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穎
摘 要:機械制圖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訓練學生的繪圖、讀圖本領,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具備畫圖和看圖的過硬本領,滿足生產第一線的要求,是教師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機械制圖;繪圖識圖能力;教學質量
機械制圖是職業(yè)學校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它主要培養(yǎng)學生看圖、畫圖、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能力以及空間想象力和應用能力。圖樣在生產過程中起到語言的作用,如果畢業(yè)生讀不懂或理解不透這種工程界的特殊語言,就無法勝任所從事的工作。因此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必須具備相當的識圖能力和一定的繪圖能力。據筆者了解,職業(yè)學校多數學生文化課基礎不牢,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普遍較差,對理論課的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所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機械制圖的教學質量。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訓練學生的繪圖、讀圖本領,提高機械制圖的教學質量,本人就此談些體會。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動力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明確目標是什么,為達到此目標,需要有哪些心理準備,需要具體克服哪些困難,采取哪些措施,從而樹立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意志,努力完成預期的任務。
二、上好緒論課,為全程課打好基礎
機械制圖
這門技術基礎課對于一直學習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話題,是一個未知的世界,要把他們引入這個世界,使他們認識這個世界,從而愛上這個世界,第一次課非常關鍵。因此,教師必須精心安排好這第一次課——緒論課。
對于緒論課,有人認為講不講無關大局,因而三言兩語或漫無目的地扯上一通或干脆不講直接進入正題。筆者認為緒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起著武裝學生思想,明確學習目的和要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緒論的內容不僅是一門課程的介紹,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和啟發(fā)。就像導游帶著大家去旅游,一個好的導游在開始游覽之旅時,首先介紹本次旅游的游覽線路以及所要游覽的主要景點。然后——我們到這些景點看什么、了解什么、又體會什么呢?這時大家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接著逐一介紹各個景點的特點及風土人情,到這時游客有了興趣——急于去了解、急于去游覽觀光……同樣,通過緒論課我們可以采用企業(yè)生產中的鮮活實例,幽默生動地講授本學科的趣味性和重要性,引起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再對本學科主要內容逐一介紹,并闡述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使學生對學習這門課充滿濃厚的興趣和信心,并期待著下次課的到來。這樣短短一節(jié)課就為本學科以后的教學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研究教材、研究學生,上好每一堂課
教師在備課中,首先要結合教學參考資料和教學大綱深刻地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整體結構,吃透教材的基本思想和國家標準、基本概念,對教材每個章節(jié)的具體內容和典型例圖進行仔細分析、揣摩、理解、內化并運用自如。然后根據教學大綱和畢業(yè)生將來的就業(yè)崗位對學生繪圖和識圖能力的需求標準,分離并補充每個章節(jié)及每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在校生的具體情況,確立每次課的知識難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每次課的教學方法,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同時通過課間交談、桌間巡視等方式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綜合考慮學生在學習每次課的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具體困難,以便于對癥下藥,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巧妙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將繪圖和讀圖知識傳授給學生。力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龐雜的內容系列化,枯燥的學科趣味化,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去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到基本體的投影作圖時,通過作業(yè)反饋,我發(fā)現部分同學條理性較差,對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guī)律掌握不夠,繪圖出現尺寸和位置不規(guī)范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上課時,我先強調繪圖和讀圖時三等定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及繪圖比例,再提問正確的三視圖的衡量標準是什么,引起同學思考、討論,最后總結衡量三視圖正確與否的三個標準:①每個圖形的形狀要正確;②每個圖形位置要正確;③每個圖形的尺寸要正確。這樣使學生明確了標準,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印象,鞏固了繪圖基礎,使其在以后的作業(yè)中做到規(guī)范、正確,效果甚好。
及時恰當的課堂和課后練習有利于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理解、鞏固和應用,也是老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師應對每次課的練習進行精挑細選,力求恰當實用。在批改作業(yè)的同時,仔細分析研究,對作業(yè)歸類并對每次的練習情況作出詳細記錄,以便找到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
四、密切聯系企業(yè)生產實際
將企業(yè)生產的案例引入課堂,有利于使學生對未來就業(yè)方向和企業(yè)形成初步了解,明確將來的就業(yè)崗位自己應具備的繪圖和識圖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本學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典型企業(yè)調研,篩選出學科中與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直接有關并且使用頻率較高的制圖基礎知識,并以此為依據確定教學方案與教學的難度與深度。堅持“緊密聯系將來就業(yè)崗位”的原則,在內容上以結構生產的識圖、制圖為根本,堅持夠用、實用的原則,考慮學校的具體狀況,在授課的方式方法及表達方式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過大量生產結構圖例和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使學生能夠較輕松掌握所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愿望。加上師生互動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避免了枯燥灌輸。打消學生學非所用、學無大用的錯誤觀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筆者在深入企業(yè)一線調研了解到,工人在對箱體支座等結構件進行拼箱時和對零件加工以及機器裝配時,首先碰到的是對圖紙的識讀問題,如果在讀圖過程中出現問題,組裝出來的零件就是廢品。讀不懂圖紙,則根本無法勝任本職工作。生產圖紙中,簡單零件圖、部裝圖比較常見,同時常常也會遇到一些金屬構件的簡圖表示及棒料、型材及斷面的簡化表示,因此扎實的識圖專業(yè)知識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堅實基礎。例如,截交線與相貫線是難點,對此,新國標已允許用簡化畫法和模糊畫法。因此在講到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刪減以適當降低難度。又如,焊接生產圖紙中,焊接方法、焊縫的表示及標注較多,屬焊接技能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知識。而教材中此部分內容過于簡單,備課時可適當加以補充。
另外,利用無授課的時段到校內實習車間觀察學生崗位實習,詢問學生在進行實際操作時對圖紙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操作前讀圖時所遇到的問題。同時跟蹤觀察中等水平的學生從接受生產實習任務和生產圖紙到讀圖并想象產品的結構形狀,理解圖紙標注的符號和文字敘述等所代表的含義及對焊接產品的技術要求,直到完成生產任務的整個過程,從而發(fā)現以往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對原有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改進,形成了以實用性為主,以學以致用為原則的教學方法,旨在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被動變主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五、結束語
要想為企業(yè)和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必須了解畢業(yè)生將來就業(yè)崗位的現狀、發(fā)展趨勢以及用人標準;必須仔細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對課本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必須研究學生,從而確定最佳教學方案并付諸實踐。在教學實踐中,應及時總結并不斷摸索,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