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
摘 ? ?要: 《名利場》作為一部被大家廣泛討論的小說,基本以分析小說中的兩位女主人翁為主。本文分析薩克雷筆下的男性人物,他們并不比其女性人物遜色,且在小說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加之作者本人是男性,19世紀上半期的英國是男權(quán)的社會,故這樣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guān)鍵詞: 《名利場》 ? ?男性人物 ? ?男性形象
1.引語
筆者多年來從事英國文學作品選讀的教學工作,求學期間,鮮少從文學課堂上了解到有關(guān)《名利場》的內(nèi)容。這篇小說在文學教育界似乎并不被人們所重視,或者說很少在高校本科階段談及這部作品。但實際上,有關(guān)薩克雷還有《名利場》中兩位女主人翁的人物形象分析卻一直是畢業(yè)論文和學術(shù)論文的熱點。如果認真解讀《名利場》這部小說,就會發(fā)現(xiàn)其作為文學選讀課堂教學的閃光處,而單單從小說中女性角度理解分析小說,顯然不夠全面,筆者決定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對小說中男性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2.男性人物形象分析的背景
搜索CNKI中國學術(shù)期刊網(wǎng)絡(luò)出版總庫發(fā)現(xiàn),有很多關(guān)于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男主角達西的人物形象分析論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應(yīng)當是達西作為小說的男一號,也就是男性主角的地位。另一個原因就是達西代表了小說主題中的傲慢,而女主角伊麗莎白代表偏見,最后傲慢與偏見都得以化解,兩位主角有情人終成眷屬。此外,在個別論文中談及了一些非膾炙人口文學小說中的男性人物,但基本沒有《名利場》中男性人物分析的相關(guān)論文。那么是因為《名利場》中的男性人物都是配角的原因嗎?如果沒有這些配角,那么小說故事情節(jié)根本無法展開,小說中是沒有男主角的,故這些男性配角顯得尤為重要,并且他們的形象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在這樣的男權(quán)社會中,女性注定就是男人的附屬品,她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必須通過男性實現(xiàn),而兩位女主人翁的經(jīng)歷正是穿插在這五位男性人物的故事中的,是作者對于男權(quán)社會的一種詮釋。換句話說,沒有這些男性人物的存在,兩位女主人翁就會失去行動的方向,作者無法深刻刻畫女性人物的藝術(shù)形象。下面筆者逐一分析小說中的五位男性人物的形象,審視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是作者想要借他們的形象帶給讀者的。正如小說的副標題“一部沒有英雄的小說”,很好地闡述了小說的真諦,即小說中的人物都是普通人,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或者說,都不是善類。
3.五位男性人物形象簡析
3.1約瑟夫·賽得利
約瑟夫·賽得利是第一女主角蓓基畢業(yè)后離開學校后所遇到的第一個男性人物,當然不是偶遇,是有計劃的。因為蓓基要在同窗好友艾米利亞家待一周的時間,再去皮特男爵家當家庭教師,恰好艾米利亞的哥哥,也就是約瑟夫在家。其實,當家庭教師也只是PLAN B,第一選擇就是能夠得到約瑟夫的喜歡,從而有可能直接成為艾米利亞的嫂子。約瑟夫是一位當時社會中典型的高級商人,與普通英國本土商人不同,他是國際化的,他的生意需要他往返于英國和印度兩地。也許是情節(jié)需要,約瑟夫給讀者的感覺是壓根就沒有結(jié)婚和成立家庭的打算。當然,這在英國當時的社會中并不稀奇,就算一位女性,只要有財富,就可以不必結(jié)婚,小說中正好有這樣的人物,羅登的姑姑。
很快,約瑟夫就被蓓基迷住了。小說中約瑟夫說自己是蓓基的囚犯,并且不愿意被其釋放。薩克雷安排這樣一個角色,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是蓓基想成為富人的第一個目標,二是為了故事的結(jié)尾,約瑟夫在蓓基窮困潦倒的時候又再次找到了她。整體上,讀者完全沒有感覺到約瑟夫是一個好色之徒或者平庸無奇,相反他是一個很穩(wěn)重的人,雖然在受到喬治的威迫后放棄了與蓓基的來往,但是十幾年的光陰也并未讓他完全忘記蓓基,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由此看來,約瑟夫這個男性人物在小說中是非常重要的,既作為蓓基第一次嘗試的失敗點,又很合理地成為小說結(jié)局蓓基財富的由來。
