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談了對高一新生數學教學的新思考: 面對數學成績與初中相比出現(xiàn)嚴重的滑坡,總感到數學難學;面對一部分學生討厭數學;面對課堂教學是否做到主持人、發(fā)現(xiàn)者、觀眾、審視自己;堅持課后反思。
關鍵詞: 高一數學教學 自學能力 耐心引導 課后反思
如何使學生更好地學好高中數學,特別是高一數學,是擺在每一位高一數學教師面前的難題。下面我就自己對新一輪高一數學教學的思考與各位同仁交流。
一些學生的數學成績與初中相比嚴重滑坡,從而感覺數學難學,對數學信心不足。由于有的學生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學習高中數學,不能適應高中數學學習,于是出現(xiàn)成績降低、學習情緒不佳的現(xiàn)象。因此,數學教師應特別關注此時的銜接,充分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學了哪些內容、要求達到什么程度、學生掌握的情況如何、哪些內容在高中階段還要繼續(xù)學習等,注意初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比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有些學生討厭數學,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教師對學生要耐心引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每個學生都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持之以恒、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時間,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同時還要耐心輔導、答疑,培養(yǎng)學生好問的學習習慣。
備課除認真?zhèn)浣虒W目的、教學重難點外,備學生也非常重要。要了解所帶學生的學習基礎、個人喜好,充分備好提問等教學活動。備教材是必需的,但針對學生現(xiàn)狀要注重在教學中加強對運算能力、常用的數學語言(包括自然語言(或日常語言)、符號語言、圖像語言相互轉化)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因為數學中的很多題目都可以利用圖形、圖像解決,而且比較方便、直觀。
課堂教學中要成為:(1) 課堂上的主持人。一場精彩的演出中主持人雖然是貫串始終,但是并不是大包大攬,由自己親自表演。他們用簡潔生動而富有感情的話語,串起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jié)目。可以說課堂也是一個大舞臺,教師可激趣,可設懸,可點撥,可指導,但不必長篇大論、大包大攬,要把思考、討論、研究的時間讓給學生,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探究作用。(2)獨具慧眼的發(fā)現(xiàn)者。在一個班級里,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性格不同,愛好不同,欣賞水平不同,基礎不同。在老師眼里,可能存在成績上的“差生”,往往因此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在這樣的思維定勢下,學生失去學習的寬松環(huán)境,對自己缺乏信心,甚至形成惡性循環(huán)。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扮演慧眼獨具的發(fā)現(xiàn)者,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盡力為他們搭建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采用賞識成功的方法,激勵他們上進,利用他們嘗試成功喜悅的契機,循序漸進地進行其他方面的教育。(3)熱情的觀眾。當今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承受一定的壓力,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教訓或教師的責問,而是理解和支持。我們要做熱情的觀眾,在課堂上,充分信任學生,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精彩時報以掌聲,給予充分肯定,失誤時評論切磋,提出中肯的意見。不因為學生一兩次的失誤而對他喪失信心,老師對學生充滿信心之時,也正是學生發(fā)奮拼搏大步邁向成功之時。相反,當學生遭遇挫折時,教師如果橫加責難,一棒子打死,學生哪還有成功的機會?(4)及時審視自己。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心理、學習興趣有不可估量的影響。高一老師多是高三循環(huán)下來或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高三循環(huán)下來的老教師往往眼界過高,教學過程中有意無意之間用高三復習時的難度要求高一新生;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對教材、教法不熟悉,往往抓不住重點、難點。教師教學中常常強調:本節(jié)內容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難點、重點,一旦學不好便會如何、如何的言論,以期引起學生的重視,但這反而會加大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學生產生嚴重的畏難情緒,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如有些老師在講解習題時會說:“這題很簡單,我想同學們能解決?!倍趯W生問問題時說:“這么容易的題怎么能不會?!贝藭r,即使老師能坐下來講解,學生無論懂與不懂也都只會點頭,以后不會再問老師問題。教師在作業(yè)批改和課堂提問及課下輔導等方面的不當言行,都有可能挫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應及時審視自己的教學,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發(fā)展空間,師生攜手探究數學知識。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才能使學生在不斷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體驗成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得到同步發(fā)展。
課后要堅持課后反思。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fā),但反思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解并沒有很好地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地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解決某一類問題,或者學生當時也許聽明白了,但并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