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梅
摘 要:當老師就要愛學生,然而這種愛絕不是故作姿態(tài),也不是出于策略的需要。她植根于教師對事業(yè)的忠誠,對祖國前途的關注,是師德的自然流露。做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班主任最棘手的問題,也是一項重要工作,一個學困生的轉變往往影響和帶動一大片學困生的轉化,所以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也是一向不容忽視的工作。我將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傾注在學生身上,象春蠶那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149-01
當母親的都愛自己的孩子,通過母愛,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當老師的都愛自己的學生,通過師愛,鼓勵學生的人格形成。班主任愛生應該是天職,是師德,不僅要有母愛,而且還要高于母愛。但作為教師既要愛優(yōu)等生,又要愛學困生。通過愛學困生,給他們力量,給他們溫暖,讓他們趕上來,減少掉隊的痛苦。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我參加工作已經(jīng)有六七年了,今年是第一次當班主任。由于我這個班學困生特別多,我感到班主任工作非常難做,這個“難”,就難在做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上。曾一度有過畏難情緒。但是,在困難面前我沒有灰心,對那些亂班差生我沒有嫌棄。經(jīng)過努力,我終于把他們轉變過來了,使亂班變先進班級。我深感優(yōu)等生與學困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覺得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對于穩(wěn)定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那些學困生長期形成的壞風氣一時要改正過來又是不容易的,單憑批評、訓斥、寫檢查是行不通的,有時弄不好還會事與愿違,造成僵局。實踐使我體會到,要做好學困生的工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
對于犯了錯的學生,可以批評,乃至懲罰,但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學困生受批評多了,他們有自卑感,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反正被人看不起”。因此,尊重學生,可以使他們的感情產(chǎn)生變化,只有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并引向正確的方向,他們就會自覺的克服缺點,遵守紀律。
張某的自尊心較強,在同學中有影響、有號召力。他愛好體育活動,尤其愛好籃球和航模。于是,我就因勢利導,投其所好,在學校體育老師的幫助下組織成立了籃球隊,由他帶領隊員課下活動時與別的班進行友誼比賽。原來由于他守紀律,校方不允許他參加航模比賽。我支持、鼓勵他積極參加活動,并經(jīng)常與其談心,談話時心平氣和,不加責備,處處表現(xiàn)出關心和惋惜,結果順利的打開了他的心扉,增強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這一切,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從張某的轉變中說明了做學困生的工作不能操之過急。我深刻體會到:枯干的禾苗需要雨水,但急風暴雨反而會使他們損傷;寒冷的幼芽需要陽光,但一經(jīng)暴曬又會使之干枯。因而,我在工作中經(jīng)常告誡自己,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做到不亂發(fā)脾氣,不隨便訓斥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時要找同學談心。
二、把握住表揚的最佳時機
俗話說“聰明的孩子都是通過夸獎得到的。”及時的表揚不失為一種好的教育方法。表揚要講究藝術和實際效果。班主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即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又要重視在實踐中探索表揚的藝術,把握住表揚的最佳時機,以取得表揚的最佳效果。我現(xiàn)在帶的初三畢業(yè)班的學生,是分班以后來得。他們被普遍認為是德智兼失的差生。剛一分班,在新的環(huán)境里,他們都有進取的愿望,確實有“五分鐘的熱度”。我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趁熱打鐵,逐個找他們談心,鼓勵他們放下思想包袱,努力進取。在文明禮貌月中我?guī)ьI他們積極投入到“五講四美”的活動中,讓他們?yōu)榘嗌稀閷W校、為社會做好事,對他們要求進步的熱情給予“加溫”。結果這些同學的思想一直比較穩(wěn)定,學習成績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家長也普遍反映“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F(xiàn)在,有90%的同學已經(jīng)加入了共青團組織。
可見,學困生并不是鐵板一塊,問題是我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當他們有進步的愿望時及時發(fā)現(xiàn),那怕愿望是微小的,教師也要加以鼓勵,使他們樹立起改正錯誤的自信心。所以,作為一名班主任就必須十分了解學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不斷揣摩他們的心理活動,以選擇適當?shù)臅r機,使鼓勵和表揚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師生之間感情相左,教師為表揚而表揚,學生就不相信這是真心實意,還往往會產(chǎn)生誤解。因此,師生之間要息息相通,這是使表揚產(chǎn)生藝術效果的基礎和前提。
三、培養(yǎng)興趣,鑄就學困生的自信天地
學生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由學生學習責任性強弱和學習興趣的濃淡來決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有它的規(guī)律性,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jù),內因通過外因而發(fā)生變化。學生這個內因只有通過教師這個外因才能發(fā)生變化。興趣是學習的摯友,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營養(yǎng),提高學習效果,形成興趣,才能成為開發(fā)人的智力的動力。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細細調查、研究、比較,掌握了每個后進生的特點,切中火候,對癥下藥。例如:利用班會課時間,舉辦故事演講會,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故事,登臺演講時,安排一定比例的學困生也登臺表演,即使表演得不那么形象生動,至少應對學困生能登臺表演的這一勇氣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總結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懂得“勤能補拙”的道理,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勞動價值。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做學困生的良師益友,替他們排擾解難,使他們在別人面前能抬起頭而不喪失學習信心,讓他們從思想和心理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心,減輕學困生精神上的壓力,鑄就學困生的自信天地。
四、要盡量用典型引路
學困生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犯了錯誤后往往是不能正確對待,能瞞則瞞,能懶則懶。實踐證明,用典型引路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而且效果不錯?,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同學做了錯事之后都能實事求是的承認,班上的情況同學們也能如實的反映。同學們能講真話了,這就為我準確的掌握班級跳動的脈搏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