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館免費開辦培訓是一項有利于社會公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它可以讓更多的人通過培訓增多對藝術的熱愛和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自覺地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堅持規(guī)范教學,優(yōu)化師資隊伍,保證培訓質量,這樣才能保證免費藝術培訓順利地開展。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館;免費培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對自身的文化和素質有了新的要求與追求,政府文化部門為了滿足人民對文化的需求,積極組建和發(fā)展群眾文化事業(yè),展開了一系列服務于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溫州文化館作為文化惠民的實施單位,于2013年,大規(guī)模地開辦了零門檻免費的文化培訓,以普及文藝基礎知識的方式,來幫助社會民眾人獲取各種藝術技能,提高文化素質。一年三季開班,每一季為一學期招800—1000個學員,共50個班級,培訓課程包括聲樂、舞蹈、樂器、書法、美術、攝影、戲曲、曲藝、朗誦、瑜珈、閱讀與寫作等十幾項內容。報名人員爆滿,最終只得以搖號來確定入班人選。一時間引起社會積極反響,成為全市一年中最具影響的文化活動之一。本文試對免費藝術培訓的理念和免費培訓中所存在的問題談談個人觀點。
一、文化館免費開辦藝術培訓的理念
我國為國家公共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開辦了一系列的免費文化藝術培訓,所謂免費開辦,是我國對公益性文化服務未來發(fā)展所做出的全新的戰(zhàn)略決策。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要增加公共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供給,公共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設施,為民眾免費開放,可以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好的接近文化和學習文化。這些文化設施的具體實踐也對其功能進行了全新的定位,要充分發(fā)揮文化館等設施的功能,就要不斷的增強時代的緊迫感和高度的文化自覺性,要努力的為新時代的文化發(fā)展注入新鮮的文化血液和生機。作為文化設施就要服務好大局,對于文化設施的實踐者就要不斷的提高文化設施和自己的服務應對水平,以新時期的公益性,均等性和便民性作為新的文化發(fā)展目標來切實的開辦好免費藝術培訓。所以,公共文化館設施的建立,要以人民的文化發(fā)展為宗旨,注重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和廣泛性,為我國的公共文化發(fā)展盡到責任和義務。
二、文化館免費開辦的效應和問題
文化館免費培訓已經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有很多喜愛文化事業(yè)和熱愛藝術的人們利用這個機會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在溫州市文化館的免費培訓中,按不同的藝術門類,文化館組建了以本館業(yè)務干部為主、社會專家為輔的教師隊伍,幾乎是開辦了所有的藝術門類的培訓,而且是針對社會不同階層與不同年齡的文藝愛好者來設置各級別的培訓課程。相關人士認為,這種形式的藝術培訓不僅使包括文化館專業(yè)干部在內的培訓老師們的授課能力和技能,都有了巨大的提高和增長,而且這對受訓的公眾學生們來說,也使他們真實地感覺到文化政策的惠民性和學習藝術的適應性。它是個社會全覆蓋的文化藝術普及體驗,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性,充分適應了當前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館免費培訓的開辦是有積極效應的。
但是我們在開辦這種形式的免費培訓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在如此龐大的教師隊伍中,難免一些教師對群文培訓,特別是開門免費培訓顯得不夠適應;二是面對社會的不同群體,沒有相應的教材講義,教師難能把握授課的方法;三是由于免費零門檻,一邊是報名人數遠遠超過原先規(guī)劃的人員名額,不少人沒報上,另一邊,報上的人卻有不少沒按時來上課,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等。另外,在培訓過程中,前來報名的藝術愛好者的藝術基礎較為薄弱,對授課老師所講的內容不能準確地理解和吸收;還有部分人,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完全抱著玩新鮮的態(tài)度來參加培訓等等。這些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和糾正,就會使得我們的免費培訓難以收獲預期的效果,也會制約了我們文化館文化惠民活動的順利開展。
作為公益性培訓的實施者,文化館實踐人員應該面對免費培訓的存在問題,展開調查研究,對癥下藥,及時解決問題,更好地行使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三、對文化館免費培訓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正確理解免費藝術培訓
所謂藝術培訓是將一種藝術語言和示范習得的方法和手段,它是靈活的運用了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手段,按照教學方法和美學尺度的要求,來進行藝術培訓,而免費培訓則是擴大社會受眾面,更多地維護人們的文化權益,讓更多的人接受文化藝術教育,從而普遍提高文化素質。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無限擴大服務面,通過廣泛的藝術知識傳遞,使凡有文化需求的社會民眾都能夠獲取文化藝術知識,優(yōu)化自己的藝術審美觀,都能夠利用自己所學習的藝術技能,更好地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共同來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大家園。作為教學既要熟練藝術培訓的授課藝術,更要正確理解免費培訓的社會意義,牢牢把握文化館免費培訓藝術的本意實質,使我們的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二)精心選擇(編撰)教材
開辦文化館藝術培訓教學的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有適合教學內容的培訓教材,我們的文化培訓面對的是一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社會各階層的藝術愛好者,就要采取精煉實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合理的選擇(編撰)教材,是極其關鍵的一環(huán)。要注重教材的實效性,要避免教材中理論的陳舊和脫節(jié)等問題,在選擇(編撰)教材時,要注重因人施教,注重深入淺出,從受訓人的實際出發(fā),適當選材和編撰教材,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升教師素質
培訓教師是文化館免費培訓工作能否順利開辦的重要因素,文化藝術的培訓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培訓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很好的藝術功底,更要了解群眾文化的特性。為了保證文化館免費培訓老師的質量,文化館要定期為培訓老師進行考核,對培訓老師進行統(tǒng)一的培訓,提高授課的規(guī)范程度,也要定期的讓培訓老師參加教育進修,以提高教師的藝術專業(yè)水平和技能。教學方式上要以人為本,要求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發(fā)展的潛能,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文化館免費開辦培訓是服務于人民、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免費培訓的同時,我們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素質,規(guī)范培訓的內容和方式,才能讓前來參加培訓的藝術愛好者更好地學習和更深地了解文化,熱愛藝術。
(四)規(guī)范上課制度
免費藝術培訓也是一種藝術教育方式,它也得遵循教育規(guī)律。不能因免費而放松課堂管理,更不能沒有紀律。群眾文化雖是業(yè)余文化,但群文培訓得是專業(yè)正規(guī)的藝術培訓。要制定嚴格的上課制度,要防止那種報上名而又不按時來上課的現象成為常態(tài)??梢灾贫ㄋ囆g考核制度或學習成果匯報制度,不斷地激活學員培訓主動性,讓他們自覺認真聽講,準確領會。使我們的藝術培訓課堂規(guī)范化,使我們的公共文化資源利用更大化。
結束語
積極利用文化館開辦免費的培訓,是普及社會文明,提高國民素質的基本途徑,也是更大程度上滿足于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讓社會公眾均等收益的重要手段。文化館在培訓過程中,不能因免費而放松對要注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把控,堅持規(guī)范教學,優(yōu)化師資隊伍,保證培訓質量,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免費藝術培訓順利地展開,我們的公共文化事業(yè)上才能有著更好的發(fā)展,我們的文化才能真正的服務于民眾。
參考文獻:
[1]鄧俊淼,喬小明.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城市文化結構優(yōu)化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0,1(4):10-13.
[2]]楊紅.談談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意義[J].文化研究論壇,2011,10(1):20-30.
[3]曹錦揚,丁春華.文化館: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力量[J].文化研究論壇.2011,3(1):30-31.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