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山
摘要:后勤社會化保障直接關系部隊建設和官兵切身利益。隨著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領域的不斷拓展,保障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增多,必須進一步加大監(jiān)督管理的力度,從嚴格準入條件、加強經費監(jiān)管和質量評估等方面,全面規(guī)范后勤社會化保障工作的運行,提高軍事經濟效益。
關鍵詞:后勤社會化保障;軍事經濟;規(guī)范化水平
中圖分類號:F840.6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1-0211-02
黨的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實現富國強軍的宏偉藍圖,中央軍委部署了新的歷史時期后勤“三大建設任務”,為加快推進我軍后勤全面建設指明了方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軍后勤建設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制度法規(guī)。后勤社會化保障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舉措,既面臨進一步拓展領域、改進方式等問題,也需要通過加強監(jiān)督管理,提高規(guī)范化水平。
一、嚴格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準入條件
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需要考慮部隊建設特殊要求與市場經濟普遍規(guī)則的兼顧與結合,這就要求后勤社會化保障必須適應部隊高度集中與統(tǒng)一的要求,內部純潔與鞏固的要求,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等等。因此,在實施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指導思想上,無論是部隊一方,還是實施后勤社會化保障的地方單位,都不能片面強調和單純追求經濟效益,不能把利益原則放在第一位。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在后勤社會化保障招標競選的“門檻”設置上,體現部隊建設的特殊要求,體現部隊實施后勤社會化保障的具體標準。這就需要制訂和嚴格執(zhí)行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準入標準,對承擔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項目的承包單位,從社會信譽、內部管理、人員素質、保障水平、經濟實力乃至社會背景等多個方面,在標準條件上有一個比較規(guī)范、完善和科學的總體要求,將確實符合要求的承包單位納入許可范圍。這樣,雖然限制了一些社會保障力量的參與,但可以更好地保證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整體質量。當前,我軍一些單位實施的飲食社會化保障,如果忽視了上述問題的考慮和規(guī)范,就有可能對部隊官兵的飲食安全帶來隱患。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尤其是第三產業(yè)的加速發(fā)展,社會服務部門的健全,為飲食保障社會化的深入發(fā)展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證。未來作戰(zhàn)中,我軍將探索實行主副食成品化供應保障,依托社會大型食品加工企業(yè),以現代食品加工設施設備為平臺,完成主副食原料加工制作,向基層部隊直接供應主副食成品或半成品,盡量減少部隊基層伙食單位的炊事加工環(huán)節(jié),簡化保障流程,優(yōu)化保障方式,提升保障水平,完成快速便捷的飲食保障,這就更需要根據新的的飲食社會化保障模式,進一步完善準入標準,嚴格準入條件。因此,借鑒以往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成功經驗,著眼部隊平戰(zhàn)時后勤社會化保障的需要,考慮當前和今后的社會形勢和市場情況,從總體上進一步完善和嚴格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準入條件,不僅勢在必行,而且完全可行。在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準許的條件范圍內,進行公開競選,分類競爭,優(yōu)中選優(yōu),做到對軍隊負責,對承擔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承包單位負責。嚴格準入標準,應根據不同的后勤社會化保障類型和模式,制訂相應的準入標準。考慮到后勤社會化保障首先要滿足軍事需求,因此,必須重點把握兩個方面的標準:首先是政治思想和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標準。擬參與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承包單位,必須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商業(yè)信譽。企業(yè)領導和所屬員工必須在政治上沒有問題,而且遵紀守法,無涉黑、涉黃、涉毒及其他明顯不良傾向;員工及其家庭成員社會政治背景清晰,沒有復雜的涉外關系;企業(yè)有嚴格的保密制度,員工有很強的保密意識等等。新形勢下,還應當特別注重其內部關系、個人經歷、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的情況,因此,應當根據不同單位的性質任務和保障任務的特點,進行嚴格的規(guī)定和嚴密的考查,確保不出任何問題。再就是能力資質和保障水平的準入標準,承包單位必須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員工業(yè)務素質,以及設施設備、技術水平等方面符合國家和軍隊的相關的要求,同時還要考慮其資金周轉、債權債務等方面的情況。在嚴格準入標準的同時,還應嚴格后勤社會化保障的考查、招標和決策。在考查環(huán)節(jié),必須切實按照標準條件,掌握情況全面、細致、準確,不能簡單草率,更不能摻雜人為因素,防止走馬觀花,淺嘗輒止,以偏蓋全,以點蓋面,甚至上當受騙。在招標環(huán)節(jié),要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和要求,采取科學的方式方法,確實經過縝密的考查、挑選和正當的競爭,讓真正符合條件且綜合排名靠前的單位脫穎而出。在決策環(huán)節(jié),要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有關人員正確行使手中權力,慎重決策,避免因決策失誤帶來的工作被動和經濟損失。在考查、招標、決策等環(huán)節(jié),必須吸收、聘請經驗豐富的專家參與,并尊重和吸取專家的意見建議。
