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波
(內(nèi)蒙古扎賚特旗計劃生育服務站 內(nèi)蒙古 興安盟 137400)
計劃生育手術是指為達到計劃生育目的而進行的節(jié)育環(huán)安放、摘取;輸精、卵管復通、人工終止妊娠等系列手術[1]。為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這類手術比例不斷上升,雖是小手術但是患者仍存在或多或少的擔心和恐懼,因此護理成為手術成功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近年來,我院在對進行該手術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護理質(zhì)量和患者滿意度均明顯提升,現(xiàn)將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3月至10月期間與我院進行計劃生育手術的12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4例,年齡18至46歲,平均年齡為(25.5±1.5)歲。124例患者中人工終止妊娠術62例,節(jié)育環(huán)安放、摘取術40例,輸精、卵管復通10例,輸精、卵管結(jié)扎術12例。根據(jù)病床單雙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62例。兩組對象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的講解;患者情況的觀察和必要護理;用藥指導等等。
(2)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術前:詳細了解患者情況,如有無過敏史及身體狀況等,與患者建立
良好的護患關系,為其講解手術相關事宜及成功案例,讓患者放松心情,對手術充滿信息[2]。術中:加強溝通、交流,最大限度的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和手術帶來的疼痛感,在患者需要的第一時間立即給予幫助,給予其信任和依賴,進而充分配合醫(yī)務人員順利進行手術。術后:密切關注患者情況,積極配合臨床檢查和監(jiān)護設施,觀察患者各方面情況,若患者病發(fā)并發(fā)癥應立即給予護理和治療[3]。
1.3 觀察指標: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給予打分,滿分10分,如緊張、恐懼、擔心、害怕等,用于判定患者心理狀況。護理期間詳細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心理狀況以及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n)或率(%)表示,用連續(xù)性校正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前、中、后心理狀況:兩組患者術前心理狀況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特征,舒適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術中、術后心理狀況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術中、術后心理狀況評分(7.65±1.12、9.78±1.35)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臨床滿意度比較:觀察組非常滿意45例,滿意15例,滿意度(96.7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術前、中、后心理狀況比較(x±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滿意度情況對比分析[n(%)]
計劃生育手術大體而言,時間短,對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也比較少,但是由于其涉及患者私隱部位,大多患者手術期間都很恐慌、擔心、害怕,若不能解決患者這方面的心理問題,會直接影響手術的成功率。因此該手術期間護理工作質(zhì)量是關系手術成功進行的重點工作之一[4]。舒適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從其心理出發(fā)解決心理障礙,并在術中、術后在患者需要的第一時間立即給予幫助,提高患者舒適感和依賴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其配合醫(yī)務人員順利進行手術。另在時刻觀察患者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通知手術醫(yī)師,確保患者安全[5]。
本文觀察組選取的62例對象通過實施舒適護理,術中、術后心理狀況較術前明顯好轉(zhuǎn),且心理狀態(tài)評分、臨床滿意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舒適護理在傳統(tǒng)護理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與改進,給予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對應護理,以求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到舒適,在計劃生育手術患者中應用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1] 束麗娟,趙玉仙.門診計劃生育手術病人的舒適護理[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3(5):40-41
[2] 王芬,魯懿萱,任春花等.探討舒適護理在手術室中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3):189-190
[3] 侯建華.舒適護理在108例輸卵管結(jié)扎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2(19):115-116
[4] 朱淑君.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焦慮程度評估及護理方法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04):805-807
[5] 劉月香.舒適護理在計劃生育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46):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