由于缺乏競爭力而產生的就業(yè)焦慮。
(三)有理想和為實現理想不怕困難挫折—有堅強意志品質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意志是為了達到既定目標,主動克服困難的能力。堅強的意志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心理品質,人們都想成為意志堅強的人,成為生活的強者,高職高專的學生也不例外。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作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蘇東坡在《晃錯論》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眻詮姷囊庵酒焚|是大學生成就事業(yè)的保證,是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動力,也是他們迎接未來挑戰(zhàn)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質。進入大學后,因專業(yè)方向、就業(yè)導向的確立,大多數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目的性明顯提高,但也有一些學生脫離管束后,沉湎于上網、看小說、談戀愛而虛度光陰。因心智成熟、獨立生活,大多數學生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堅持性逐漸增強,但也有一些學生遇到點挫折就心灰意冷,喪失信心,遇到點困難就畏縮不前,半途而廢。大多數學生在離開父母的呵護后,生活能夠自理,可以獨立處理個人事務,合理安排生活開支,果斷性和自制性得到充分發(fā)展,但也有一些學生還是離不開“拐棍兒”,抵抗不住外物的干擾和誘惑。所以我們在看到進步的同時,必須正視學生意質品質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采取干預措施,促進高職高專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發(fā)展。
(四)心胸寬廣,容己、容人、容事—人際關系和諧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不能在社會中生活的個體,或者因為自我滿足而無須參與社會生活的個體,不是野獸就是上帝?!泵绹睦韺W家萊斯?吉布林則認為,一個人的成功15%歸結為技能和技巧,而85%的成功都歸結為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梢娙穗H關系對于人發(fā)展的重要性。每一名大學生都是帶著昨日的輝煌與對未來的憧憬走進大學校園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各人有各人的習慣,大家在這個集體中,如何適應這個環(huán)境,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人際關系的和諧。一些自私、蠻橫、孤傲、猜忌、心胸狹窄的人在集體環(huán)境中是不受歡迎的。在與他人相處時,如果與周圍人關系融洽,心情就會舒暢;關系冷淡或緊張,就會心煩意亂。所以,集體生活中需要同學間的互相幫助,相互寬容和體諒,人際關系和諧了,心理就健康了。
(五)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積極進取,自信—人格完整無缺陷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曾說:“人格像每一種有生命的物體一樣,隨著成長而發(fā)生變化?!蓖暾娜烁駥τ诖髮W生的健康成長、成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擁有完善的人格就是要具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能將自己的所思、所說、所為協(xié)調一致,[4]能客觀的評價自己和他人乃至外部世界,既要有遠大理想又有近期能實現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在大學生活中常常會發(fā)現這樣一些學生,他們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就是思維另類、偏激,總是和大家格格不入,不合群,要么是脾氣暴躁,要么閉門謝客,不理不睬,悶頭胡思亂想,有的人因人格缺陷還做出極端事件。雖然存在人格障礙的學生屬于少數,但對個人和集體的危害卻不容小覷。我們可以通過必要的干預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一)要學習心理健康的常識性知識,正確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
做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學生,首要的問題是知道什么樣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學習必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理修養(yǎng)水平,可以自覺運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心理不適進行自我調節(jié),達到不斷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必修或選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參加講座、報告,借助各種媒體宣傳和讀書等方式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人不可能永遠都處在好情緒中,大學生活中難免會有挫折、有困惑、有煩惱、有負面情緒。這個時候,一個心理成熟的人,會自覺及時的宣泄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huán)境。
1.適度的宣泄。宣泄的方式有很多。如:流淚、傾訴、書信、日記、聽歌、運動、書畫、散步等,你總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宣泄方式。宣泄是自我保護和保養(yǎng)的有效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宣泄掌握一個度,不要報復、毀物傷人。
2.積極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增進社會交往,促進人際關系和諧。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除課堂以外的更廣闊的平臺。大學生應該培養(yǎng)各種興趣,發(fā)展業(yè)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如社團活動、勤工助學、競選干部、黨課學習、課外學習、文體比賽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等,發(fā)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增進人際交往,維護身心健康。
3.求助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幫助。大學生在必要時可以通過學校的心理咨詢室、社會機構的心理咨詢門診、心理咨詢熱線電話等方式,求助于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專業(yè)人員進行專業(yè)指導,解決大學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當然,有些人錯誤的認為,心理咨詢就是老師幫助解決一切問題,這是片面的。心理咨詢的終極目的是助人自助,學會自己幫助自己。心理咨詢不是靈丹妙藥,不可能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
(三)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從而達到悅納自己,悅納他人,實現自我與社會的和諧。古希臘人把“能認識自己”看作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羅神殿的大門上寫著一句箴言:“要認識自己”。一個人要想減少心理內在矛盾沖突,關鍵在于認識自我。大學生要不斷修正自我認識,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主動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坦然面對自身的不足,悅納自己。也就是說,人對自己的一切不但要充分的了解,正確的認識,還要坦然的承認,欣然的接受。馬克思很欣賞這樣一句諺語:“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為跪著。”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長處,也都具有巨大的潛能,只要正確認識自己,不斷付諸努力,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巨人。
[1]張志華,于書忠,宋中展,路維.高職高專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探析[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2).
[2]夏建軍,石國強,畢樹廣.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12(14).
[3]黃靜宜.論當代大學生意志品質的特點及應對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3).
[4]王芳芳.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1(6).
[5]曹耀明.人生定位與實現自我[J].工廠管理,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