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軍
考場真題
“為寂寞的夜空畫上一個月亮,把我畫在那月亮下面歌唱;為冷清的房子畫上一扇大窗,再畫上一張床……畫上母親安詳?shù)淖藨B(tài),還有橡皮能擦去的爭執(zhí)?!边@是歌曲《畫》中的歌詞。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畫”:或為父母“畫”上一條圍巾,或為自己“畫”上一道彩虹……你會“畫”上什么呢?請將下面的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文章。
題目:為 畫上
要求:(1)文體限于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潔,字跡清楚。
寫作指導
重慶市2014年的這一命題,很有意思。之所以說命題很有意思,是這一半命題中雖然有一個“畫”字,而作文里所寫的并不一定是畫畫的場景。正如提示所言,你為父母“畫”上一條圍巾,表達的其實是一種感恩;你為自己“畫”上一道彩虹,突出的其實是一種自信。這也告訴我們,命題者其實是希望考生通過一種特別的方式,給他人或給自己傳遞一種意料之外的收獲與情感。如當你遭遇挫折時,你在原本失落的畫卷里畫上的是溫暖的色彩;在你遭遇孤獨時,你在原本痛苦的天空里畫上的是慰藉的陽光。如果用記敘文寫作,大家不能滿足于講述故事,得學會在細節(jié)上雕琢。這種細節(jié),可以是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個笑臉等,只有將那細小的動作展示得細膩入微,展示得栩栩如生,你想描畫的人和物才會宛若眼前。比如描寫人物的微笑時,你可以結(jié)合其面部神態(tài)的變化,也可以結(jié)合周邊春暖花開的情景,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細膩描寫,如此一番刻畫,人物嘴角輕輕上揚的姿態(tài)才會美如畫卷。又比如你寫給父母圍上一條圍巾,那在“圍”字上就要大做文章。如“圍”之前可以寫不安的心理;“圍”的過程中,則可以抓住一連串動作進行雕琢;“圍”完之后則可以用人物的神態(tài)來反映內(nèi)心的幸福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事件雖然不大,卻情景交融、美如畫卷,能夠收到滴水生輝、震撼人心的效果。
失誤原文
為挫折畫上美好(二類文)
□一考生
近三年初中生涯,也許是前兩年的順風順水,令我置身云端。面對初三的壓力與此次失敗,我終究顯得力不從心。(開篇為作文的關鍵處,這樣的尋常敘述,缺少魅力。)
回到家里,卸下沉重的書包,我癱軟在書桌上。想起自己那低得可憐的分數(shù),真是有些不知所措了??紙錾希吹侥切╊}目,竟然一題題都那么陌生,考試開始有一二十分鐘了,我的心卻總是收不回來??荚囈唤Y(jié)束,與同學一對答案,似乎又那么簡單。我真弄不明白,課堂上也算認真,學習也挺投入的,為何一上考場就緊張呢?(考試失敗之后的這種心理,可以借助人物的動作及心理來描寫,不能滿足于簡單地講述故事。)奶奶推開門,看見我頹唐的模樣和褶皺的試卷,說:“丫頭,考得不太好吧,沒事的,下次努力就行?!闭f著,她牽著我的手,走進了廚房。
