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專業(yè)比較多,導致了施工過程的復雜性,所以房建施工過重遇到的技術難點也比較多。本文對在房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常見技術難點做了進度拿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為房建施工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房建施工;技術難點;對策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城市也在不斷重新規(guī)劃,隨之我國建筑行業(yè)隊伍也在不斷擴大。雖然建筑行業(yè)的很多技術已經不斷被更新中,然而,在現代房屋建筑行業(yè)中仍然還有很多技術問題依然需要重點考慮。如果我們不能以一種認真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這些技術難題,不僅會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有所影響,同時也會導致建筑物在后期的正常投入和使用,這也對我們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本文對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技術難點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根據個人的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腳手架的搭設
腳手架在房建施工中是主要施工工具,是為了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能夠上下移動施工以及作為外圍安全網圍護以及高空安裝構件。因此,腳手架在施工過程中起到了保障施工人員安全的作用。
1.1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腳手架在搭設過程中最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不按規(guī)定進行底座安裝;剪刀撐、連墻件、小橫桿設置不合理;安全網以及其他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
我國行業(yè)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CJ130-2001)明確要求“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2跨,厚度不少于50cm的木墊板,也可用槽鋼”,然而在實際施工中,很多施工現場腳手架底層只是短木板之類的墊起來,這個完全不能滿足腳手架所能承受的荷載要求。很多施工現場的腳手架在達到一定高度以后并未按照規(guī)范要求搭設雙排剪刀撐,并且剪刀撐的搭接長度沒有達到1m,扣件數量也不夠。腳手架的連墻件和小橫桿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很多現場連墻件和小橫桿的數量不夠,有些地方連墻件的接頭采用的時候柔性接頭或者沒有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一般腳手架的外面都會有一層防護網,每個12m要鋪一層腳手架板,這些都是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然而,很多施工現場沒有按照要求設立浙西安全防護設施。
1.2處理措施
出現以上這些問題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為兩類類,首先,安全意識不強;其次,資金投入不夠。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兩方面采取措施。加強組織施工人員對法律法規(guī)學習與貫徹,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編制相關的施工方案,完善腳手架施工的操作規(guī)程。加大對腳手架的資金投入,購買合格的構配件,對于入場的構配件一定要先進行驗收并要求提供材料的相關證明后再同意進場使用。加強日常的維護與檢修,一旦發(fā)現不合格的地方立即進行整改,發(fā)現老化或者歲損壞的零件及時更換,不能為了貪圖一時的方便而允許安全隱患的存在。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設立獎罰制度來激勵施工人員的自覺性。
二、鋼筋混凝土工程
如今對建筑物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所需求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壽命,鋼筋混凝土工程已經成了房建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特別是框架和框剪結構的建筑物。但是就目前施工情況來看,鋼筋混凝土工程村子啊的問題還有很多。
