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種土木工程用剪力圍欄樁基,包括樁體,在相鄰兩個樁體之間設有防護板和剪力網,樁體下部的外壁上設有承托板,承托板與樁體之間設有加強組件,承托板和加強組件與樁體由鋼筋混凝土澆注成一整體。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可有效保護周圍已有建筑,從而確保施工安全,而且可提高與土壤之間的承壓面積,能提高樁的結構強度,抗風抗震,從而能有效抵抗沉降變形。
【關鍵詞】樁基;承托板;結構
基礎是建筑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將建筑的豎向荷載傳遞到地基上,基礎工程的費用占建筑總造價的10%-30%,而第幾是基礎下面承受建筑全部荷載的上層,第幾和基礎是建筑的根基,又屬于隱蔽工程,他的勘察,設計和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它所屬的主體建筑的安危。工程實際中,建筑的事故大多與基礎相關,而基礎一旦發(fā)生問題,往往后果嚴重,即使能夠不就,其加固修復的工程費用也是極其巨大的。所以基礎是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基礎的意義也顯得非常巨大了。
樁基礎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高層建筑和重要建筑工程中被廣泛采用的深基礎形式。它由基樁和連接于樁頂的承臺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于土中,承臺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臺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臺底位于地面以上,稱為高承臺樁基。 當地基淺層土質不良, 采用淺基礎無法滿足結構物地基強度、變形及穩(wěn)定性方面的要求, 且又不適宜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時, 往往需要考慮樁基礎。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鉆(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鋼管樁等。
70年代,中國曾發(fā)生了幾次大地震。以其中的唐山大地震為例,凡采用樁基的建筑物一般受害輕微。這說明樁基在地震力作用下的變形小,穩(wěn)定性好,是解決地震區(qū)軟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問題的一種有效措施。由此,我們總結出樁基的以下特點:
(1)樁支承于堅硬的(基巖、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筑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2)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并確保建筑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
(3)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御由于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筑的抗傾覆穩(wěn)定性。
(4)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于穩(wěn)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于基巖,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wěn)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筑的穩(wěn)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
樁基是一種古老的基礎型式。樁工技術經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過程。現在,無論是樁基材料和樁類型,或者是樁工機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現代化基礎工程體系。在某些情況下,采用樁基可以大量減少施工現場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
目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建筑物也越來越密集,在新修建的道路或建筑物工程中,常常會遇到距離已有建筑物或道路很近的情況,則新建建筑物或道路等工程的施工必須穩(wěn)固并謹慎,防止因不當的防護措施而引發(fā)塌陷等事故,從而影響正常施工。現在修建的時候都需要打樁基,否則,建筑物會發(fā)生普遍的沉降并變形,影響使用和安全,現有的樁基雖然基本保持了樁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力,但樁體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比較小,抗沉降變形的能力較弱,無法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我們設想是否能設計出一種新型的土木工程用剪力圍欄樁基,用來解決我們實際工程中遇到的問題。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經過現場實際調研,一種新型土木工程用剪力圍欄樁基應運而生。我們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土木工程用剪力圍欄樁基,包括樁體,在相鄰兩個樁體之間設有防護板和剪力網,樁體下部的外壁上設有承托板,承托板與樁體之間設有加強組件,承托板和加強組件與樁體由鋼筋混凝土澆注成一整體。加強組件包括第一加強環(huán)和第二加強環(huán),第一加強環(huán)和第二加強環(huán)分別位于承托板的頂部和底部。
其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樁體1,在相鄰兩個樁體1之間設有防護板2和剪力網3,樁體1下部的外壁上設有承托板4,承托板4與樁體1之間設有加強組件,承托板4和加強組件與樁體1由鋼筋混凝土澆注成一整體。加強組件包括第一加強環(huán)51和第二加強環(huán)52,所述第一加強環(huán)51和第二加強環(huán)52分別位于承托板4的頂部和底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此種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可有效保護周圍已有建筑,從而確保施工安全,而且可提高與土壤之間的承壓面積,能提高樁的結構強度,抗風抗震,從而能有效抵抗沉降變形。
盡管已經結合當前認作是一個最為實用和優(yōu)選的實施例來描述本設計,但應當理解,這并不是最終的設計,它應當發(fā)展成為我們建筑工程最親密的助手。國內現有的原創(chuàng)樁基技術具有技術含量高、適應性強、應用廣泛等優(yōu)點。像捷程MZ全套管鉆孔軟切割咬合灌注樁施工工法就是非常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工法,它主要利用全套管施工法制作的鉆孔灌注樁互相咬合, 在相鄰樁初凝之前部分相嵌, 使之具有良好的防滲作用, 從而形成整體連續(xù)的基坑支護結構和止水帷幕, 還可兼作主體承重結構?;诖酥袊鶈T遼闊,建筑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大潮中,各種樁型在我國都有合適的地層土質、環(huán)境與需求,也有發(fā)展、完善和創(chuàng)新的條件,技術創(chuàng)新才是中國樁基發(fā)展的唯一出路。
圖中:1、樁體;2、防護板;3、剪力網;4、承托板;51、第一加強環(huán);52、第二加強環(huán)。
參考文獻:
[1] 刊號《資訊》 特別策劃《技術創(chuàng)新是中國樁基發(fā)展的唯一出路——沈保漢教授談樁基礎熱點問題》2011.8.10
[2]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