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主題分類;圖書館特藏建設;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
摘 要:文章首先給出特藏的定義,然后明確特藏的組織,接著以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特藏建設為例,從“完備性”和“稀缺性”兩方面說明特藏建設的含義。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4)10-0078-02
收稿日期:2014-09-24
作者簡介:毛瑞江(1974-),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館員。 1 特藏的定義
2010年,美國聯(lián)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在進行特藏調查時,對特藏的定義有以下三點:具有一定價值;經長期積累在某一主題上具有完備性;具有唯一性或稀有性。北京大圖書館特藏部對特藏所做的基本定義是:特藏是指按照一定的主題,遵循一定的收藏原則,經長期積累而形成或者經購買等渠道收集的比較完整的或具有相當數量的藏書,這些藏書并在相關學科領域內造成一定的影響。此二者定義,都指出某一主題方面具備完整性屬于特藏。筆者所在圖書館特藏部認為,圖書館特藏是指在某一個主題方面,圖書館收藏的文獻達到完備性或具備一定規(guī)模,能支持該主題進行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或能為國家或者本機構保存某一主題的稀缺文獻,而特藏建設同時凸顯了圖書館對文獻的保存價值,也貫穿了圖書館員在知識管理中的知識素養(yǎng),發(fā)揮了圖書館的文化傳承作用。
根據此定義,特藏的特征是“完備性”或者“稀缺性”。“完備性”是指在相關主題方面,在同古今中外藏書的比較中,圖書館收藏的文獻資料達到完備性,能夠支持本主題較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比如清華大學的“科學哲學特藏”,該藏書出版時間跨度長,語言種類多,涉及內容以科學哲學類文獻為核心,學術價值高,清華大學由此成為目前國內科學哲學領域藏書最多最全的圖書館。而“稀缺性”主要從保護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說的,從年代、版本、裝幀物理形式等方面具有稀缺性,比如古籍中的善本具有版本的稀見性,屬于特藏。
2 特藏的組織
由于特藏是在小主題里達到完備性,根據特定讀者的研究需要,首先從管理上來說,特藏需要獨立的管理,為了便于獨立管理,特藏文獻要集中放在一個獨立的閱覽室;每一宗特藏獨立排架;同一宗特藏內按財產號、語種、分類排架。
特藏的獨立管理決定了特藏建設必須采用主題分類,現在大部分圖書館都采用層次體系分類法——《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主題分類法與層次體系分類法最大的不同是,層次體系分類是按照學科和研究領域進行層級劃分的,它要求個體分類必須服從于整體館藏文獻資源的整序、揭示和組織,其目的是把無序的文獻加工整理成可供檢索的、具有科學體系的文獻集合體。如果按照這種分類法,特藏文獻將被按照學科分類,打散進入大庫流通服務,比如北京大圖書館的“西文東方學文庫”為燕京大學特藏之始源。后來,這些珍貴圖書被當做普通文獻,打散進入大庫流通服務,失去其特藏的特征,直到2005年,在西文特藏整理過程中,將它們一本一本從流通部的大庫逐一挑選,恢復了它們的特藏地位。主題分類的特征是一個主題充當一個類目,與此主題相關的文獻都可以集中在一起,主題下面不再分層次,可以多個主題并列。其關鍵是要確定主題,而特藏的主題一定要符合上文所說的在某一方面收集資料具備完備性或者一定規(guī)模,或者沒有具備完備性,規(guī)模數量也不多,但是在某一學科主題領域屬于稀缺資料。
主題要有名稱,特藏的名稱必須恰如其分地概括該主題特藏文獻的共性。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胡適特藏”:2006年,北京大學圖書館接受了胡頌平子女捐贈的胡頌平先生的日記和手稿。另外,2000年夏天,北京大學在修繕教學樓時,在俄文樓和其他幾個樓的樓頂,發(fā)現了一批胡適未刊書信,這批新發(fā)現的老資料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已有的胡適近代藏書及上述新采集的有關文獻都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跟胡適相關,“胡適特藏”這個名稱恰當揭示了此特藏的主題。
3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的特藏組織
西安交通大學前身是順應當時歷史潮流而誕生的國內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時值危急存亡之秋,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南洋公學成立之初,就承擔了科學救國與興學育才的重大歷史責任,圖書館建設也相應承擔了此歷史責任,唐文治校長曾期待圖書館建成十年之后,“必有圣哲豪杰奇才異能出于其間……然則是館也,豈非開民識養(yǎng)民德之嚆矢與!”歷代圖書館人薪火相傳,積極建設館藏,其中不得不提的當屬杜定友先生,在藏書建設方面,他不僅根據本校辦學目標收集中西文工業(yè)文獻,“務求內容充實”“使本館為國內收藏此項書籍之唯一府庫?!薄坝⑽墓I(yè)書籍及舊雜志,在1930年以前出版者,擇其重要適用者,充分購置……1930年以后出版者,全數購置。其他西文工業(yè)書籍,擇要購置?!蓖瑫r注重特藏建設,成立了“南洋史料室”和“初期中文科學圖書特藏室”,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獻資源。歲月悠悠,1995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將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命名為“錢學森圖書館”。在此前后,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曾想方設法,從國內外搜羅收藏有關錢學森的資料,包括手稿、書信、著作、照片等,又結合圖書館庫藏,積累了有關錢學森的相對完備的資料。
