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自主學習 教育規(guī)律
時事引讀>>
作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2014年9月4日,《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fā)布: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原文理6科選3門成績計入總分,外語可考2次;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增加農(nóng)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shù);2014年啟動在上海、浙江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2020年基本形成。這也是自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tǒng)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素材鏈接:考試制度改革前后大PK
改革前:按文理分科,高考總分3+x
全國絕大部分地區(qū)的高考,都主要是按文理分科,考查語、數(shù)、英三門,外加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的成績,也就是大家所說的3+x,高校在招生時依據(jù)這些考試的高考總分數(shù)進行錄取。
改革后:不分文理科,高考總分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全國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4個科目,而每門都已經(jīng)“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忌趫罂紩r,只需根據(jù)報考高校提前發(fā)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素材滿分運用1:改革
“高考”的負面影響,這幾年見諸報端的越來越多。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罔顧學生健康和權利,實行準軍事化管理,采取題海戰(zhàn)術,學生有如“考試機器”,學校類似于“高考工廠”,完全背離了教育的本義,也極大地妨礙了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與脫穎而出。改革,勢在必行。新方案有兩個關鍵詞,一是公平,二是多元。對于所有痛恨高考“指揮棒”下的“唯分數(shù)論”、被題海戰(zhàn)術折磨的人來說,這6年后的美好藍圖,足夠讓人向往和堅持。
素材滿分運用2:教育公平
無論高考改革是向左轉還是向右轉,一個最起碼的前提不容忽視,那就是改革必須確保公平與公正。就此次改革而言,大家的很多期待,如削減戶籍地對高考的影響,均衡教育資源、改善“寒門難出貴子”的現(xiàn)實尷尬,同樣需要逐漸從夢想照進現(xiàn)實。
【考場仿真試題】請以“學會成長”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素材滿分運用1:
成長中要學會:責任、理解、寬容寬容
楊·阿里奇今年18歲,是中歐小國摩爾多瓦參加本次青奧會的唯一選手。這個初出茅廬的“神槍手”一心想為祖國奪取獎牌,但是他的夢想在方山射擊館化為烏有。在22日進行的射擊混合團體10米氣手槍1/4決賽中,因為搭檔貪睡遲到,阿里奇只能獨自完成比賽,結果可想而知,年輕的阿里奇流下了難過的眼淚。但當他的搭檔、烏克蘭姑娘科納里耶娃從青奧村匆匆趕來,誠懇道歉時,阿里奇馬上擦干眼淚,還安慰起懊惱不已的搭檔來。這場“意外”中,17歲的科納里耶娃明白了什么叫“責任”,而阿里奇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素材滿分運用2:
成長中要學會:堅持、尊重、關愛
青奧會男子柔道100公斤級決賽,來自伊朗的拉明·薩法維耶大腿肌肉拉傷,但是他忍著劇痛完成了比賽并獲得金牌。當他痛苦地站上領獎臺時,銀牌獲得者達什科夫和銅牌獲得者朔內(nèi)費爾特共同攙扶著他。在這場勝利中,薩法維耶學會了堅持,而他的對手懂得了尊重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