走進廚房,奶奶開始和面做包子,我不得其解。我看著奶奶,不明白她的意思。奶奶把我拉到桌邊說:“既然都考完了,結(jié)果也出來了,也就不必放在心上。拋開一切煩擾,和奶奶一起來做包子吧!”我慢慢地拿起面團,卻不知從何入手。不過,奶奶就不一樣了。那小小的面團,經(jīng)她幾捏,一個包子便做出來了。我還沒有緩過神來,十個包子便整齊在擺地了我的面前。看著我發(fā)呆的樣子,奶奶說:“做題目和做包子一樣,你只有熟悉了面團,了解了面團,掌握了這個制作過程,才會像奶奶一樣熟練?!保ㄖ谱靼舆@一情節(jié),意在為下文的內(nèi)容作鋪墊,因此對于這個過程的描寫應該細膩鮮活。而此處顯然缺少了栩栩如生的描寫,讀來顯得毫無生趣。)
“您的這些面團,木楞楞的,真丑??!”我失望地說。奶奶也沒有理會我的話,熟練地將一屜包子放入小小的蒸籠。見我一臉茫然,奶奶便靜靜地示意我坐下。她說:“這包子看起來確實不怎樣好看,可當它們經(jīng)過了這火的考驗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而且這火越猛烈,蒸汽溫度越高,到時它們的形象就越好看,味道就越美了?!痹瓉?,奶奶是想用制作包子的過程,來引導我啊!我頓時明白了奶奶的用意。說話間,只見水蒸氣開始彌漫起來,屋子里悄悄彌漫著一種淡淡的面香。我看到一個個小生命,正扛著挫折,在漸漸成長。(記敘文,要多用生活細節(jié)來說話。正如這蒸煮過程一樣,只有細膩逼真地展示那一場景,說理才會變得自然而貼切。)
沒過多久,大功告成。奶奶取出包子后,我忙湊了上去,只見它們一個個退去了灰色的苦悶,竟是那么漂亮,那么豐滿,那么誘人,我似乎體會到了它們甜蜜內(nèi)心對挫折的感激。(這里對包子的描寫,過于簡單,沒有形象地展示其誘人風采。也正是由于忽視了關鍵內(nèi)容的刻畫,下文道理的引出也便沒有那么精彩了。)奶奶這才笑了,拿起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包子,用玫瑰碾成的色彩,在包子上涂上了粉撲撲的笑臉。繼而她緩緩告訴我:“如果沒有燙人的高溫水汽,如何卓越?為挫折畫上美好吧,孩子!”
回到房間,我心如清泉灌注,涼爽而寧靜。是啊,若不帶上感激之心,若不扛住高溫,又有誰知曉這小精靈肚里萬般纏綿的清甜滋味。
失誤診斷
縱觀全文,故事講述清楚,語言通順自然,結(jié)構安排也較為合理,就是讀來缺少了幾分吸引力。據(jù)此,本文最后評為二類下等文。細細探究,失誤主要表現(xiàn)在敘述方式上。也就是說,考生只懂得講述故事情節(jié),不會巧妙地表達。就文章而言,失敗之后的心理、制作包子的過程、蒸煮包子的情景以及包子出籠時的畫面,均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可考生不是一筆帶過,便是尋常敘說,幾乎看不到一個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
升格時若能重點刻畫好兩個細節(jié),效果自然會不同一般。一是借人物細微的神態(tài)反映內(nèi)心的波瀾。開篇時可以用“卸下沉重的書包,我癱軟在書桌上”之類的句子,來反映自己的失落,也可以通過“奶奶笑了笑,輕輕拍了拍我的肩”之類的神態(tài),來引出自己走出失落的過程。這種刻畫越是細膩,情感的波瀾就會越顯曲折,越顯動人。二是用人物細膩的動作來展示情節(jié)的美好。就這篇文章而言,制作包子的過程是全文的閃光之筆,一定要細細雕琢。如制作包子的過程中,若能用“輕捏開口,迅疾一旋,一朵包子尖如盛綻的蓮花”之類的句子,來展示奶奶的熟練動作,更會讓人贊不絕口;最后包子出籠的畫面,更應該調(diào)動比喻、擬人等修辭,引入“竟然像一位位豆蔻少女,亭亭玉立”之類的佳句,形象地展示包子歷經(jīng)磨難之后的風采。有了這么兩個出彩的細節(jié),文章自然會有化繭成蝶的效果。