毛瑞江:主題分類下的圖書館特藏組織方式 毛瑞江:主題分類下的圖書館特藏組織方式經過一百年的發(fā)展歷程,在歷代圖書館人的努力下,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積累了一定的珍貴的特色資源。按照主題并列式組織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特藏文獻。其中的江南制造局編譯叢書和錢學森特藏,屬于我校圖書館收藏的、在相關主題里達到完備性或接近完備性,能支持該主題進行高水平的學術研究的兩個特藏。
江南制造局編譯叢書: 江南制造局編譯叢書是洋務運動時期,江南制造局譯書館翻譯的西方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軍事學方面的一套圖書,涉及洋務運動和“西學東漸”,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該套叢書基本完備,共190余種,在國內獨一無二。1932年,在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杜定友的努力下,由江南制造局贈送給交通大學圖書館,是當時“初期中文科學圖書特藏”的一部分。由此可見,這套藏書從一開始就具有特藏的地位。
錢學森特藏:錢學森1929~1934年就讀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鐵道機械工程專業(yè)。1995年前后,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曾從校檔案館、人民日報社、航天航空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等機構以及錢學森學長的委托人、傳記作者等私人處收集過錢學森的相關資料,并從館藏中提出了有關錢老的著作,購買了《錢學森文集》《錢學森書信集》等大部頭圖書,錢學森資料相對完備。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現有錢學森相關書籍、照片、手稿原件、手稿復印件、書信原件、書信復印件若干件以及其他相關資料等。錢學森特藏的建設對于西安交通大學的德育教育、大學精神傳承、校友工作以及錢學森所涉相關學科專業(yè)的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而百年老刊特藏和民國高等教育特藏,則屬于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收藏的早期西文期刊和民國教育書籍中的稀缺文獻。
百年老刊特藏:交通大學是中國最早的工科大學,在國外科技期刊的收藏方面首屈一指。目前,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有百年老刊20余種,較為著名的有英國皇家學會的《哲學匯刊》,最早一期是來源于博德利大學圖書館的1843年的《Abstracts of the papers printed in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圖書館還收有美國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AIEE)期刊,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期刊,《Nature》基本全套期刊等。這些早期西文科技期刊,可能在國內屬于獨家收藏,因此,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目前,這些期刊存放在過刊的大庫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現正將這些期刊,單列為特藏,對破損期刊進行修復,妥為保存。
民國高等教育特藏: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割據,戰(zhàn)亂頻仍,然而這風雨飄搖的黑暗時期,卻是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民國時期的大學為祖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卓越的科學家、國學家、藝術家,令現在國內的大學難以望其項背。當時的交通大學圖書館有意從各高校搜藏大學章程,以交換、贈閱等方式收集到一批民國時期高等學校史料,大約一百五十多種,是反映民國時期高等教育比較稀缺、珍貴的文獻資料,此特藏對于有興趣了解民國時期的高校校史及高等教育史的讀者來說,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4 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得出以下結論。①特藏建設應該采取主題分類,以便集中特藏文獻并對單個主題館藏單獨管理、保存。②主題的確立應該建立在特藏館員對該主題整體的認識、理解與整理以及整體宏觀的把握之上,以揭示特藏的獨特性——“完備性”或者“稀缺性”。③特藏描述應力求簡潔化和清晰化:主題名稱概括文獻共性,特藏描述為讀者提供主題名稱來源、涉及學科、價值、出版、資料類型、數量、訪問政策等組織要素。
參考文獻:[1] 張紅揚.弘揚文化傳統(tǒng) 彰顯個性特色[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2):83-87.
[2] 晏 凌.基于捐贈的圖書館特藏建設[J].圖書館雜志,2010(2):44-45.
[3] 《交通大學校史》撰寫組,交通大學校史資料選編.本校圖書館立礎記[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86:316.
[4] 杜定友.圖書館整理計劃及進行方針[N].交大三日刊(創(chuàng)刊號),1929-09-28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