2.1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鋼筋加工時,經常會出現豎向鋼筋有偏位的現象,這會給下一個工序造成施工困難,嚴重時還會影響構件的受力,影響整個建筑物的質量。除此之外,在現實施工中,梁柱的節(jié)點位置鋼筋縱橫交叉、分布密集,一般采用整體沉梁入模就會導致鋼筋無法綁扎,經常會發(fā)生少放甚至不放柱箍筋。在鋼筋綁扎完成后,箍筋的彎鉤、墻體筋的拉鉤和彎鉤都達不到設計要求。
很多鋼筋混凝土的框架柱經常出現“夾渣”和“爛根”的問題,出現“夾渣”的原因是模板的根部沒有留清掃口,導致模板安裝時產生的碎片和雜屑沒有及時清掃出去。所謂“爛根”就是指混凝土出現“露筋”、“蜂窩”和“麻面”等現象。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于根部樓板的混凝土面不平整而且未進行堵縫處理;二是由于建筑物的層高過高而且中間位置沒有預留澆注口,混凝土澆筑時由于落差過大,鋼筋等的阻攔致使混凝土粗細骨料分離。
2.2處理措施
在進行豎向鋼筋的綁扎時,可以通過校準鋼筋位置來解決,每完成一個樓層的鋼筋綁扎工作,進行一次豎向鋼筋位置校準工作,然后再在豎向鋼筋的底部多增加一個箍筋,還要將箍筋固定在梁筋上,與此同時,在豎向鋼筋的上部也要多加幾個箍筋,要調整好豎向筋之間的距離,綁扎要牢固,這樣就可以防止豎向鋼筋的走位。在進行梁柱節(jié)點位置鋼筋綁扎工作時,可以在節(jié)點的四個角加縱向短筋,先將箍筋焊接在短筋上,成為一個整體的骨架后再將骨架套進柱縱筋并且放在樓板的模板面上,然后再將骨架焊在梁上,最后再進行整體沉梁入模。在完成柱子和墻體的鋼筋綁扎工作后,要派專人對鋼筋的彎鉤進行檢查,確保彎鉤的彎度都達到設計要求。梁筋的二排筋由于箍筋的彎鉤導致提不上來,所以在綁扎完成后,也要派專人來提二排筋,保證二排筋能夠準確就位。
對于“夾渣”和“爛根”等問題大都是因為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沒有按照設計要求按步驟進行施工,所以只要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設計要求在模板的根部留一個清掃口。解決“爛根”問題只需要采取堵縫措施或者在層高比較高的漏乘中間預留澆筑口。
三、模板工程
在如今的房建施工中,很多人將關注重點都放在鋼筋混凝土的質量上而忽視了模板工程的質量,導致混凝土的外觀質量不好,嚴重時還影響結構的安全問題。然而,在現實施工中,現澆梁板是比較常見的,而模板工程是這個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
3.1模板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模板工程中,經常由于模板接縫經不好而導致澆筑混凝土時出現錯臺及漏漿滴掛現象,導致模板接縫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模板與角模是采用硬對接的,這樣模板與角模連接處必然會產生對接縫隙。模板在制作過程中的誤差,者在運輸、放置以及吊裝過程中的由于操作不當,澆筑混凝土時的擠壓,模板拆除或者就位時的硬作業(yè)實木板發(fā)生變形,這樣會導致模板接縫變大。
在進行模板的安裝和拆卸時,經常會使用撬杠來撬模板,這樣會使模板發(fā)生局部變形。在拆模時經常會使混凝土粘在模板上而造成“蜂窩”或者“缺棱少角”的現象。
3.2處理措施
可以通過減少模板對接縫隙和對模板的接縫進行密封處理來防止錯臺和滴漏漿現象。采用輔加龍骨或者打鋼楔等方法來解決錯臺問題,在模板上加釘凸形橡膠條來解決密封問題。
在對混凝土進行支模前,一定要先將模板清理干凈并刷上隔離劑,等到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進行拆模。在拆模時可以在模板的底部用小型的鋼件進行加固同時設立撬孔,這樣就可以在使用撬杠的時候就不會損壞模板和混凝土。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加固每道墻上相對的兩塊模板的大螺栓來達到目的。
在模板底部緊挨著模板的地方用槽鋼加墊板作一條鋼槽,然后在這個鋼槽的下方加橡膠條,在橡膠條的上方加鋼條,從鋼槽的上方插入角鋼楔子達到密封的目的來解決內墻的“爛根”現象。外墻的“爛根”現象可以通過在底部模板的槽內加塑料軟管來解決。
四、結束語
如今,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技術在不斷地更新過程中,對建筑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樓層的增加、抗震強度增強、使用壽命的增加等等,房屋建筑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然而,影響建筑物的因素還是有很多,在本文中只是簡單地對平時最為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預防以及處理措施。相信經過更多的人的努力,這些問題都會逐漸解決,建筑行業(yè)發(fā)展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