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然
(內蒙古科右前旗人民醫(yī)院 內蒙古 興安盟 137400)
血液透析簡稱血透,是利用生物半透膜的物理作用,使?jié)舛炔煌?、性質不同的溶液自由擴散、相互滲透、發(fā)生物質交換,從而清除血液中的人體代謝廢物,達到維持酸堿平衡、糾正電解質紊亂的作用[1]。慢性腎衰竭、尿毒癥、腎臟功能不全時,腎臟不能發(fā)揮排泄的功能,代謝毒素無法排出體外,用血液透析可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改善患者癥狀,延長患者的生命[2]。但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7月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系統護理干預,有效預防和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并實施長期血液透析治療的13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將13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6例。其中觀察組男42例,女24例;年齡34-75歲,平均(42.3±2.47)歲;其中急性腎功能衰竭21例,慢性腎功能衰竭31例,糖尿病性腎病8例,高血壓腎病4例,狼瘡性腎病2例。對照組男36例,女30例;年齡35-73歲,平均(41.6±2.18)歲;其中急性腎功能衰竭2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29例,糖尿病性腎病9例,高血壓腎病5例,狼瘡性腎病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原發(fā)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遵醫(yī)囑及時提供治療藥物,觀察用藥反應等。
12.2 觀察組: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系統護理干預。包括治療護理、相關知識講解、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等。
1.3 觀察指標:測量兩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壓、體溫,觀察感染、心律失常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對比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n)或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觀察組發(fā)生導管堵塞3例,感染0例,發(fā)熱1例,低血壓5例,心律失常3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8.18%)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導管堵塞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比較[n(%)]
血液透析可將人體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維持酸堿平衡?;颊呒毙阅I功能衰竭、血尿素氮≥35.7 mmol/L或血尿素氮每日升高17.85 mmol/L、無尿或者少尿>48小時、血肌酐≥530.4 mmol/L、血鉀≥6.5 mmol/L、二氧化碳結合力<15 mmol/L的患者,必須及早進行血液透析[3]。血液的并發(fā)癥較多,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本院實施系統護理干預,有效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心理干預: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大部分腎功能出現損害,透析時間較長,經濟負擔重,患者心理壓力大,常產生焦慮、絕望感,甚至不配合透析治療。護理人員要主動和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減輕其心理壓力,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同時主動和家屬溝通,以取得家屬的支持和配合。
(2)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①血壓變化:透析過程中及透析后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變化,防止低血壓的發(fā)生。限制水鈉的攝入,控制透析患者的體重,患者進食過程中暫停超濾[4]。若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出現營養(yǎng)不良,應通過靜脈輸入營養(yǎng)藥物給予補充。②心律失常:透析過程中心臟負荷大,密切評估患者心臟功能,控制透析速度,減輕患者的心臟負荷,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抗心律失常的藥物。③感染與發(fā)熱: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技術,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管路,減少致熱源的侵入;透析器的溫度不宜過高,防止發(fā)生輸血反應;血液透析過程中給患者戴上口罩,減少說話,防止細菌通過唾沫侵入導管引起感染。感染、發(fā)熱發(fā)生時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④其他并發(fā)癥: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肌肉痙攣及疼痛、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等,肌肉痙攣疼痛時,作局部按摩,嚴重的停止血透;胃部不適時可給予胃復安肌肉注射,緩解患者癥狀。
(3)健康指導:血液透析時患者取平臥位、或透析導管對側臥位,防止導管移位,保持透析管通暢;日常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剪指甲,保持皮膚清潔,不要用力搔抓皮膚,防止皮膚破潰感染,內衣以棉質的為主,減少化纖對皮膚的刺激,以溫水清洗,禁用肥皂,避免高溫及皂液引起皮膚瘙癢;腎功能不全者抵抗力差,告之患者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減少外源性感染的發(fā)生。
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和楊金榮[5](2012)報道的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系統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透析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1] 邵麗華.探討系統護理干預在減少長期進行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05:274-275
[2] 李文麗.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體會[J].現代護理雜志,2011,23(7):63
[3] 蘇彩艷.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健康必讀,2012,02:95-96
[4] 戴玲.血液透析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護理[J].現代醫(yī)學雜志,2009,37(5):472
[5] 楊金榮,康月珍.系統護理干預對減少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