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八時區(qū)和798的日常
2002年,那會兒的798還沒有畫廊,羅伯特一邊做網站,一邊售賣一些他們出版的書籍。第一批入駐798的藝術家們看了羅伯特的書,覺得非常好,就推薦他將中西方的藝術類圖書一起做,于是羅伯特開始正式經營東八時區(qū)書店。由于當時關于中國和海外的當代藝術資料還很稀缺,東八時區(qū)剛開辦就迅速火了起來。那時,國內外的圖書館、美術館、美院、收藏家和藝術家都來這里買書,生意很火爆。
2011年底,經濟危機的陰霾還未完全散去,電子商務的影響卻已擴散至圖書業(yè),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網上書店的興起,以及大批傳統(tǒng)實體書店的解體。2012年,隨著“光合作用書房”的集體關門,大批民營書店都在網上商城的打壓下被迫停業(yè)。在東八時區(qū)連續(xù)虧損十個月之后,羅伯特關閉了這家紅極一時的藝術書店,在書吧隔壁開了一間同名西餐廳。在餐廳里,有的不僅是可口的美食,還有跟書店一樣舒適的環(huán)境和藝術氛圍。走出餐廳,對面就是尤倫斯,周邊各大畫廊走幾步就能到,東八時區(qū)作為在798有著先天地理優(yōu)勢的西餐廳,可以說是798藝術生態(tài)的一個晴雨表。
藝術家沒走
798的客流量,從2004、2005年的50萬人次,一路飆升到2007年的150萬人次,可謂是中國當代藝術走向世界的一個大跨步。而羅伯特作為798最早的租戶之一,見證了798從廢工廠一點一點轉變成藝術區(qū)?,F(xiàn)如今,798成名后的聚眾效應為其帶來了很多商業(yè)元素,都說798越來越商業(yè)化了,藝術家也都撤離了。但是,羅伯特根據餐廳客流量的變化,給出了一個較為直觀的答案:“現(xiàn)在來餐廳的藝術家比原來多得多,而且一年比一年多,因為現(xiàn)在的活動越來越多,藝術家經常來這里談合作項目,和朋友聚會、聊天?!?/p>
羅伯特說:“雖然來這的藝術家比以前多,但在整體消費人群中所占比例確實有所減少?,F(xiàn)在除了藝術家,奧迪、360的設計師們也會過來,藝術圈以外的人已經占到了總數一半。”羅伯特指著原來的書店說:這個也是我們的餐廳,現(xiàn)在生意越來越好。
藝術與商業(yè)良性循環(huán)
在東八時區(qū),隨處可見一些正在用餐的藝術家和策展人,他們不僅在這里用餐,也在這里工作。據羅伯特介紹,前段時間,荷蘭策展人瑪麗安娜·布勞沃在UCCA策展期間,幾乎每天都會到東八時區(qū)吃早飯,持續(xù)了三個月,而且在這里有自己固定的餐桌;常青畫廊的一位藝術家,連續(xù)一個月,每晚6點整也會到東八時區(qū)來用餐、工作。羅伯特認為,觀念藝術往往不只是在工作室發(fā)生的,更是在藝術家的大腦中發(fā)生的,而大腦是隨身“攜帶”的,這就需要我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一個能產生好藝術的環(huán)境。就東八時區(qū)而言,這里既是他們的工作室,也是他們的家。
現(xiàn)在到東八時區(qū)的顧客,除了藝術家,還有很多明星、導演和設計師等,很多人通過羅伯特的介紹認識了這里的藝術家,并收藏了他們的作品??梢?,一方面藝術為餐館、咖啡廳聚集了人氣,另一方面餐館、咖啡廳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參觀環(huán)境,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過程。
“草草料事”
逛完798,我們再去草場地。草場地藝術區(qū)作為繼798之后,藝術氛圍更活躍、更自由的新興當代文化藝術區(qū),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畫廊進駐。在草場地里有一個餐廳,餐廳名叫“草料廠”,草料廠里有位烤羊腿的老板叫老趙。常去草場地的人都知道,說起草場地周圍的飯店,除了直接喊餐廳名的,就是喊老板名的,一句老簡、小趙大家就知道是哪家店了。然而,現(xiàn)在草場地的很多餐廳老板,在最開始都是老趙的顧客。
2009年,歐美遭遇了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蘇富比在2009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7%,作為文化產業(yè)組成部分的藝術機構倍感瑟瑟寒意。是年9月,老趙從一位藝術家手中低價接手了現(xiàn)在的草料廠,確定了懷舊主題。用老趙的話說,懷舊主題比較省錢,基本都是廢物利用了。一進老趙的店,滿屋子的舊東西,舊家具、舊家電、舊盤子、舊照片,菜單是用A4紙打印的,烤肉架是煤氣罐豎切改造的,給人一種久違的懷舊感和別具一格的樸實、粗狂。
