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讓我們不妨先從一個兩難的選擇開始,隨著用戶觸媒習慣多屏、碎片化的發(fā)展趨勢,品牌“露臉”的機會越來越多,但品牌也因此染上了選擇恐懼癥,有限的預算到底該投到哪里才算值得。以前是你盯著廣告,現(xiàn)在是廣告盯著你?,F(xiàn)實是,十年間Banner(網站橫幅廣告)的點擊率由9%下降到了0.2%,33%的展示廣告無人問津。
技術與媒體的變革既極大地擴大了營銷的邊界,也使信息早已不再是稀缺資源,消費者由于高度互聯(lián)而信息靈通,更易辨識多樣化的營銷手段,消費模式漸歸理性。品牌要吸引、黏住、進而影響人的購買決策,變得愈加困難。
廣告主們在最好的時代遇到了最難的問題。面對如此復雜的營銷環(huán)境,來自美國的“營銷新秀”—原生廣告似乎給出了答案之一種。
漂洋過海 獲新生
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 (Native Ads),此概念源自美國。最早有人提出:讓廣告成為網站獨特且原有的體驗,在后來的紐約廣告周中,它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原生廣告。
如果廣告能夠不再像廣告,那會怎樣?自然引來各路大佬議論紛紛。
Deep Focus的CEO,Lan Sechafer說:“這是一種以消費者本身使用該媒體的方式,去接觸消費者的廣告方式。”
美國雅虎的銷售副總Patrick Albano認為,原生廣告形式更多元,可以是圖片、影音或是文字,只要是消費者體驗的一種,它都可以被稱為是原生廣告的形式之一。
創(chuàng)意營銷機構IDEAinside給出的定義是:原生廣告通過“和諧”的內容呈現(xiàn)品牌信息,不破壞用戶體驗,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讓用戶自然地接受。
當廣告不再是“廣告”,當人們對于廣告有了“閱讀”的興趣,最壞的年代變?yōu)榱俗詈玫哪甏?,原生廣告成為了業(yè)界寵兒。而在世界第二大廣告市場—中國,鳳凰網最早嗅到了“原生廣告”的芬芳,并將其帶回中國。早在2012年就開始有所實踐,于2013年正式提出了原生營銷(Native Marketing)的概念。
這個被傳統(tǒng)媒體定義為最壞的時代,為什么成了鳳凰最好的時代?為什么原生廣告“花落鳳凰”?這都與鳳凰網的平臺屬性不無關系。鳳凰網副總裁徐進告訴我們:“鳳凰網16年來一直堅守媒體的特質,生產的內容具有差異化和稀缺性的特點,這種內容恰可以成為品牌融入到消費者生活圈的方式和渠道。”
水土不服 怎么辦?
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在美國被叫做“原生廣告”,而來到中國后被叫做“原生營銷”,兩字之差,外國的月亮在中國到底還圓不圓?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未必為枳。“在歐美市場,很多品牌已走過品牌建設階段,現(xiàn)在只需告訴消費者他們在賣什么或者品牌的價值是什么。而在中國市場,廣告主要去解決新產品開發(fā)、產品關注度、品牌關注度、品牌認同度等很多問題。可以說,中國的市場環(huán)境更為復雜,廣告的價值不只在于短期提升關注度,也在于長期影響到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所以當一種新的廣告形式出現(xiàn)的時候,需要考慮的是:以怎樣的方式影響消費者?”徐進談到。鳳凰提供的遠不止一個廣告創(chuàng)意這么簡單,而是一整套營銷解決方案。
落地 也要生根
消費者不是更關注自身嗎?那好,讓廣告走進生活,與消費者的生活連接起來,去做跟消費者生活相關的內容:與伊利的合作,鳳凰網將攝像機架進了牧場,讓牛仔的真實生活說話,為伊利奶源品牌做了有力證言;與長安福特翼搏汽車的合作,鳳凰網借春節(jié)上市之機,講出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年終獎、被逼婚、買票難與年夜飯;與自然堂的合作,則借勢《我是歌手2》“唱出你的美”;與GE的合作,鳳凰網為GE品牌引入“創(chuàng)新”的人文概念,在創(chuàng)新中讓消費者將GE看得真真切切……
生活中從來不缺少故事,就看你怎么去講?!斑@些你可以說它是生活的內容,也可以說是媒體的內容,更可以說是品牌的內容。通過原生營銷這種形式,媒體、消費者、品牌講出了同一個故事,彼此自然成為了同路人?!毙爝M表示。
正是在這樣的概念升級和案例實踐中,原生營銷在中國不但成功著陸,而且所到之處皆生根發(fā)芽。在這個過程中,原生營銷的性格也不斷趨于成型:融入媒體環(huán)境,傳遞用戶價值,快速全媒體適配。無論是伊利、長安福特,還是自然堂、GE走進消費者生活的方式,都是按照用戶消費媒體的方式去提供原生內容,為之創(chuàng)建可適配不同媒介的表現(xiàn)形式,以此將廣告轉化為對用戶有價值、有趣、有共鳴的信息。
前行中 漸入佳境
沿著回歸初心、走進生活這個方向,原生營銷在探索中國式路徑中越走越遠,而消費者總是希望內容能夠更貼心,品牌總是希望可以與消費者走得更貼近,這樣的需求永無止境。
在采訪中,鳳凰網全國營銷中心總經理付繼仁給《成功營銷》記者講起了一個比稿的故事。中國移動欲推廣其新商業(yè)品牌“和”,包括鳳凰網在內的11家團隊為之進行比稿,最后中國移動選擇了鳳凰。付繼仁談到:“原因很簡單,別人是告訴中國移動,‘我’能提供怎樣的廣告形式,或是試圖教育用戶‘和’字意欲何為,而我們將‘和’解讀為中國的新夢想者,使用戶和品牌成為‘合謀者’。如果你是廣告主,你會選擇哪一種?”
“新夢想生活家,就是中國夢。夢想跟現(xiàn)實生活其實還是有距離的,但我們倡導的是新的生活夢想者,然后去講平凡人和KOL不平凡的夢想,把這些夢想展現(xiàn)出來,‘和’是什么?可能是一種精神,一種態(tài)度,但至少是中國移動和你們一起去實現(xiàn)夢想”,付繼仁說。
這個比稿的故事也讓我們窺見到鳳凰網的雄心。如果說“讓廣告走進生活”,是原生營銷的2.0,那么接下來鳳凰網正在致力于將原生營銷推向一個更新的時代,讓鳳凰網和品牌、消費者共同演繹生活傳奇。
在采訪中徐進還表示,理論層面,會隨著鳳凰網原生營銷研究院的成立,通過大數據研究、專家研討分享、理論升級、案例打造、著述書籍等更多形式推動原生營銷在中國的落地與發(fā)展,并將建立專業(yè)的原生營銷人才體系;實踐層面,今年鳳凰網已打造71個原生營銷案例,年底之前完成逾100個案例將毫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