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我國的未來,大學是我國人才的搖籃,高校可以利用校園文化作為載體,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本文將探討我國大學校園文化的價值,大學校園文化的現(xiàn)狀,大學校園文化德育功能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途徑。希望能對當今大學校園文化起到一定的改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校園文化;德育功能
大學生是我國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肩負著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要想適應時代的需求,這要求大學生不僅能夠擁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應該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覺悟。想要培育出祖國需要的人才,全面推進現(xiàn)代化,讓我國具有更大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大學重視德育教育,運用科學的手段進行德育教育。而校園文化正是德育的載體之一,利用好校園文化,對于德育工作的進行將會有極大的幫助。
1.何為校園文化
廣義地說,文化是以事物的客觀存在作為基礎,以人的意識作為載體的人類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地說:文化就是被一群人認同的信仰。我們所說的校園文化一般指的狹義的定義。目前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的校園文化的定義是:校園文化是學生這一特定人群所共有的價值觀,是這個學校的所有學生所具有的共同的傾向性。校園文化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有形的包括建筑的樣式、校園的規(guī)劃、園林的建設。無形的包括各種規(guī)章制度、學生組織、學校或學生組織的各種活動、各種教學活動以及由教學所滋生的學習的氛圍。校園建筑、文化設施、校園綠化是校園文化最直接的體現(xiàn)形式。在學校形成的歷史中所形成的特色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價值追求是校園文化的靈魂。校園文化是文化中獨特的組成部分,與廣義上的文化既有沖突之處也有相容之處。
2.校園文化的組成
2.1環(huán)境文化
這里環(huán)境文化是指的客觀存在的,有實體的事物。主要包括學校建筑的樣式、各個建筑位置的規(guī)劃、園林的規(guī)劃、室內裝飾等。環(huán)境文化代表著學習的形象,體現(xiàn)的是學校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觀念。
2.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一個學校可以沒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沒有漂亮的教學樓,沒有合理的園林規(guī)劃,但絕不能沒有良好的精神文化,人的行為由精神所指導,良好的精神文化才能給師生以正確的引導,不僅能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3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主要指的是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行為特征和方式。大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因而接受了各種文化的沖擊,他們會效仿其他文化中的行為特征和方式。如:追求刺激、求知欲強、更愿意實踐等。
2.4制度文化
有規(guī)矩才成方圓,無論在哪里,人的行為總是為規(guī)矩所束縛?!皬男乃挥饩亍币恢笔俏覈寮覍W派孜孜不倦的追求。校園制度文化是對于學生和教師行為上的要求,良好的校園制度文化應該涵蓋各個方面,能夠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當然,制度也應該具有彈性,依事實而行規(guī)矩。
3.校園文化的特點
3.1時代性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征,20世紀初期,我國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當時的校園文化就是翻地反封建。建國之后,毛主席成為精神領袖,當時的校園文化是向毛主席致敬。如今國富民強,校園文化多種多樣。校園文化的時代性為學生這個群體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3.2示范性
校園文化呈現(xiàn)的是由前人流傳下來的價值觀,這樣的價值觀可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有所改變,以適應時代的需要,但其核心內容是沒有改變的,其核心內容經(jīng)過了時間的檢驗,必定是正確的。校園文化所提倡的主流價值觀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老師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對廣大師生產(chǎn)生影響,這種影響必定是積極的。
3.3約束性
校園的制度文化對學生的其言行舉止有著強制性的要求,有助于學生行為的規(guī)范,更符合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而學校環(huán)境文化能夠給學生傳達特有的精神理念,約束其行為合乎學生的身份。這種校園文化所特有的約束性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著重要作用。
4.大學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
隨著我國在現(xiàn)代化的路線上越走越遠,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風氣的變化能夠很容易地影響到大學生,如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讓其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大學德育應該有新舉措。
德育是教師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教授給學生價值觀、道德觀、思想政治觀念的行為。德育的目的主要是改變思想,想要改變某個人的思想,需要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環(huán)境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教育者要用科學的方式,將正確的思想觀念傳授給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即大學生,已經(jīng)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具有思想上的主觀能動性,能否接受正確思想,并改正錯誤的思想,這取決于受教育者。教育環(huán)境也是德育的影響因素之一,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對學生有潛在而持續(xù)的影響,想要對大學生進行好的德育教育,學校必須塑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
校園文化是學校成長的長期過程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包括:基本的信念和行為規(guī)范。一般來說,經(jīng)過時間的檢驗,學?,F(xiàn)有的校園文化所代表的價值觀一定是正確的,這是辦學的前提。而由前人所形成的校園文化會很快被后來的學子所接收,并融入其中,這是校園文化傳承的原因。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德育教育最好的載體,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在良好的校園文化中,學生經(jīng)受良好的熏陶,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等也在潛移默化中向校園文化所代表的正確價值觀看齊,德育教育自然水到渠成。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這種潛在的德育教育往往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觀念。
5.大學校園文化德育功能存在的問題
5.1導向性有待將強
大學校園文化應該具有正確的導向,然而在不少的大學中學生考試抄襲成風,甚至出現(xiàn)了“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這種畸形的學習態(tài)度,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也有影響到學生,部分學生之間攀比成風,一味地追求物質。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大學校園文化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導向作用。大學校園文化應該將學生對于物質的欲望轉化成對于知識的渴求,對于自身能力的認識,升華自我的動力。這才是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它可能不是現(xiàn)行的主流價值觀,卻是最能為學生帶來成功的價值觀。
5.2規(guī)章執(zhí)行力有待提高
大學校園文化呈現(xiàn)向社會看齊的趨勢,其原因是學校對于規(guī)章的執(zhí)行力不夠,對于不正確的價值觀,沒有及時給予糾正,對于學生錯誤的行為沒有及時予以制止。文化的建立既要依賴學生的自覺性,也要依賴制度的強制性,當學生的覺悟不夠高時就需要用制度來輔助,用制度的強制性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
5.3校園文化的激勵功能不強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的熱情支配,校園文化應該發(fā)揮激勵功能,從外部賦予學生學習的動力,也給教職工工作的動力,讓學生“以學為樂,以樂促學”,教職工熱衷于奉獻自己。但現(xiàn)狀是我國各大高校中校園文化的激勵普遍不強,不能喚起廣大學生成才的欲望,讓學生熱衷于學習,也沒辦法讓教職工全身心投入工作。如何將校園文化轉變成廣大師生的動力,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之一。
【參考文獻】
[1]謝歐.大學校園文化中儀式的德育功能研究[J].時代教育,2014,(5):31-31.
[2]吉昌華,鄭水泉.略論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2):95-98.
[3]崔麗麗.隨風潛入夜?jié)櫸锛殶o聲——議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4):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