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峰
新課改后,體育教學的難度相較于以前有所提升,體育教學質(zhì)量要求更加提高,所以,老師必須學習使用教學藝術,更需要善用。那么,在小學體育課堂之上,老師如何才能使用好課堂藝術呢?這也是本文主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小學體育老師的教學難度加大后,他們正急速尋找新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全力希望減輕自己的教學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但是這種病急亂投醫(yī)的狀態(tài)往往與現(xiàn)實期望適得其反,出現(xiàn)了一系列老師上課難、學生學好體育課更難的現(xiàn)象,體育課堂陷入一個尷尬不已的境地。針對此問題,筆者在此進行個人支招,采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藝術,希望可以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個人形象藝術
人往往憑借第一印象就對他人做以評價,如果對某人沒有一個好的印象,那接下來的工作往往很難展開,這個奇怪的說法對于教師也同樣適用。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藝術,是心理活動、語言活動、形象外在的共同綜合表現(xiàn),但學生最直觀的感覺則是對老師形象外在的感覺,一個風度翩翩、瀟灑健壯、體態(tài)勻稱的老師,肯定比慵懶臟亂、萎靡不振、胡子拉碴的老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好很多,那么前者也就為自己以后課堂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見,老師的外在形象對自己的教學也是有影響的。所以,作為小學體育老師,也應該對自己的儀容儀表進行一個改善,加之美化自己的形態(tài)動作、談吐舉止,力求留給學生好印象,注重個人形象藝術。
二、選擇語言藝術
語言是師生交流的基本工具,教師語言藝術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師生關系。體育教師不像其他課程老師受地域的限制,因此,在教學語言上更具優(yōu)勢,為什么這樣講呢?體育老師授課環(huán)境大部分在教室之外,且學生來上體育課的心情大多爽朗,所以老師稍微注重語言藝術的話,便可以收到不一般的效果。老師的語言素養(yǎng)主要包括發(fā)音、語調(diào)、語法、聲調(diào),輔之必要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手勢,體育老師可以將這些注意要素運用到運動技能的講解、基礎知識的傳授、技術要領的要求等多方面,盡量讓自己的語言更富感染力、穿透力、吸引力,同時還應注意文明用語,切不可粗話、臟話連篇,力求將語言藝術運用到極致。
三、提高課堂組織藝術
體育老師教學環(huán)境的多樣化,使得老師可以借用多樣化的環(huán)境道具布置多樣化的課堂,重要的還是對學生的藝術組織。小學體育課堂是豐富多變的,教師無法預料下一分鐘會發(fā)生什么,但是卻可以引導下一分鐘的事件活動,所以,體育老師組織的課堂必須富有彈性,并且可以隨時調(diào)整更換課堂模式,避免傳統(tǒng)死板無趣的課堂活動。同時,還應創(chuàng)設新穎的鍛煉內(nèi)容和鍛煉形式,滿足各類學生需求,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老師在組織課堂活動時,可根據(jù)學生性別、學生體能、學生興趣進行多種活動的設計,突出每個活動的目的,展現(xiàn)自己多樣的教學手段,巧妙通過提高課堂組織藝術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四、把握學習任務藝術
作為體育老師,雖然致力于教學的創(chuàng)新、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但還是需謹記:各種藝術手段均是服務于課堂教學的,萬不可只顧娛樂,忽視了學習任務的完成,應了“撿了芝麻,漏了西瓜”這句俗話的深意。因此,體育教師還是應該時刻掌握自己教學目的——學習為主、娛樂為輔,切實鍛煉學生的體能技能,保證小學生真正可以從體育課堂獲益,也保證自己的體育課堂發(fā)揮真正的實效,而不是流于低俗。這才是整個課堂藝術的核心點,只有完美做好這一點,才能真正掌握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藝術的精髓。
總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藝術對體育老師來說,是需要切實掌握的,這不僅與自己的課堂教學息息相關,對于教師自生來說,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提高方式。
參考文獻:
閆信.體育課堂教學藝術的特點與運用[J].職業(yè),2011(26).
?誗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