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非常有幸被選中隨團赴美國舊金山進行教學交流。
來到舊金山后的第一個交流點是一所公立中學,我們被分散到各個班里去聽課,我首先被安排到了凱莉老師的班級里。
凱莉老師講課確實很有水平,再復雜的問題都能被她講解得通俗易懂,我很快就被她的課程吸引住了。不過我發(fā)現(xiàn),凱莉老師的班級管理實在松散,同學們經(jīng)常會做出各種或散漫、或亢奮的奇怪動作。他們有時把腦袋搭在書桌上,有時把胳膊架在腦后,有時又像孫悟空那樣蹲在椅子上。有個坐在窗邊的小男生更是匪夷所思,他幾乎整堂課都在搔頭皮屑,映著從窗戶里射進來的陽光,我只覺得像一陣陣鵝毛大雪在瘋狂飄落。可奇怪的是他似乎并未因此而分心,每當提問時總是迅速舉起手來,而且與老師辯論起來據(jù)理力爭,絲毫不讓步,聲音大得就像是在吵架一般。
我覺得凱莉老師的管理能力太有限了,我甚至覺得她不能勝任工作,很快就會被更有管理能力的老師所取代。但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堂課更是讓人郁悶不已:在卡爾老師的數(shù)學課上,大批的同學是歪著屁股坐的;在西蒙老師的物理課上,很多同學是扭著腰坐的;在凱莉老師的音樂課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是把腳墊在屁股下坐的,還不時會站起來換換腳。不僅如此,每堂課都會有幾個大嗓門從始至終都努力地和老師唱著反調(diào),試圖用自己的知識來否定老師所講解的理論,各種刁鉆古怪的問題不斷被提出來。不過,這些孩子都在一陣接一陣的笑聲中,被老師們的智慧反駁得啞口無言。
上課就要有上課的樣子,比如必須要保持標準的坐姿,說話方式也要保持對老師的尊重。這個學校的課堂紀律實在讓我接受不了,我覺得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們,都太有必要改正了。當天午飯后,我找機會把心里的想法告訴了凱莉老師,并建議她好好管理—下課堂紀律,沒想到凱莉老師卻用吃驚的口吻反問我說:“你覺得課堂紀律需要管理嗎?讓同學們始終保持一個標準坐姿上課,他們的身體就會又酸又痛,這樣又怎么能安心思考呢?”
“這……”我不禁語塞。
“如果太過注重表面的紀律,那么同學們很快就會開始厭煩,期待下課。”凱莉老師說,“在我們學校,同學們可以隨時調(diào)整自己認為舒適的坐姿,也就能一直保持最佳的上課狀態(tài)。我們學校的紀律就是上課要專心學習,積極主動地質(zhì)疑。他們雖然說話聲音大了點,但他們是在思考和懷疑啊,我們老師應該鼓勵他們。如果學生故意搗亂,我們是有處罰條例的?!?/p>
“在美國老師看來,學生們表面聽不聽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帶著輕松的身體和心情投入學習中去,讓他們收獲更多知識……”凱莉老師的話讓我感慨良深。當然,我們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確實是為了他們好,但是一味要求學生一個個都收腹挺胸地坐著上課,或者在他們大聲質(zhì)疑的時候認為他們“不尊重老師”,感覺丟了面子,我們有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真正為他們考慮過呢?
我并不提倡美國那種過分混亂的課堂秩序,但我覺得,等我回國后,是時候為課堂“松松綁”了。
(責編 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