3.2羅登·皮特
羅登是蓓基的丈夫,雖出生在富人家里,但是個毫無作為的人,情感方面也過于迂腐。蓓基在艾米利亞家一無所獲之后,就前往了皮特男爵家當家庭教師。由于皮特男爵是個糟老頭,因此蓓基一開始就將其排除在外,盡管小說中皮特男爵還向蓓基求婚,但蓓基雖然窮,也不會委屈自己嫁給一個老頭,所以皮特家的小兒子羅登就成為蓓基勢在必得的目標對象,加之羅登未來會繼承他姑姑的遺產(chǎn),這塊肥肉一定不能再失去。薩克雷將蓓基塑造得非常完美,以至于所有她想接近的男人都不會拒絕她,羅登也是如此,而且蓓基還采取了欲擒故縱的方法對待羅登。可惜蓓基再聰明也敵不過當時英國社會的現(xiàn)狀,一個出生卑微、窮困潦倒的人是不可能被富人家輕易接受的,小說中羅登的姑姑很明確地表示,她雖然喜歡一見鐘情的愛情,但不會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蓱z的羅登由于與蓓基私自結(jié)婚而最終沒有得到姑姑的遺產(chǎn),加之自己唯一會的事情就是賭博,很快他們的家庭就入不敷出。薩克雷刻畫羅登這一男性形象的目的非常明顯:第一,他是女主人翁的丈夫,人物定位非常明確。第二,作者不會讓蓓基的第二個目標就簡單成功,從而達到富有的目的。這其中的波折是顯而易見的,而這些波折都是從羅登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下面筆者簡單進行分析。
羅登從出生就得到姑姑的喜愛,因為姑姑終身未婚嫁沒有子嗣,所以其弟弟的兒子均為遺產(chǎn)的繼承人。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羅登形成了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性格,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不是絕對的,但作者如此刻畫也合情合理。雖然當上兵,成了上尉,也并沒有使他成熟。這點上,非常巧合的是,筆者認為約瑟夫和羅登有著相似之處,他們的價值觀和對于事情的態(tài)度都比較愚蠢,比如約瑟夫很容易就被喬治的話所左右,而羅登完全是一個被動的性格,原本屬于自己的遺產(chǎn)卻絲毫沒有想要去爭取的意思。蓓基與羅登的婚姻就是不幸的開始,先是羅登失去了遺產(chǎn),而后看不慣妻子與勛爵們的獻媚,最終導(dǎo)致他們的婚姻破裂,使蓓基之后的12年光陰都在艱難中度過。
羅登人物形象的產(chǎn)生,完全是對蓓基的一種反襯,這一形象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xiàn)代都比較常見,但羅登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他對愛情的忠貞,他確實非常愛蓓基,而且無法容忍蓓基與其他男人調(diào)情,但是迫于生活的無奈,他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直到最后撞見蓓基被伯爵公然非禮,他忍無可忍決定離開。羅登內(nèi)心是十分矛盾的,也許他也非常恨自己的無能,無法擔負起家庭的責任,但是令我們不解的是作者并未說明為什么他絲毫沒有努力拼搏的意思,也許在當時的英國社會,有本事的人尚且溫飽都成問題,更何況什么都不會的人。
3.3喬治·奧斯本
喬治和羅登一樣,也是一名士兵上尉,不同的是他的父親是一名富有的商人,而羅登只是姑姑很富有。于是,喬治的人生更是被自己的父親一手操控,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婚姻是最主要的方面。一個商人家庭,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就會選擇另外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聯(lián)姻,將財富合并到一起,如果喜歡貴族頭銜,隨時就可以用錢買一個。這樣的情節(jié)在小說中得到了很多體現(xiàn),比如喬治的父親安排喬治相親的情節(jié),對方都不是英國人,但是有錢一切都無所謂。然而,在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下,薩克雷將喬治刻畫成了一個叛逆的青年,叛逆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一些富人家庭出生人的某些共同特質(zhì),那就是風流。喬治的叛逆導(dǎo)致最后老奧斯本親手將自己的兒子從家族除名。喬治風流的性格造就了艾米利亞的悲劇,從艾米利亞認識喬治開始到他們結(jié)婚可能沒有過過一天幸福的日子。
在讀者眼中喬治這樣的人物形象雖然不被認可,但人人都會喜歡,用現(xiàn)代的思想來說,他就是小說中的美男子,人人都愛的帥小伙,如果不壞一點,那么也許沒人會愛??蛇@樣的形象作者并沒有一直保留下來,相反他在滑鐵盧戰(zhàn)爭中的死讓所有讀者都唏噓不已。這正是小說的一個小高潮所在。在戰(zhàn)爭面前,羅登和喬治及他們的好友都賓都是征戰(zhàn)沙場的好男兒,命運決定了他們的人生,有的戰(zhàn)死,有的從此飛黃騰達。
