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瑜
在新課程倡導語文需要積累的背景下,復習課顯得尤其重要。課課需有得、章章需有獲,期期需有結,復習成了師生經常要做的事。俗話說:“編筐織簍,貴在收口。”要完成一個階段或一個單元,乃至一篇課文或一個課時的知識學習,都有復習的環(huán)節(jié)在里面。有人說,復習是考前知識與能力的儲備;也有人說,復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如果讓每天的復習內容容易完成,就會讓學生很容易地將各個知識點、基本點都串聯起來形成系統。筆者下面就談談自己對小學語文復習課的體會。
擺正角色,營造寬松氛圍
研究表明,如果能營造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在復習中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真正懂得學習的真諦“不在于獲得已有的結論,而在于發(fā)現尚未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由信息的受體,變一個“信息源”;讓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被大大激發(fā)。在復習中,對一些新題型的接觸,可開闊學生眼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有這樣一題:“依據下面兩句話的格式和含義續(xù)寫兩句話: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給人們帶來一份溫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給人間增添一份春色……”在不少同學仿句練習的同時,也有同學產生了疑問:為什么“如果你是一位老師……”錯了?為什么“如果你是一位警察……”不正確?為什么“如果你是一縷春風,就給大地帶來一點陽光”“如果你是一支蠟燭,就給大地帶來一絲溫暖”都不正確?經過熱烈的討論、爭辯,大家明確了問題的癥結是未抓住“格式”“含義”“續(xù)寫”幾個關鍵詞,所以盡管句子形式似乎不錯,但有的句子未用比喻修辭,有的句子中關鍵詞如“春風”和“陽光”、“蠟燭”和“溫暖”無必然的內在聯系,有的內容上不符合續(xù)寫的整體性等。學生由生疑到發(fā)問,到掌握新的知識。教師不是僅給學生灌輸既定的知識和答案,而是在復習中誘導與啟發(fā)學生改造、重組和重新解釋自己的經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否定和超越自己,達到創(chuàng)新的目的。
關心學困生,樹立復習自信心
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老師要以鼓勵表揚為主,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樹立復習的自信心;要“授之以漁”,交給學生一把“知其所以然”的鑰匙。
如:學生在填空默寫中常有這樣的錯誤,把“人有悲歡離合”的“合”寫成“和”,把“今非昔比”的“昔”寫成“夕”等。這些錯誤乍看似乎是學生字型未盡掌握,其實不然。這就需要把“知其所以然”這把鑰匙交給學生,探其究竟,并且“學貴有疑”,再讓學生進一步探求異同,弄清“合”與“和”、“昔”與“夕”的差別,提高分辨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一旦透徹掌握了基本知識,以后遇到相關問題,就能憑借已有知識駕輕就熟、舉一反三地獲取新知識,其創(chuàng)造潛能就會被激發(fā),學習能力也會極大提高。
優(yōu)化復習資源,形成完整體系
課堂上教師講解的知識,由于受時間和課節(jié)限制,顯得較為零散、雜亂;通過復習,可把許多知識系統化。為此,教師在復習課上應該根據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信息反饋,靈活機動地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讓學生由點(習題)到面(知識網絡)、串珠成線,構筑知識總體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在整理知識、尋求體系的過程中,其創(chuàng)造性也得到了培養(yǎng)。
比如復習生字:“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難寫,應重點復習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復習就怎么復習,可以反復練,可以同桌合作聽寫,也可以出一份自測題?!睆土曢喿x部分:“自己從課外讀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該怎樣回答,然后在小組內容交流?!泵繌土曇活愔R或一個單元后,讓學生撰寫一份“復習心得”,總結自己在復習中的新收獲和成功的復習方法。復習整本教材后,讓學生每人出一份測試題,在班內互檢。
這樣的開放式復習,不僅使學生自身受益,而且也能使其他同學生受益,連教師也能了解到更多的學情信息,使指導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學生只有在對知識全盤掌握、頭腦有了較為清晰的概念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能力和熟練程度才會得到培養(yǎng)。因此,利用復習加強知識的系統化,不斷探求學習的規(guī)律,使學生的學習逐漸變被動為主動,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知識遷移能力,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步。
結束語
復習是教學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學活動的信息反饋,也是學生鍛煉自我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知識遷移能力和不斷超越自我的一個飛躍。為此,教師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重視復習課,上好復習課,讓語文復習課活起來:通過復習引導,并總結規(guī)律,幫助學生開啟解題思路,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復習啟發(fā),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能抓好抓活這一環(huán)節(jié),必將有助于語文素質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教學的順利實施。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錦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