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娥
摘 要:當代小學生學習任務相比過去越來越繁重,寒暑假都要參加各種補習班,童年都是在不斷的補習班和重重的作業(yè)中度過,再加上學校教學的枯燥無味,使得孩子的童年過得不快樂,進而更厭惡學習。因此,如何在當前教育中實施愉快教學的方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并從學習中獲得快樂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教學質(zhì)量;愉快教學;快樂學習
小學教學是情感和知識的雙向灌輸,而快樂是情感的基礎。老師通過情感溝通能夠讓兒童變得活潑開朗,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培養(yǎng)孩子感知世界和認知世界的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學習興趣,培養(yǎng)記憶、感知、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課堂上開展快樂教學進行探討。
一、教師應當有好的精神面貌,時常微笑
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言行舉止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教師如何做好表率至關重要。教師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高興的事,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要調(diào)整好自己再登上講臺,不應把不滿情緒帶入課堂,這樣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所以,教師要時常微笑,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活躍課堂,給學生提供一個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不僅能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
二、快樂的教學方式應當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上
小學是孩子開朗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小學教師也不能僅完成一般的教學任務,更要對學生的生活進行不斷積極性的啟蒙,并且要做到民主、平等。同時,在教學時,教師不能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高高在上、觸不可及,從而產(chǎn)生畏懼的感覺,這樣不但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沒有益處,更是阻礙了快樂教學方式的施展。
三、教師要學會幽默、風趣
教師上課的時候不能一味地講解教材知識,而要將一些生活常識融入課堂,逐漸帶動學生興趣。不能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枯燥,如果孩子感覺到一個人很乏味,一節(jié)課下來都是一個表情,或者一個聲調(diào)講課,很容易就會不喜歡。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幽默、風趣,將課堂氣氛帶動,讓課堂不再是死氣沉沉。
小學時期的孩子還處于少年時期,比較容易厭煩舊事物,但同時有比較容易接受新穎的東西,教師要不斷迎合學生的興趣,將課堂教學快樂化,這樣不僅對孩子學習具有幫助,而且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都有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斯琴朝格圖.小學數(shù)學快樂教學感談[J].科學導報,2013(04).
[2]毛新民.小學課堂中展示交流實施對策[J].東方教育,2011(09).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