最慘一天只賺12塊
在這種讓人提心吊膽的經濟背景下,形形色色的藝術機構,不論大小,不分類別,為了維持生計,都自行“瘦身”,更別提什么展覽飯了。草料廠開張后,前半年基本是不盈利的。
為了方便藝術人群,草料廠最初做的是套餐,分“這套”和“那套”兩種供客人選擇,但最慘的時候一天只能賣出一套。當時一份套餐賣12塊錢,而一個日式餐盒就要10塊錢,一直都在賠。最開始到草料廠光顧的藝術家,在那時大都還沒有成名,生活也比較拮據,盡管來支持生意,也只能是幾瓶啤酒,幾個涼菜,依然維持了不了生計。
據老趙回憶,草料廠開張第一年的冬天,屋里特別冷,又沒錢裝暖氣,生了兩個蜂窩煤爐子還是不管事,取暖基本靠抖。當時在草場有一些美院的交流生,一個女生臨回國前給老趙留了一個信封,里面裝了800塊錢,讓他買一個煤氣爐子取暖。那時候店里幾乎不盈利,老趙就把這錢交房租和發(fā)工資了,直到第二年才有錢裝暖氣。雖然已經記不清那位女孩兒的名字,但說起這事兒老趙依然非常感動。
開始接開幕飯
草料廠慢慢好起來,是在三影堂辦第一屆攝影獎的時候,那是老趙唯一一次主動請纓,在紅房子里設了一個咨詢臺和雞尾酒臺,與藝術機構正式開始合作。當時草場地的飯店還不多,每到三影堂的頒獎季,組委會和參觀人員都會來這里吃飯,生意慢慢好起來了。
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消費者的信心指數有所反彈,草料廠也接到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開幕飯。因為當時C空間畫廊里的藝術家經常在老趙家吃飯,C空間就把開幕飯定在了草料廠,老趙把店里所有的擺設七拼八湊成一個方桌,剛好能容下展會的20人。老趙說,這是草料廠第一個正經八百的開幕飯。
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成交額達到968億元,遠超2009年的225億元。藝術市場大幅擴容,反映在老趙的草料廠上,則是從2009年的四五十平米,擴大到了2011年的二三百平米—老趙開分店了。老趙把分店選在了村里的甲八號院,這時候做個三五十人的開幕飯已經不成問題,此時很多和老趙合作過的畫廊都是老趙現(xiàn)在的固定客戶。雖然甲八號后期因房租問題關閉了,但老趙又把最初的草料廠擴建,現(xiàn)在又在環(huán)鐵附近開了一家新店。采訪期間,很多國內外的藝術家和畫廊主都過來跟老趙打聽新店的位置,想必生意依然很好。
最火一天接仨開幕飯
2012年,老趙開發(fā)了一個烤全羊的項目,開始外接一些烤全羊的活動,根據開幕活動的需要,可以拉著爐子到現(xiàn)場烤??救蜃銎饋硪院?,798、豆各莊和南四環(huán)的藝術區(qū)都開始找老趙做烤全羊?,F(xiàn)在,藝門畫廊、魔金石空間還有三影堂等,都是老趙固定的合作客戶。尤其是三影堂的院子比較大,經常搞一些三五十人的戶外聚會,烤羊非常方便,老趙笑著說:“三影堂宰了不少羊!”
從2010年草料廠接第一個開幕飯至今,短短四年,開幕飯的價格已經翻了一番,除去物價因素,也多少能反映出藝術市場的消費能力。聊到老趙一年的生意,他說草料廠一年差不多能接二十幾個展覽飯,好的月份有6個月左右,最忙的時候大概是每年的五六月份,那時候一個月兩三次的展覽飯都很正常,最火的時候一天可以接3個展覽飯,兩個在店里,一個在戶外。
在東八時區(qū)和草料廠,淡旺季的分流都比較明顯,一般圣誕節(jié)前后外國的顧客會回國過節(jié),元旦前后中國的顧客也會回鄉(xiāng)度假。老趙說:“冬天里三四個月見不著人的情況也是有的,一般過完取暖季,藝術市場就又活躍起來了?!睆臇|八時區(qū)和草料廠的經營來看,盡管藝術圈里時有陰晴,但整個大環(huán)境還是比較樂觀的。
不論是在798還是在草場地,餐館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齊全,行業(yè)里的競爭總也避免不了。說到這,老趙和羅伯特都非常樂觀,不但對各自的菜食很有信心,而且也都希望更多元的餐廳出現(xiàn)在藝術區(qū)。老趙說:“沒關系,大家昨天去了草料廠,今天可以改吃云南菜,明天還能嘗嘗川菜,這都不用出村了,挺好?!绷_伯特說:“我們歡迎更多的餐廳在這里出現(xiàn),因為會有更多的人氣,是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