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疏港路工程測量的技術和管理的總結,歸納出了一些市政工程測量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市政工程測量方法精度工期
一、工程概況
疏港路是大連中心城區(qū)北部東西向最主要的快速通道,西起綠波橋,東至大連港,現(xiàn)狀為雙向四車道(其中綠波至香爐礁段通過劃分潮汐車道實際按雙向五車道運行),目前交通已達飽和狀態(tài),高峰時段擁堵嚴重。
疏港路西起綠波橋,東至大連港,將原疏港路由雙向4車道拓寬為雙向8車道。工程主線全長約7.5km,其中道路長4.9km,橋梁2.6km;匝道及輔助路長5.02km,其中道路長3.71km,橋梁長1.31km。并對沿線香爐礁立交原部分轉向匝道、疏港路終點人字形立交等節(jié)點及部分地面道路進行改建。
二、工程特點
在疏港路改造測量的過程中,受到諸多不利條件的影響:
1.擴寬空間不夠,需拆除南側部分鐵路。鐵路部分需在夜間無運營車輛期間,根據(jù)鐵路部門統(tǒng)一調配的路段,在鐵路安全員的指導下進行測量。
2.大連市目前使用的排水系統(tǒng)中,有很多暗渠是解放前日偽時期建設的,圖紙檔案早已無從查找,現(xiàn)場位置不明確,設計橋梁樁位很有可能碰到暗渠。其它現(xiàn)狀管網(wǎng)實際施工與設計圖紙有很多不符之處,也給本工程的設計和測量帶來困難。
3.疏港路沿線有諸多限制性節(jié)點,包括三環(huán)芳草園建設用地、東聯(lián)路橋墩、香爐礁橋、快軌梁底凈空、菜市橋橋臺、造船廠地下通道等,測量精度要求較高。
4疏港路為城市快速路,車速快,而且測量車輛不能調頭,更多的是靠測量人員步行測量。
5.本工程涉及鐵路、市政道路、橋梁、管網(wǎng)、綠化、勘察、測量等多個專業(yè),測量專業(yè)人員必須要與各專業(yè)人員有良好的溝通和配合,才能順暢的完成測量任務。
三、測量方案剖析
疏港路拓寬改造工程的設計工作分為可研、方案、施工圖等幾個階段??裳须A段對測量專業(yè)的要求不多。測量專業(yè)主要在方案及施工圖階段介入本工程。通常在測量的步驟當中,要先做控制,再進行細部測量,但是在市政工程測量中,根據(jù)具體情況,改變思路,靈活制定測量方案,這樣才能既保證工期,又保證質量,給設計人員及時提供可靠的測量資料。
本工程測量主要分為限制性節(jié)點測量及地形圖補測、控制測量、細部高精度點位測量、線路縱橫斷測量、點位放樣、橋梁樁位校驗等。在方案階段,需要測量限制性節(jié)點的位置及標高,然后確定基本線型。這需要在區(qū)域原有控制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細部測量,不需要先進行線路控制測量,因為方案有改動的話,線型調整,沿線做的控制點就沒有意義。在方案設計過程中,測量主要采用RTK方式進行,精度滿足設計要求,同時效率也很高。
在方案確定以后,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圖階段測量有個別方面要求的測量精度非常高,尤其在舊有橋梁的拼寬設計中,點位誤差控制的很嚴,尤其是預制結構,測量誤差要控制在1公分以內,否則預制件在現(xiàn)場安裝過程中會出現(xiàn)無法正常安裝的結果。RTK使用原有的區(qū)域大控制網(wǎng)進行測量的精度已不能滿足要求,所以必須進行線路沿線控制網(wǎng)的加密測量,進而使用全站儀對橋梁現(xiàn)狀平面坐標進行精確測量,使用水準測量方法精確測量橋梁所需部位高程值。控制網(wǎng)加密采用GPS靜態(tài)模式,按照三等網(wǎng)進行布網(wǎng)和觀測,在GPS網(wǎng)的基礎上使用全站儀進行四等導線測量,一方面是對控制點進行加密,另一方面也檢核了GPS點的準確性??刂泣c的布點除按照一般原則以外,還要遵循以下原則:1有利于控制測量的精度2進行細部點測量時不需要二次加密,直接使用控制成果即可進行測量,減少設站數(shù),增加細部測量精度3有利于施工期間放樣。
本工程細部測量中,疏港西橋需要兩側拼寬,疏港東橋需要與新建橋梁進行拼接,這兩部分需要使用全站儀進行精確測量,橋邊線測量精度需達到二級小三角的精度;香爐礁橋兩條匝道需要拆除新建,新建段與舊橋接縫處要求測量精度也較高,否則預制梁無法順利吊裝,測量精度同上。上述這幾處橋梁測量部位的高程點測量,如果使用水準儀延橋頭引到待測部位,距離遠、高差大,測量精度低,宜使用鋼尺配合鉛墜,將高程直接自橋下轉換到橋上進行測量。
縱橫斷高程測量中,縱斷高程需實地使用RTK進行測量,在實地測量過程中要對現(xiàn)場地形起伏有所了解,這樣有助于內業(yè)數(shù)據(jù)的整理。橫斷標高可以在1:500地形圖上摘取,橫斷主要為土石方計算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精度可適當放寬。在摘取標高時建議不使用軟件摘高,因為目前軟件提取標高還無法達到客觀反映實地地面形狀的程度,尤其對起伏比較突兀的地段,更無法達到要求,所以建議手工摘高,以保證橫斷精度。
點位放樣,主要是橋梁樁位放樣,實地查看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與管線或其它構筑物有沖突。在放樣過程中,不僅要求設計人員一起到現(xiàn)場,建設單位還要組織相關單位如通信、排水等各種管網(wǎng)相關部門一同到現(xiàn)場,看是否有需要動遷的管線等,確有無法動遷的構筑物,可商討可否調整橋梁樁位或線路線型。
橋梁樁位校驗,是指在施工期間,施工員現(xiàn)場放樣橋梁樁位坐標,一般建設單位會組織第三方檢核,以保證樁位放樣精度。本工程建設單位委托我院進行樁位點位復測工作。復測使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進行,點位誤差按照《工程測量規(guī)范》中橋梁灌注樁測量誤差進行。
四、總結
市政工程測量,主要有限制性節(jié)點測量及地形圖補測、控制測量、細部高精度點位測量、線路縱橫斷測量、點位放樣、橋梁樁位校驗等環(huán)節(jié)。既要遵循最基本的測量原則,還要根據(jù)工程特點和實際情況靈活測量,這樣才能及滿足精度要求,又滿足工期要求。本文對疏港路設計過程中的測量工程的技術管理及工程組織進行總結和歸納,希望對市政工程的測量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同時也歡迎廣大同行對文中不足之處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林文介等. 測繪工程學[M].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3
[2] 潘正風等. 數(shù)字測圖原理與方法[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4
[3] 張正祿, 鄧勇, 羅長林等.論精密工程測量及其應用[J]. 測繪通報, 2006(5): 17-20
[4] 張正祿等. 工程測量學[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