升格佳作
為挫折畫上美好(一類文)
□一考生
為挫折畫上感激,一如沸水中沉浮氤氳出清香的龍井,一如殘風冷雨中扶搖而上的夕顏,一如蒸籠中默默孕育香氣的面點。感激洶涌的挫折背后,滿是柔情般的鼓勵。(連續(xù)用三個比喻,來展示歷經(jīng)挫折之后的美麗,這個開篇真不一般。)
三年初中生涯,也許是前兩年的順風順水,令我置身云端。面對初三的壓力與此次失敗,我終究顯得力不從心?;氐郊依铮断鲁林氐臅?,我癱軟在書桌上。被捏得浸入汗水的一模試卷,像爛泥一樣躺在眼前。老師日日的辛勤與耐心,使我愧疚傷感。想起這些,我不禁長嘆一聲。望著外面婆娑樹影,一窗清響卻令我提不起神。奶奶推開門,看見我頹唐的模樣和褶皺的試卷,笑了笑。她輕輕拍了拍我的肩,溫軟地說:“丫頭,你跟我來。” (寫考試失敗的失落,內(nèi)容雖然尋常,便由于“卸”“癱”“捏”“躺”等一系列動作的細膩刻畫,畫面也便顯得格外精彩。)
走進廚房,奶奶開始和面做包子,我不得其解。奶奶又笑吟吟地說:“丫頭,來和我一起做包子吧!”手指揉捻著雪白的面團,我盡量把它們包成小壺一樣的形狀。奶奶靈活的手指如開花一樣往包子內(nèi)灌入甜甜的桂花餡。輕捏開口,迅疾一旋,一朵包子尖如盛綻的蓮花。奶奶包好十個包子,面團有些干了,絲毫看不出其中有著甜蜜的桂花釀。(從內(nèi)容上看,做包子似乎與考試失敗并沒有什么關系。但用奶奶的話自然引入,也便顯得自然了。)
“您捏的這些面團,木楞楞的,真丑?。 蔽沂卣f。奶奶笑而不語,將一屜包子放入小小的蒸籠。水蒸氣開始彌漫,青青的竹籠上浸了水。奶奶掀起一絲小縫,囑咐我瞧瞧里面。只見包子們在滾燙的水蒸氣里溫潤起來,它們正微微顫動,干澀的面皮承受著難熬的高溫,漸漸鼓起來,呈現(xiàn)出美玉般的雪白滑潤。我看到一個個小生命,正扛著挫折,在漸漸成長。(能夠?qū)⑦@種制作的情景描寫得如此栩栩如生,文章便有了取勝的資本。)
取出包子,它們一個個退去了灰色的苦悶,竟然像一位位豆蔻少女,亭亭玉立。閉目凝思,我似乎體會到了它們甜蜜的內(nèi)心對挫折的感激。(筆墨不多,然包子的美感卻躍然紙上。也正是這種細節(jié)的美感,讓哲理的感悟變得格外自然了。)奶奶這才笑了,拿起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包子,用玫瑰碾成的色彩,在包子上涂上了粉撲撲的笑臉,繼而緩緩告訴我:“如果沒有燙人的高溫水汽,小包子哪能變得這么白白胖胖???”我內(nèi)心一顫:人生不正是如此嗎?一個人如果不能直面挫折,如何能變得卓越?
回到房間,我心如清泉灌注,涼爽而寧靜。是啊,若不帶上感激之心,若不扛住高溫,又有誰知曉這小精靈肚里萬般纏綿的清甜滋味。
升格簡評
與原文相比,升格文可謂有化繭成蝶的效果??忌鸀榱俗屪约鹤叱鍪〉年幱埃毺氐剡x擇了制作包子的畫面。縱觀全文,細節(jié)真是美如畫卷。開篇時,在自己沉重的心理與奶奶陽光的心態(tài)中引出,無論是“我”的動作還是奶奶的神態(tài),均是細膩入微,格外傳神。開展時,奶奶“捻”“灌”“旋”等動作,均是活靈活現(xiàn),美不勝收;高潮部分對包子的描寫,更是巧用比喻與擬人兩種修辭,通過“竟然像一位位豆蔻少女,亭亭玉立”之類的句子,從色彩寫到形象,讓原來尋常的包子變得光彩奪目,將“為挫折畫上美好”這一主題展示得格外深刻而動人。原來,細節(jié)可以讓記敘變得如此精彩!
