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課從小學時代就開始接觸,但是在心理學視閾下的德育教育是怎么樣的呢?文章主要分析了中職教育下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德育教育 有效性
中職學生大多都是一些家庭比較貧寒的學生,他們大多來自農村,相較于城市的學生,他們的生活水平相對比較艱苦,父母的收入水平有限,家庭生活相對比較貧寒,孩子的學習條件有限,學習習慣也不是很好,對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F(xiàn)代社會是信息化時代,孩子給予了父母所有的希望,父母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生活,所以會選擇讓孩子到中職學校學習一門生活的技術。針對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在進行中職教學的同時更需要使學生擺正態(tài)度,進行積極的德育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一、讓德育教育伴隨中職學生的成長
中職教育就是培養(yǎng)適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技術性人才,所以我們的教育要面向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們越來越需要敢于做、敢于想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所以針對中職學生消極、低沉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我們必須從心理學角度轉變他們的思想,從積極心理學視閾入手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不一定要求對專業(yè)知識多么熟練,更多的是對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和奉獻精神的培養(yǎng)。所以我們在進行中職教育時,要重視對學生企業(yè)文化的德育方面的培養(yǎng),通過德育課堂讓學生了解企業(yè),對企業(yè)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針對企業(yè)文化這塊的學習我們可以先通過上一屆的學生在企業(yè)中的感受和親身經歷對學生進行授課,還可以讓學生現(xiàn)身說法,以事實讓學生懂得德育課的真諦及企業(yè)文化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另外我們在講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所選專業(yè)的不同進行不同的德育培養(yǎng)教育,力求在講課過程中盡可能突出職業(yè)特色和專業(yè)特色,學生所選專業(yè)的不同使得他們的職業(yè)特征遵循的原則都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要重視對于專業(yè)特色的認知。中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對于學生質量的要求,這不僅是對于技能的培養(yǎng),而且規(guī)范學生的職業(y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
二、從中職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入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中職德育教育過程中應不斷投入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他們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上都是不受重視的,相對的,他們在社會上得到的關愛也不是很多。所以老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使他們感覺到我們的熱情和幫助他們的決心,平時可以和學生多聊聊天,培養(yǎng)感情,學著和學生做朋友,這樣他們就會慢慢對我們敞開心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彌補他們從家庭和社會得不到的愛,慢慢喚醒他們關心社會和他人,使他們重新認識社會,以愛心回報社會。
要不斷用積極的心態(tài)讓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和自己的工作。學??梢酝ㄟ^一些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老師要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這個社會,我們可以在學校的每個地方都注滿我們對于這些學生的關愛和培養(yǎng)他們成才的決心,學校也可以安排各種公益活動、感恩活動等,讓學生通過切身經驗感受到社會的尊重和理解。
耐心對待學生,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走向未來。作為中職教師,我們要教會學生做事,做人。在中職教育過程中,尤其在一些中職學校當中,學生的厭學心理很嚴重,他們偏向于學習無用論,導致他們不想學習,厭學,逃課。他們的這種心理導致他們對事對人都比較冷淡,所以我們在進行心理道德教育的時候要重視對他們的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讓他們不斷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見賢思齊,通過身邊的例子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必須在了解學生德育缺陷的基礎上進行,準確把握學生的特性,抓住他們的個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yǎng),不斷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時代感,不斷引導他們以好的心態(tài)面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崗位,在平常的拓展訓練中,讓他們不斷超越自己,體會到生活的美妙和樂趣,增強對工作的自信心和遇到問題正確面對的責任感。
作為中職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夠認識到積極心理學視閾下我們該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我們要充分挖掘中職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不斷對他們給予鼓勵和幫助,使他們能夠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學校中我們最好能夠給學生一個可以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贏得老師和同學的尊重,增強對自己所學知識的認可和對未來工作的自信心。我們在進行心理德育教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所具有的不同興趣愛好,開展不同活動,讓學生可以大展特長,使學生不斷增強自信心,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中展現(xiàn)自身才華,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yǎng)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葉巧玲.因材施教,提高中職生德育教育的高效性[J].職業(yè)教育,2011(10).
[2]梁燕.提升德育教育的高效性初探[J].法制與經濟,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