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燕 翟萬慶(通訊作者)
江蘇太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太倉 215400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神經(jīng)內(nèi)科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及高病死率的特點,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颊呒毙云鸩?,病情進展快,通過用藥盡快改善患者腦血液循環(huán),減輕缺血缺氧的狀態(tài),有利于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1]。本文采用丁苯酞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78例腦梗死患者,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04—2013-09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50例,均經(jīng)CT 及MRI確診,且均為初次發(fā)??;排除2周內(nèi)使用過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以及溶栓藥物者;排除伴有全身嚴重疾病或終末期疾病者;排除其他顱內(nèi)疾病。15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78例和對照組72例,2 組性別、年齡、病程、并發(fā)疾病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常規(guī)給予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微循環(huán)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給予依達拉奉30mg溶入100 mL 0.9%NaCl中靜滴,2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口服0.2g丁苯酞,3次/d。
1.3 效果評價 于治療30d時評價2組治療效果。療效標準:病殘程度0級,NIHS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90%為基本痊愈;病殘程度1~3級,NIHSS評分減少47%~90%為顯著進步;NIHSS評分減少19%~46%為進步;NIHSS評分減少≤18%為無變化;NIHSS評分升高為惡化[2]。以基本痊愈、顯著進步以及進步為有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 [n(%)]
2.2 2組NIHSS評分比較 治療7d、14d時觀察組NIHS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s)
表3 2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7d 治療后14d對照組72 13.82±3.18 12.97±3.01 11.78±3.29觀察組78 14.03±3.07 10.04±3.11 8.57±2.51 t 值2.196 10.483 12.589 P 值0.638 0.034 0.032
腦局部由于血液供應(yīng)障礙而發(fā)生缺血缺氧改變,導致腦組織壞死和軟化稱為腦梗死。腦組織神經(jīng)元能量儲備很少,因此,對局部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缺血時間≥5min時,神經(jīng)元就會發(fā)生凋亡[4]。而在再灌注的過程中,可能導致產(chǎn)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損傷線粒體及細胞膜而影響其功能[5]。因此,腦梗死后,應(yīng)盡快再通血管,恢復血流,對避免腦組織受到進一步傷害有重要臨床意義。
依達拉奉是一種新型活性抗氧化劑,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并抑制脂質(zhì)的過氧化作用,保護神經(jīng)細胞[6]。該藥具有極高的血腦屏障通過率,因此對于腦組織內(nèi)具有細胞毒性的自由基和活性氧分子同樣具有清除作用[7]。在腦梗死早期給藥,可以有效減緩梗死灶周圍局部腦血流量下降,從而保護腦組織。大鼠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靜脈給藥,可有效減緩缺血再灌注后腦組織水腫的進程,減少神經(jīng)元死亡[8]。
丁苯酞是一種人工合成物質(zhì),具有保護線粒體的功能,同時對腦梗死所導致的多個造成腦損傷的病理環(huán)節(jié)具有阻斷作用,明顯縮小腦梗死后腦缺血的面積,從而減輕腦水腫,增加局部能量代謝,改善微循環(huán),減少神經(jīng)細胞凋亡[9]。此外,丁苯酞具有降低花生四烯酸和谷氨酸水平作用,并可減少腦細胞內(nèi)的鈣離子濃度,抑制自由基生成,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從而避免自由基對腦組織造成的損傷[10]。
依達拉奉與丁苯酞聯(lián)合應(yīng)用,前者以保護腦組織為主,后者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為主,保護腦組織為輔,兩者相互補充,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和預(yù)后,是一種更為理想的治療方案。
[1]Kenning TJ,Gooch MR,Gandhi RH,et al.Cranial decompres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fter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and hinge craniotomy-Clinical article[J].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2,116(6):1 289-1 298.
[2]林群力,徐皖東,楊東波,等.丁苯酞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腦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內(nèi)皮素及降鈣素基因相關(guān)肽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13):31-33.
[3]馬建剛,張兵,劉春燕,等.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并發(fā)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13,28(8):908-909.
[4]崔家輝,白鷹,唐偉,等.丁苯酞軟膠囊對急性大面積腦梗死患者血清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2):21-22;42.
[5]劉石梅,羅澍韓,張薇,等.奧扎格雷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后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3,(8):48-49.
[6]劉獻玲,張?zhí)煜迹窠?jīng)節(jié)苷脂聯(lián)合依達拉奉改善急性腦梗死后生活活動能力和神經(jīng)功能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15(23):34-35.
[7]王江敏.神經(jīng)節(jié)苷脂聯(lián)合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炎癥反應(yīng)及預(yù)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 468-5 469.
[8]陳景紅,李娜,孫素娟,等.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和腫瘤壞死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2,25(6):425-427.
[9]蘇軍,張世瓊,曾光華,等.甘露醇、甘油果糖聯(lián)合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后腦水腫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7):408-409.
[10]Osamu Yokoyama,Ippei Tanaka,Naoya Kusukawa,et al.Antimuscarinics suppress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nd prostaglandin E2release from urothelium with potential improvement in detrusor overactivity in ra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The Journal of Urology,2011,185(6Part.1):2 392-2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