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民醫(yī)院 四川 涼山 615200)
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車禍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層出不窮,車禍傷患者的人數(shù)呈逐年遞增趨勢,極大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大多數(shù)車禍傷患者均需進行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不可避免地將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再加上患者本身就深受創(chuàng)傷,因此選擇有效的臨床護理消除或減輕患者疼痛已經成為當前護理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1]。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間,對70例車禍傷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疼痛護理,護理效果顯著,現(xiàn)將其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隨機選取我院急診科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車禍傷患者14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64,年齡17~69歲,平均年齡(36.8±10.7)歲,受傷原因:65例機動車碾壓傷,35例機動車撞擊傷,40例機動車刮蹭傷。文化程度:61例初中以下,52例高中或中專,27例大學及以上。職業(yè)類別:54例農民,61例服務人員,25例文職人員?;橐鰻顩r:55例已婚,44例未婚,41例離婚或喪偶。損傷部位:39例顱腦損傷,38例胸部損傷,45例腹部損傷,18例四肢損傷。將14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受傷原因、職業(yè)類別、婚姻狀況等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高度可比性,入選患者依從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的協(xié)議,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患者急診外科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給予患者疼痛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評估患者個人特點:自患者入院起,詳細收集患者的常規(guī)個人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工作、經濟收入等資料,既要收集齊全,還要盡量減少對患者過于頻繁的詢問,避免患者產生煩躁不安的不良情緒,更不能打擾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
1.2.2 強化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護理人員要依據(jù)患者的自身特點,實行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心理安慰工作,另外還應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溝通,對家屬進行相關的護理宣教,提高家屬的護理能力,發(fā)揮親情護理的作用,以此增強患者面對治療的信心。
1.2.3 個性化的疼痛護理:盡量于麻醉藥效消失前,給予患者服用止痛藥,以此降低患者對疼痛的敏感度。另外,護理人員還應根據(jù)患者具體的臨床特點選擇相宜的疼痛護理法,比如分散注意力療法、身體松弛療法、音樂療法等,提高止痛藥的藥效,延長止痛時間,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1.3 觀察指標:本研究選用SDS(抑郁自評量表)和SAS(焦慮自評量表)觀察兩組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本研究依據(jù)WHO評價標準及患者術后的臨床表現(xiàn),將術后疼痛分為4級:3級(重度):伴有強烈且持續(xù)的疼痛感,睡眠遭受嚴重干擾,需行鎮(zhèn)痛治療;2級(中度):伴有中度而持續(xù)的疼痛感,咳嗽時伴有輕中度的疼痛,睡眠遭受干擾;1級(輕度):伴有輕度可忍受的疼痛感,能夠正常生活,睡眠幾乎不受其干擾,咳嗽時切口有疼痛感,但能夠承受;0級(無痛):咳嗽時切口無痛[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抑郁、焦慮評分對比:觀察組的SDS評分為(32.5±10.6)、SAS評分為(35.9±13.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7.2±13.6)、(68.1±15.7)(t=2.9456,P=0.0237)(t=3.5502,P=0.00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分級情況對比:觀察組術后的疼痛分級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車禍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層出不窮,車禍傷患者的人數(shù)呈逐年遞增趨勢,極大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大多數(shù)車禍傷患者均需進行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不可避免地將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再加上患者本身就深受創(chuàng)傷,因此選擇有效的臨床護理消除或減輕患者疼痛已經成為當前護理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
表1 兩組患者抑郁、焦慮評分對比分析(x±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分級情況對比(例,%)
車禍傷患者的疼痛不僅是簡單的生理疼痛,更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疼痛活動,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癥狀之一,包括了傷害性刺激對機體引發(fā)的疼痛感,以及機體自身對傷害性刺激的疼痛反應,不只是機體受到傷害的警告,也可引發(fā)機體一系列的防御性保護反應,而且一些長期劇烈疼痛,對機體而言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折磨,嚴重地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和生活質量[3]。車禍傷患者通常均會因突來的事故刺激表現(xiàn)出不同的不良情緒,比如緊張、抑郁、焦慮、恐懼等,這些精神上的緊張可能致使心率加快,再加上手術清創(chuàng)和切口治療,患者更易出現(xiàn)煩躁不安的變化,導致其治療依從性降低,不愿配合治療[4]。為此,護理人員務必應該根據(jù)患者自身的臨床特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增強患者面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止痛藥的藥效,延長止痛時間,降低患者的疼痛感[5]。
本研究結果顯示,疼痛護理組的SDS評分為(32.5±10.6)、SAS評分為(35.9±13.6)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的(57.2±13.6)、(68.1±15.7)(t=2.9456,P=0.0237)(t=3.5502,P=0.00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疼痛護理組術后的疼痛分級情況也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和國內外相關研究結論基本一致[6]。
綜上所述,疼痛護理較常規(guī)護理更能改善車禍傷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緒,有效地降低其術后疼痛程度,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1] 吳勝芳,陳靜.舒適護理治療下肢骨折患者的療效評價[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0):1375-1376
[2] 李梅,劉春香,劉秀芳,等.手夾心皮瓣治療手部皮膚套狀撕脫傷護理[J].中國骨傷,2001,14(2):125
[3] 司大秀.左下肢毀損傷并右下肢皮膚缺損負壓封閉引流術一例的護理[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3,42(3):351-352
[4] 慕愛娟,原曉陽.創(chuàng)傷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10):1282-1282
[5] 張晨,王治英.1例腦挫裂傷合并肋骨骨折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08(19):98
[6] 胡國珍.疼痛護理對車禍傷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