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群眾文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密切關注。文化館是我國政府機關為人民群眾設立的一個具有公益性質的文化傳播機構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水平,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文化建設;作用
文化館是由我國政府部門設立的具有公益性的全民所有制機構,對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的發(fā)展,科學文化知識,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目前,如何發(fā)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發(fā)建設過程中的作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文化館擔負著引領和指導群眾文化建設的主導作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一、文化館的主要職能與特征表現
(一)文化館的主要職能
文化館是群眾文化事業(yè)中極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館不僅對文化傳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還是各種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主要陣地和關鍵樞紐。文化館還對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的建設提供主要陣地,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起著支撐作用。因此,文化館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完善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文化館的特征表現
文化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分別是服務性、主導型以及公共性。其中,文化館的根本屬性是服務性,是指提供文化產品,并對文化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進行結合,以組織各種公共文化活動的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多種多樣的需求。其主導性是指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的確立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發(fā)展狀況決定的。文化館的公共性是對服務對象而言的,文化館的服務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為他們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務,促進我國文化事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
二、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地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活動也變得豐富多彩,多種多樣。各種各樣的文化節(jié)目也隨著大眾傳媒和網絡的發(fā)展應運而生,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文化館為精神文明建設起著引導作用,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雖然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取得了許多成就和進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其一,文化活動項目的種類仍然比較單一,沒有什么新意,人們在生活中除了唱歌、跳舞、看電影外沒有什么有趣的文化活動。其二,群眾文化建設雖然在積極開展和建設,但在有些地方,仍引不起政府部門領導的充分重視,導致文化建設政策的落實情況十分不足,對資金的投入力度不大,直接影響了文化館的發(fā)展,嚴重阻礙了群眾文化建設。其三,缺少能夠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專業(yè)性人才,對文化建設的促進力度還存在不足。文化館現有的專業(yè)人才團隊還是有些薄弱,而在職人員的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較低,另外文化館的資源緊缺,資金不足等原因,最終使人民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夠,難以產生興趣,阻礙了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的發(fā)展,影響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推進。
四、充分發(fā)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對文化館人才隊伍的建設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人才隊伍的建設占據了主體地位,使其具有戰(zhàn)斗力,使文化館的建設能夠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加強文化館的專業(yè)性人才團隊的關鍵在于對文化館中內部機構設置的改革,對文化館基礎設施和配置的不斷優(yōu)化改進。通過努力,不斷突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基本職能,讓文化館中的相關資源變得更加合理、有用。
1、引入多種優(yōu)秀機制
通過引進相關先進的機制來加強文化館人才隊伍的建設。利益機制和激勵機制的引進會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利益機制是將員工利益和文化館的發(fā)展密切結合起來,相互的促進,只有文化館的工作得到良好的成績時,員工的相應福利就會提高,使在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文化館還需對人事制度中的聘用制和崗位管理進行大力改革,建立起更加方便可行的認識流動機制,使人員的調動更加靈活、簡便。更為重要的是對分配制度的改革,文化館應該不遺余力積極地引進相關優(yōu)秀的專業(yè)藝術人才,特使情況特殊處理,必要時可以破格錄取具有某項特殊才能的人員,不斷充實和壯大文化館中的專業(yè)人才隊伍。對于群眾文化隊伍,需要進行長期詳細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培養(yǎng),并定期對他們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檢驗,并對其中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成績比較突出的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的獎勵,調動其工作熱情,促進文化館的進步和發(fā)展。
2、完善館內各項規(guī)章制度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不斷對文化館中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進行完善改進,使其順應社會的發(fā)展。每個工作人員需要充分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對自己有一個正確良好的定位,不斷增強自身對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文化館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監(jiān)督制度來保證文化館的各項工作可以得到落實和順利開展。
3、定期對高級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對館內干部職工的培訓是文化館人才進行建設中特別重要的一方面。領導階層的思想意識得到了提高,才會對員工起到相應的模范作用。因此,對館內干部職工進行定期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培訓主要針對業(yè)務水平和思想作風進行的,不斷激勵干部職工努力深入學習政治理論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技能和水平,更好的開展自身工作。
(二)充分突出文化館群眾服務的功能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服務功能的突出不僅要不斷更新觀念,改變舊的思維模式還要著力于對文化館自身潛力的挖掘,合理有效的利用相關服務資源,對現代人文化生活需求進行滿足,加強無償服務的力量。再者,服務質量的提高也是十分必要的,文化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要充分貼近百姓的生活實際,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舉辦各種對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并服務于群眾,發(fā)展具有特色的、民族的文化,在繼承和發(fā)揚民間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同時,打造出適合當今社會的精英文化,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力度和水平,為群眾文化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舉辦大型的群眾文化活動,引導全民一起參與
近年來,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社區(qū)的大型活動也日漸增多,各種和節(jié)日、民俗、旅游、文化密切相關的活動也在不斷迅速地發(fā)展。這種類型的活動不僅社會的影響面比較大,參與的人員也特別多,因此,引起了相關領導的足夠重視。首先,文化館作為政府和群眾文化的傳輸紐帶,需要充分利用政府和群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在活動舉辦過程中,發(fā)揮好自身的調度指導功能,引導更多民資民力的積極參與,對自己的才能進行充分展示,聚集更多優(yōu)秀的群眾文化隊伍,不斷對業(yè)務進行新領域的開拓,打造成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并且協(xié)助當地部門順利把大型文化活動開展好,使文化活動的質量進一步地提高,并能夠順利圓滿的完成。其次,對群眾業(yè)余文化隊伍的建設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這過程中要發(fā)揮好自身的典型的示范作用,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注重特色文化內涵的建立,不斷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優(yōu)秀的創(chuàng)造力,進而引起更多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關注,投身到文化建設事業(yè)中,從而打造出一個高素質,高水平的社區(qū)群眾文化隊伍,為各地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進行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五、總結
近年來,群眾文化建設已經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只有群眾自身的文化素質得到了提升,其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才可以得到充分滿足。群眾文化作為文化館建設發(fā)展的依據,承擔著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人們群眾對政府的認同感,使社會群眾文化建設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汪華生.淺談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J].大觀周刊,2012,(34):127-127.
[2] 李娜.淺談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J].科學中國人,2014,(1):14-14.
[3] 戴瓊.淺談文化館在社區(qū)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3,(7):105-105.
(作者單位:新疆巴州博湖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