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
摘 要: 在信息技術日漸發(fā)展成熟的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利用率在逐步提高。與其說信息技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倒不如說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毋庸置疑,在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就像一雙無形的手,無形之中操控著我們的生活。當我們開始發(fā)覺這些變化時,信息技術已經對生活影響很大了。不能否認信息技術的影響力,它的確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尤其顯著。本文就此作探討。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初中數學教學 教學應用
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確是一門藝術,如若運用得當,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若運用不當,可能就會造成嚴重的教學失誤。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應該謹慎,把握好量與度。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在素質教育普遍推廣的今天,能否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這把雙刃劍,成了評價教學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
一、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數學授課的好處
1.明確側重點,知識系統(tǒng)化。
在沒有普及多媒體教學之前,平常授課時,教師往往采用帶領學生一起看課本的教學方法。立足于課本,以課本為主要的教學資料,很少涉及課本以外的知識。于是,教學就變得模式化,缺乏生機活力。多媒體技術一改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給教學帶來生命活力。
下面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做說明。初中數學課本的目錄很清晰,章節(jié)劃分明確,每小節(jié)又分幾個知識點。在蘇科版七年級下冊,第十一章是不等式與不等式組,下設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小節(jié)。這些知識點之間是存在聯系的,將這些小的章節(jié)用課件的方式一起呈現,它們之間的聯系便可顯而易見。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單個的知識點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夠把多個知識點融會貫通在一起才是關鍵。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明確地把知識點有所側重地傳達給學生,能夠系統(tǒng)化地讓學生更直接地接受理解。這樣的方式能夠很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點的串聯學習。
2.簡潔易懂,理論知識生動化。
數學是一門理論邏輯十分強的學科,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數學,也不同于高中數學,是為高中數學學習打基礎的關鍵一環(huán)。初中數學初步涉及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東西,例如,有理數、簡單的平面幾何圖形、不等式、分數、一次函數等知識點。所以,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變得讓學生容易接受是十分關鍵的一步。而信息技術可以很方便地解決這一問題。
初中數學初步涉及幾何圖形的學習,其中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等有代表性的幾何圖形。初中生在初接觸這些幾何圖形的時候,腦海中不太容易自然形成空間意識。對于線段的平行、夾角大小、邏輯推理證明問題等這些難以直接理解的問題,運用多媒體可以生動直接地將其呈現在學生眼前,便于他們理解這些相對晦澀難懂的問題。這樣教學就變得簡單容易了許多。不僅僅幾何圖形問題是這樣,函數問題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地表示出來。不同函數的圖像,可以同時表示在同一個坐標軸上,生動形象且一目了然,并且,相對于教師手畫出來的更加規(guī)范標準。其簡單易懂的效果,更適合初中生這一特殊群體。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利弊共存,要有所側重
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不得當,就會走向極端;如果運用得當,就會收獲雙倍甚至多倍的效果。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是對所有知識點的教學都要采用多媒體技術。要將信息技術用在刀刃上,就要有所側重。將課件的邊框字體做得花里胡哨并不是教學重點,雖然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太過重視,就是多此一舉了。教師不能全部依靠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而是要對一些重點知識進行講解,不可否認,言傳身教的授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在應用信息技術時,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判斷能力,將一些沒有用的、對學生有不利影響的事物排除出去,保護學生不受信息技術的不良影響。教師應該做好學生的保護傘,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并不矛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教學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只有跟上了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才能夠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學事業(yè),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高素質人才,這關乎一個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潛力。上文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望日后信息技術能在教育教學中得到更進一步的普及。
參考文獻:
[1]王軼哲.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及解決策略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董烈云.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直線形教學中的應用.內蒙古師范大學.
[3]柳清華.淺析農村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現狀及策略.新課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