3.4都賓上校
整部小說中如果有正面人物的話,那么唯有都賓上校了,經(jīng)過了滑鐵盧戰(zhàn)爭,他從上尉變成了上校,可愛情還是沒降臨到他身上,因為他一直暗戀著艾米利亞,可艾米利亞一直將喬治作為永遠的丈夫,直到小說的結(jié)尾蓓基揭露了一個多年的秘密,才讓艾米利亞認識到喬治是一個只愛他自己的風流浪子,才使已經(jīng)中年的都賓得到了艾米利亞的愛。薩克雷在小說中描寫的人物命運都是非常公平的,都賓雖然長久以來活在單戀的郁悶與對喬治的憤惱中,還只身前往印度,但戰(zhàn)爭結(jié)束,他成了上校,擁有了財富,并且最終得到了愛情。如都賓這樣的男性人物形象,屬于當時英國社會中很有生存能力的人,這樣的人首先能夠?qū)⒆约旱纳詈凸ぷ饕?guī)劃好,對于愛情非常專一,除了愛情以外,還非??粗赜颜x。小說中都賓幫助艾米利亞和喬治舉辦了婚禮,當艾米利亞家破產(chǎn)的時候,還將她最愛的鋼琴從拍賣會上買回來并送給了艾米利亞,雖然當時艾米利亞以為是喬治送的。
當然再善良的人也是有底線的,小說的結(jié)尾部分,當艾米利亞還一直走不出對喬治的眷戀,還反過來質(zhì)問都賓他算什么,說他既不是她父親又不是她丈夫,這時都賓再也無法忍受自己多年付出的一切卻在心愛的人眼中一文不值,斷然決定離去。最后艾米利亞知道了真相,才將他挽回。作者筆下的都賓是個很有責任感和耐心的人,這一點刻畫得非常深刻。
3.5斯丹恩侯爵
最后談到的這個人物在讀者眼中是絕對的反派,但筆者認為作者之所以描寫出這樣的人物是非常符合當時社會事實的,而且現(xiàn)代社會中這樣的人物也比比皆是,并且算不上反派,只要沒有害人之心,每個人就各有活法。小說中,作為侯爵的斯丹恩勛爵自然有無尚的權(quán)利和財富,同時因為他是個油畫收藏家,作者以此作為他和蓓基的關(guān)系鏈。當他很多年后得知蓓基就是他熱衷的那位畫家的親身女兒時更是對蓓基不忍放手。當然他并不是真的喜歡蓓基,而是利用經(jīng)濟上的幫助滿足自己的私欲。其實這很正常,當一個人有權(quán)有錢后肯定會想方設(shè)法享樂,而社會上確實有很多人各取所需,在當時英國貴族或是上流社會中是非常普遍的。貴族富人無論已婚未婚無論男女,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一個事實是大家都在家庭外有情人,而家庭是始終保持不變的。也許作者借由斯丹恩侯爵這一男性形象,很好地反映出當時英國社會男權(quán)主義的特征,而他們的妻子、兒媳、情人、想要捧紅的人都只是他們眼中的附屬品。這些對現(xiàn)實社會和現(xiàn)代社會都是很好的映襯與詮釋。
4.男性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說《名利場》中的這些男性人物對小說的情節(jié)和發(fā)展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雖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能夠?qū)⑦@些人物形象簡單地分析并著成文是比較有價值的。這些男性人物的性格特征、行為和處事方式,都和兩位女主人翁相互映襯,如果沒有這些綠葉,兩朵紅花就不會那么紅。
5.結(jié)語
英國文學小說作品浩如煙海,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了解的地方,而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更是能夠吸引我們分析和探究。縱觀這一時期的英國文學作品,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相似之處,無論是如薩克雷或簡·奧斯汀這樣的大家之作,還有一些不為眾人所知的真實故事都能夠很好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筆者認為,每個時期的社會都有其固有特征,無礙對與錯,而人性更是如此,沒有誰生來就是高尚或是卑微,都是在人們眼中成了被人尊重或被人唾棄的人。
本文簡析了《名利場》小說中的一些男性人物形象,隨著筆者對小說進一步的理解,今后可以繼續(xù)深入研究其人物特征,包括女性形象中被讀者所忽略的一些亮點。
參考文獻:
[1]吳永紅.淺析《名利場》中人性的美與丑[J].視界外國文學研究,2014.
[2]孫純偉.《傲慢與偏見》中達西的人物性格特點[J].青春歲月,2013(11).
[3]梁亞敏.《傲慢與偏見》中男主人公達西的性格分析[J].中外名作賞析.
[4]張秀娟.簡析《傲慢與偏見》中的男性人物形象[J].長城,2009(6).
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英美文學作品選讀優(yōu)質(zhì)課程質(zhì)量工程項目經(jīng)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