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著 程茜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湖北武漢 430065)
由于近年來乒超聯賽及各種大小比賽在我國的穩(wěn)步發(fā)展,以及我國世界冠軍們的明星效應,備受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但從武漢市各大高校大學生乒乓球愛好者的技術動作中觀察發(fā)現,大部分的乒乓球愛好者的技術還不太規(guī)范,尤其是弧圈球技術,各種錯誤動作隨處可以看到。而弧圈球技術是乒乓球運動技術中最為流行的一種進攻性技術。它的優(yōu)勢在于把復雜的乒乓球旋轉和速度較好的結合起來,使得我們在處理紛繁復雜的來球時顯得簡單有效。在乒乓球技術發(fā)展越來越先進的今天,如果沒有好的弧圈球技術,是不大可能贏得比賽的?;∪η蚣夹g是專業(yè)乒乓球隊員的利器,也成為業(yè)余乒乓球手應該掌握的一種高級技術。如果想在業(yè)余球友間把球打得流暢好看一些,這種技術是必備的。依據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經驗,現對普通高校弧圈球教學及訓練提出幾點建議,以供探討。
表1是對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1級70名乒乓球專選班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
通過表1的調查問卷的結果可以看出,發(fā)放問卷70份,回收問卷70份。39%的同學認為教學方法合理,而61%的同學認為教學方法不合理。43%的同學滿意現在的訓練效果,而57%的同學不滿意現在的訓練效果。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校乒乓球弧圈球教學與訓練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中學生有著明顯不同,他們更愿意自主性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簡單說來就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喜歡老師長篇大論地說個沒完,他們喜歡在練習過程中自己總結經驗,從而提高技術水平。針對大學生這一學習特點,在普通高?;∪η蚪虒W中要精講多練,邊練邊指導。當然,體育教師也不能一味讓學生自主學習,應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向和學習方法上起到主導作用,下面針對普通高?;∪η蚪虒W與訓練提出的一些建議。
表1 學生對目前弧圈球教學的評價反饋
通過講解、示范,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練習中對技術動作要嚴格要求,掌握正確的拉弧圈球手法以形成規(guī)范的技術動作定型。在掌握基本動作的基礎上應逐漸增加練習的難度,要有次數、密度、強度、命中率、距離、攻守等條件的具體要求。弧圈球技術是一項殺傷性非常強的進攻技術,同時如果技術不過硬,它也是非常容易造成失誤而丟分的,所以教師在弧圈球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狠抓技術動作。
由于大腦皮質細胞興奮擴散形成的泛化現象,在任何練習過程中特別是形成運動機能的初期,多余的、錯誤的和不協調的動作總是與正確動作同時存在,在學生獨立完成練習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如在練習正手弧圈球時,學生會有不少易犯錯誤,這時候教師應該針對性地安排一些有效練習來糾正這些易犯錯誤。比如,學生只用手臂發(fā)力,無有腰、髖、腿的配合,拉球很費力,但旋轉不強,而且難于連續(xù)拉。針對這個錯誤,教師應該首先要讓學生在思想上明確拉弧圈球時腰、髖、腿的用力極為重要,然后專門觀察優(yōu)秀球員在拉球時這些部位的肌肉感覺,上臺練習時,有意體會上述感覺。然后在練習時,先拋球后用拉加轉弧圈球動作將球拉過網,命中對方球臺。通過此方法練習如何調整擊球點、擊球時機、拍面方向和身體用力。拉弧圈球是一項要求較為精細的技術,及時、正確、有針對性地指導能促使技術動作逐漸趨于規(guī)范和準確。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習和運用拉弧圈球技術的需要,肌肉感覺是球員完成拉弧圈球動作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復合感覺。感知運動情況,控制肌肉收縮力量、方向和速度,保證球員能在復雜情況下完成動作等,這些都只能通過結合拉弧圈球技術,進行表象思維和注意指向等心理訓練手段而獲得。完成拉弧圈球動作是從感覺開始,以心理活動為中繼,以肌肉效應活動而結束。它要求大腦皮層支配身體各部分肌肉活動的神經元,使機能的排列與組合、興奮與抑制在運動中樞有順序、有規(guī)律、有嚴格時間限制地進行,并要有十分精細的分化。因此,拉弧圈球訓練要強調“感覺”和提高“肌肉感覺”,肌肉感覺對拉弧圈球技術的形成有著特殊意義。想、練結合能幫助球員主動思維,集中注意力,使大腦皮層易處于適宜興奮狀態(tài),強化和鞏固暫時性聯系,加強兩個信號系統(tǒng)之間的選擇性擴散能力,對提高拉弧圈球技術水平起重要作用。
由于弧圈球技術較好地解決了速度、力量和穩(wěn)定性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因而在實戰(zhàn)運用中就具備了與其他技術的結合性強、技術的戰(zhàn)術使用范圍廣的顯著特點,而成為主動得分的有效手段。在一定的訓練階段中,利用比賽規(guī)則,結合實戰(zhàn)要求,逐步采取各種不同對抗強度和難度的訓練方法進行拉弧圈球訓練,能使球員不斷熟練拉弧圈球技術動作,逐步適應實戰(zhàn)情況,增強在攻守對抗中拉弧圈球的能力。弧圈球技術的實戰(zhàn)運用一定要注意如何與其他技術銜接的更流暢。教師要明確指出,根據回球的落點和旋轉,決定如何拉球。
弧圈球的教學及訓練方法的研究可以為廣大乒乓球教師在進行弧圈球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講解與示范,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使學生少走彎路,能夠較快地掌握正確的弧圈球技術動作。越來越多的學生乒乓球愛好者掌握正確的拉弧圈球動作后,會帶動群眾乒乓球技術水平的提高,會使更多的人接觸乒乓球,同時也會拓展乒乓球市場的發(fā)展空間,實現乒乓球項目的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1)建議要提高弧圈球水平的球員在練習中對技術動作要嚴格要求,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以形成規(guī)范的技術動作定型。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不光在要在弧圈球的拉球層面上加以指導,還要在弧圈球的步法訓練上多下功夫。
(3)建議各大高校的體育部及學生會組織各種形式的乒乓球比賽,以提高學生在乒乓球技術方面練習的積極性。
[1]劉金香.淺析乒乓球運動中的弧圈球技術[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3):654-655.
[2]李闖.淺析乒乓球弧圈球技術訓練[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1):166.
[3]汪浩,王建軍.弧圈球技術動作的訓練技巧與步驟[J].中國學校體育,2009(7):67.
[4]申燕臻.弧圈球的技術與訓練[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5(5):92-94.
[5]劉雅玲.弧圈球技術及其訓練方法[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5(3):26-27.
[6]李小鵬.淺議弧圈球[J].翼東學刊,1994(5):67-70.
[7]成波錦.乒乓球弧圈球技術教學與訓練方法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1(21):158-159.
[8]張曉蓬.弧圈球技術的歷史與未來[J].乒乓世界,2002(1):35-36.
[9]申燕臻.乒乓球教學中弧圈球技術的培養(yǎng)訓練[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