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么時尚人士,卻也有幸擁有幾件“私人定制”。
1
記憶中,爺爺最喜歡的事,就是在陽光暖暖的午后,搬一把老藤木椅,坐在門前串來串去地編籮筐。
爺爺?shù)氖趾芮?,也很有力氣。藤條在他手里左右擺動,如同行云流水,不一會兒就編出一個精巧的籮筐。爺爺是個認真的人,每次都親自到深山里,選用最好的藤條。別人都贊爺爺編的籮筐結實耐用,贊爺爺?shù)纳眢w硬朗,爺爺總是樂呵呵地指著我說:“有孫女在,不敢老啊?!?/p>
我也想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籮筐,于是總纏著爺爺教我編籮筐,爺爺就說:“小妮子家家的,學這粗活!”有一次,我趁著爺爺不在,學著爺爺?shù)臉幼映槌鰩赘贄l編起來,還沒弄兩下,手就被勒破了。
過了幾天,爺爺用細細的藤條專門給我量身定做了一個小籮筐——提起來正好不重,背上去正好到腰部,還用深深淺淺的顏色搭配出了一些花紋。爺爺說:“我家小妮子也到了可以挖野菜的年紀啦?!?/p>
我提起小籮筐,摸著那一根根藤條,不知道爺爺深一腳淺一腳,為此走了多少山路,才找到這么多又細又結實的藤條。
放學的午后,我經(jīng)常踩著樹葉間漏下的陽光,背著爺爺專門給我定制的小籮筐,給爺爺送來泡茶用的“婆婆丁”。
后來,幾次搬家,我都沒有忘記帶上它。每每看到,腦海里都會浮現(xiàn)出一個畫面——爺爺坐在藤椅上,神情專注,手下的活計那么嫻熟,讓我感到現(xiàn)實安穩(wěn),歲月靜好。
2
父親是一個性格深沉,情感細膩的人,他總是精心經(jīng)營著我們的小家,呵護著家里的每一個人。
那年冬天,天特別冷,我和弟弟都不得不躲在屋里。家里沒有什么玩具,實在閑得無聊。父親把家里的舊鐵桶制成了一個簡易的烤箱,把爐子燒得旺旺的,坐在爐旁,為我們烤地瓜吃。
父親用自制的鐵鉤子,鉤住一塊塊洗凈的地瓜,掛在“烤箱”里,蓋上蓋子。不一會兒,烤地瓜的香味就飄了出來,我和弟弟嘰嘰喳喳地催著父親,爭相想要先吃到第一塊。父親笑容可掬地戴上厚厚的手套,翻動著地瓜,淡淡的爐火映照著他的臉,映照著他新添的皺紋、早生的華發(fā)。
隨著爐子里“滋滋啦啦”的響聲越來越大,父親把微微泛黃的地瓜拿了出來,顧不上初出爐的高溫,給我和弟弟掰開了??粗S黃的瓜瓤,我倆再也顧不上許多,一邊在手里來回倒騰著,一邊吹著熱氣吃了起來。自家種的地瓜,新烤出爐,有一種特有的甜,一直甜進心里,暖進胃里。
如今,這個簡陋的鐵皮桶還放在家里。冬日的街頭,我總愛在街上買一塊烤地瓜,握在手中,便想起了父親,如同握住了父親的溫度。
3
一個煙雨蒙蒙的清晨,我和女兒來到預約好的泥塑體驗館。
館內面積不大,卻十分干凈,到處陳列著已完成的泥塑作品,古樸典雅的氣氛撲面而來。在這喧囂的城市能有這樣一抹寧靜,實在是難能可貴。店主將泥遞給了我們,讓我們自由去塑,盡情發(fā)揮創(chuàng)意。
當我還在冥思塑什么的時候,女兒小聲嘀咕:“我要塑一個媽媽。”“那我就塑一個新雨(女兒的名字)。”我說。
時間不知過了多久,正在我專心致志,做得基本成型的時候,女兒忽然一把抓過我的泥塑,和自己的捏在了一起。我的成果就這樣被她的調皮毀于一旦,我非常生氣,正要開口指責,只聽女兒天真地說:“媽媽,你不是經(jīng)常說我是你的‘貼心小棉襖’么?我現(xiàn)在把‘媽媽’和‘新雨’放在一起,然后我們重新做。這樣我們不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嗎?”
真沒想到八歲的女兒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頓時,眼淚濡濕了眼睛。由于多了一層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在接下來的上色、烤制過程中,我們都更加專注認真,生怕一不小心會讓“對方”有一絲傷害。這不禁讓我想起一首歌詞:“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或許,這首歌詞用在彼此關心的親人身上亦十分貼切。雖說,“媽媽和新雨”的泥塑顯得有些稚嫩、有些簡陋,可是,我們卻非常喜歡這件作品,視之如珍寶。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私人定制”的物件已然陳舊,但是流淌在歲月里的脈脈親情,卻如同一片灑滿陽光的湖泊,微風細雨,小燕呢喃,??恐篮愕膼叟c眷戀。
(責編 陳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