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妮娜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臨汾041004)
以河津市普通中學學生體育健身認知及行為狀況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課題的問卷調(diào)查,討論分析提供理論參考。
1.2.2 問卷調(diào)查法 自行設計了能反映中學生體育健身認知與行為的問卷。對河津中學、河津市第二實驗中學、河津市第三實驗中學、河津市職業(yè)中學四所中學中的250名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收回有效問卷244份,有效回收率為97.6%。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研究過程中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使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處理。
1.2.4 訪談法 與部分體育教師、學生進行座談,進一步了解情況,掌握相關資料。
表1顯示,中學生中認為體育健身很重要并且能促進學習的人數(shù)占調(diào)查總?cè)藬?shù)的70.9%,認為沒有關系且不能養(yǎng)成鍛煉習慣的中學生占7.4%,從來沒有想過體育健身重要性的中學生占總?cè)藬?shù)的15.6%,其他方面的占了6.1%。雖然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認為體育健身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但是認為不重要和沒有想過這兩個占的比例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們應加強中學生對體育健身重要性的認識。
表1 中學生對體育健身重要性的認識狀況
調(diào)查顯示,在被調(diào)查的中學生中對健身運動后有疲勞感,次日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認識正確的人數(shù)占總調(diào)查人數(shù)的87.7%,對健身一周內(nèi)肌肉酸痛認識正確的占86.1%,認為健身后的睡眠質(zhì)量好的學生占73.8%,認為健身后的食欲好,適量正常或稍大的中學生占63.1%,認為適宜的運動量在鍛煉時的感覺是呼吸、心跳略有加快,微微出汗的中學生占57.0%,認為好的健身效果可以使體重在健身后一個月下降,此后趨于穩(wěn)定的中學生占56.1%,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超過半數(shù)以上的中學生對體育健身知識掌握的比較充分,并且能用這些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健身行為。這說明近年來,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學生對體育健康課程的認知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不能松懈。因為仍有近30%的學生存在錯誤的健身認知。
從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來看,為了鍛煉身體的占25.6%,健身娛樂的占22.5%,放松壓力的占23.6%,交際的占4.5%,適應環(huán)境的占 6.9%,參加比賽的占6.0%,掌握技能的占11.0%,從總體來看,為了鍛煉身體、健身娛樂和放松壓力的中學生占了絕大部分,可見體育健身的好處,中學生還是比較了解的,這說明中學生對體育健身的強身健體、發(fā)展身心的功能是普遍認同的。
表2 中學生對體育鍛煉目的的認識
在體育健身行為方面,從調(diào)查結(jié)果看,每周參加體育鍛煉五次以上的中學生占23.4%,參加體育鍛煉三至四次的占19.3%,參加體育鍛煉一至二次的占48.8%,由此可得,有將近一半的中學生一周進行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僅僅一至二次,這完全不能達到體育健身的效果;經(jīng)過統(tǒng)計,中學生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的占到54.1%,30分鐘以下的占45.9%,可以看出中學生在體育健身行為與認知方面還未達成一致。中學生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強度,中等強度的中學生占63.5%,相對鍛煉次數(shù)和時間來說,中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強度上要好一些。
表3 中學生參與體育健身的時間、次數(shù)和負荷強度
對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場所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學校運動場的占70.9%,校園空地的占17.6%,可見將近90%的中學生都是在校園里進行體育鍛煉的的,可見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場所比較單一。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途徑,體育課占58.6%,課余活動占16.8%,早操占16.4%,這個調(diào)查顯示,中學生有將近60%都是在體育課上進行體育鍛煉的,還有30%是在早操和課余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這說明了中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的途徑也是比較單一的,有將近90%的體育健身都是在學校進行的。
通過對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見表4),選擇籃球的占15.8%,羽毛球的占21.4%,散步占20.7%,足球占5.9%,排球占 4.3%,乒乓球占8.5%,田徑占 5.2%,跳繩占 8.7%,其他占9.5%。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籃球、羽毛球和散步所占的比例較大,其它項目所占比例比較均勻。因此在實施中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中學生體育興趣的特點,適當增加一些他們所喜歡的體育課程,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不是采取放羊式的教學或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表4 中學生對體育健身項目選擇的狀況
從表5可知,不同性別的中學生在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和負荷方面雖有差異,但沒有達到統(tǒng)計顯著性。而男、女生在每次體育鍛煉時間30分鐘這個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表5 中學生參與體育健身的時間、次數(shù)和負荷強度的情況
男生每次體育鍛煉30分鐘以上的占總?cè)藬?shù)的64.3%,女生占45.5%,可見女生每次體育鍛煉30分鐘以上的百分比要比男生低很多。究其原因,應當是與高中學生的體育認知、體育意志品質(zhì)有關。有研究指出,高中女生怕出汗、怕流血、怕累是一個主要特點。這應是女生鍛煉時間短的原因。
表6 中學生對體育健身項目選擇一覽表
由表6發(fā)現(xiàn),中學生對體育健身項目的選擇面比較窄,而且男、女生在體育健身項目的選擇上存在顯著差異。男生更喜歡激烈的、對抗性較強,能體現(xiàn)自身運動能力及其智慧的運動項目,比如籃球、乒乓球等;女生則喜歡競爭不激烈、對抗性不強,不破壞自身形象的運動項目,比如跳繩、散步、羽毛球等。這與他們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都是相符合的。
(1)河津市大部分中學生對體育健康知識的認識狀況良好。
(2)中學生體育鍛煉的目的主要是鍛煉身體、健身娛樂和放松壓力。中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次數(shù)、強度等方面都不能與認知達成一致。
(3)不同性別的中學生在體育健身活動的項目選擇上存在明顯差異,男生喜歡球類項目,女生對羽毛球、散步等比較易掌握的項目感興趣。
[1] 成民祥,陳志強.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健身意識的調(diào)查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2).
[2] 李小建.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8,30(1).
[3] 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