二、嚴格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的經費管理
加強后勤社會化保障經費的監(jiān)督管理,能夠有效減少和避免經濟風險,防止各類問題的發(fā)生,促使經費效益的最大化。要發(fā)揮黨委理財的作用。對后勤社會化保障工作,部隊黨委不僅應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發(fā)揮集體智慧,把關定向,科學決策,積極支持,嚴密組織,而且要注意加強對大項經費投入和投向的論證研究,確實發(fā)揮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要發(fā)揮部隊財務部門的經費監(jiān)督作用。部隊財務部門應當從后勤社會化保障經費計劃的編制,到資金支付與結算等經費收支的各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包括保障主體的財務情況、經濟責任進行相應的監(jiān)管,防止經費收支的隨意性,并就具體業(yè)務操作制定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為后勤社會化保障經費管理提供基本法規(guī)依據。各級財務部門要按照本單位黨委首長的決策指示,按照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主動參與后勤社會化保障的項目論證、經費投入、效益評估、價格審定等工作,為黨委、首長當好參謀助手。要發(fā)揮審計部門的監(jiān)督作用。社會化保障經費審計是軍隊后勤保障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項新的審計內容,與其他經費審計比較,其審計范圍更廣。隨著軍隊后勤保障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社會化保障將擴展到軍隊后勤保障的各個方面。社會化保障經費審計的內容多,除正常的經費預決算審計、經費收支管理審計、質量效益審計外,還要進行合同合約審計、價格審計、服務單位資信和服務質量的審計,審計的內容既有軍隊合法權益問題,又涉及服務保障單位的利益問題,審計貫穿于社會化保障經濟活動的全過程。社會化保障經費審計對象復雜,社會化保障經費審計涉及地方單位、公司比較多,審計的對象和審計關系趨于多樣化、復雜化。對后勤社會化保障的經費管理情況,審計部門應當根據職責權限,定期進行審計監(jiān)督。重點審計經費的投入和投量是否符合規(guī)定標準,后勤社會化保障項目的相關財務制度堅持得是否嚴格有序,一些特殊情況下的追加經費是否合理合規(guī)等等,促進社會化保障的規(guī)范有序,促進部隊的風氣建設。
三、嚴格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的質量監(jiān)控
對后勤社會化保障的質量水平,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實施全程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后勤社會化保障的質量水平,必須首先制訂比較科學的評估指標。評估指標應當根據雙方鑒定的合同內容,主要評估后勤社會化保障的實際效益,借以總體衡量和判定保障質量。這需要做到指標參數選擇的合理性、真實性和權威性,也就是說,這些指標必須能夠說明問題、反映質量。在這個問題上,很重要的是評價參數必須有可靠、真實、及時的來源,否則,必然直接影響評估的效果。要建立精干的監(jiān)督體系。軍隊后勤社會化保障各專業(yè)系統(tǒng)的專職人員是各級各單位監(jiān)督的骨干,所有被保障單位及其全體人員是監(jiān)督的主體。在建立健全各項內部監(jiān)控制度的基礎上,專業(yè)系統(tǒng)的專職人員側重對實物驗收、加工質量、財務結算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控;廣大官兵作為社會化保障的主體,對承包單位保障質量最有發(fā)言權,應當對承包單位的服務態(tài)度、保障質量、相關價格、安全保障、人員管理等情況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飲食、物業(yè)后勤社會化保障等方面,廣大官兵與后勤社會化保障單位的人員朝夕相處,對保障的質量水平體會最全面,對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了解最真切,對需要解決的矛盾問題感觸最深刻,因此,要切實把官兵的反映,作為評估后勤社會化保障質量效果的最可靠、最重要的衡量標準,針對反映的意見評定其保障質量,針對存在和出現的一些問題查找具體原因,判定是否屬于承包單位的主要責任。要建立正規(guī)、順暢的反饋機制。對承包單位保障質量的有效監(jiān)控是基礎,而相關信息的及時反饋是關鍵,尤其是廣大官兵對社會化保障的意見和建議,應有正規(guī)、順暢的反饋渠道,防止無序和滯后。實施社會化保障的部隊基層單位,應當根據新的情況,創(chuàng)新和完善經濟民主,發(fā)揚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揮軍人委員會的組織功能。應當建立各專業(yè)后勤社會化保障質量信息反饋的正規(guī)渠道,保證信息反饋的通暢、順暢,以便于能夠及時掌握真實情況,特別是群眾的反映。同時,部隊后勤社會化保障主管部門應當由專人負責信息反饋與處理工作,及時匯總相關意見、現地調查核實,提出處理方案。要建立嚴格的淘汰制度。通過分析群眾對保障質量的反饋意見,綜合各方面的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方案和處理意見,對問題比較嚴重、群眾意見很大,確已達到淘汰標準的,必須依據合同規(guī)定與相關的法規(guī),果斷終止合作,及時更換其他單位進行后勤社會化保障。
[責任編輯 杜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