升格啟示
通過對這一失誤文的升格,大家可在記敘文的寫作技巧上,獲得兩點啟示:
1.精選細節(jié),切入細小。有時候,講述一個故事,不能滿足于講清故事的本身。而要學會從整個事件中精選最出彩的情節(jié)。也就是說,要學會抓住幾個細節(jié),來展示故事的亮點。就升格文來看,一改原文平鋪直敘的方法,開篇部分,重點抓住了“回家時的感受”來雕琢。為了逼真再現(xiàn)人物的心理,或憶前兩年的快樂生活,或?qū)懟丶液蟮氖渖袂?,或?qū)懩棠痰膭尤宋⑿Α_@種從細處切入的寫作技巧,往往能收到情感動人的效果。
2.雕琢細節(jié),事關成敗。一篇記敘文,往往離不開精彩的細節(jié)。主體部分,升格文成功刻畫了“制作包子”的精彩。主體部分雖然只有這么一個情節(jié),然讀來卻有美不勝收的感覺。之所以能夠收到這種效果,是由于升格文對這一內(nèi)容的刻畫格外細膩,從制作之前的動作與印象,寫到蒸煮時的鮮活畫面,再到出籠時出人意料的畫面,均栩栩如生,讓人宛如親歷。若是練就了這種雕琢細節(jié)的功夫,考場之上自然會從容自信,無往不勝。
誰能理解肥胖的痛
□陜西省合陽縣城關中學九(6)班 遠航文學社社 雷 婧
肥胖是會呼吸的痛:上樓喘大氣會痛,穿漂亮裙子會痛,連吃飯也痛……誰能理解我肥胖的痛?
胖嘟嘟的臉蛋被封為“賣萌”,肉肉擠滿整個臉是萌還是痛?那可愛背后的痛又有誰能理解?豐腴的腰身對衣服要求絕對苛刻,稍不留神便會露出健碩的“游泳圈”,讓你面對旁人驚訝的眼光尷尬苦笑。粗粗的小腿看上去總是那么不靈活,走起路來左搖右擺,天哪,好像一只臃腫的肥鴨,而且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可恨的無處不在的脂肪!
美食的誘惑是痛——
你無法想象那摞盤子堆在旁邊的成就感,所以你更無法理解吃掉那盤子里所有美食的幸福感。一碟子炒魚絲挺著腦袋,叫嚷著要讓我吃掉它們,那盤子炸薯條便不服氣,撒著嬌地說我偏心。我看著滿桌子的美食似乎都呼喚著我癢癢的嘴,誘惑著我守不住防線的心。其實不餓,只是嘴饞,我怎么忍受得了那么多美食排在面前卻不能吃掉它們呢?
美麗的拒絕更痛——
就在我義無反顧地奔向“吃貨”的路上時卻意外發(fā)現(xiàn),我離美麗那條路越來越遠,它冷冰冰地拒絕了我,拒絕了我那顆愛美的心。每次去買衣服都是一次地獄般的煎熬,尺碼的問題是掏心挖肺的痛!我躲在試衣間,滿頭大汗提著褲子拉上褲鏈,深呼吸,收腹,收腹。終于拉上了,看著緊繃繃蹲都蹲不下去的大象腿,各種欲哭無淚各種鬧心?。?/p>
肥胖的殘忍最痛——
于是我便下定決心,“我要減肥”。查資料尋經(jīng)驗,運動減肥,節(jié)食減肥,雙管齊下。抱著滿肚肥肉跑啊跑,看著它在我身上抖啊抖,跳著真正的肚皮舞。臉上的肉團團一會擠得我眼睛瞇成一條縫,一會贅得我頭不住向下跌,都這樣子,什么時候才能瘦成一道閃電?。?/p>
蒼天啊,大地啊,誰能理解我肥胖的痛?(指導教師 張亞凌)
點評:肥胖,原本讓女生們難以啟齒又不忍面對,而雷婧同學,恰恰就直面了肥胖,并在形象的自嘲中,讓人驚嘆:原來肥胖可以如此生動!由此可以看出,敢于回望自身的缺點,寫出最真實的狀況及心理,同樣出彩。更重要的是,小作者以真切又細膩的筆觸,借助抒情型敘事及心理感受,將“肥胖”淋漓盡致地在我們面前鋪排開來。并列形結(jié)構讓文章脈絡更清晰,讀來更有條理,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