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亞鵬
(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學院,山西臨汾041004)
以臨汾市健身俱樂部會員鍛煉堅持性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以“鍛煉堅持性”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檢索2000年以來的相關文獻期刊及論文20余篇,同時以學校圖書館為依托查閱相關資料,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1.2.2 問卷調查法 隨機抽取臨汾市堯都區(qū)寶力豪、凱迪奧、融成士博、盛翔四家健身俱樂部的100名會員為調查對象。查閱相關資料,制定相關調查問卷。經過嚴格的信度與效度檢驗,基本滿足研究使用要求。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96份,回收率為96%,有效問卷94份,有效率為97.92%。
1.2.3 訪談法 根據(jù)研究課題的需要,設計訪談提綱,對堯都區(qū)四家健身俱樂部的會員、教練及其管理人員進行訪談,了解健身會員的鍛煉堅持情況。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所需數(shù)據(jù)經Excel 2003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1.1 俱樂部會員的背景特征分析 健身俱樂部會員的背景特征一般能反映出該會所的健身氛圍,進而能影響會員堅持鍛煉的情況,本文主要從性別、學歷、職業(yè)三個維度來分析俱樂部會員的背景特征(見表1)。
表1 俱樂部會員性別、職業(yè)及學歷一覽表(n=94)
由表1可發(fā)現(xiàn),在俱樂部會員中,男性稍微多于女性,分別占調查人數(shù)的53.19%和46.81%,同時,調查人數(shù)的70.21%都具有大學(含大專)以上的學歷,初中及以下的占8.51%,不難發(fā)現(xiàn)碩士及以上所占比例較小,僅為4.2%。在會員職業(yè)中,個體工商戶占調查人數(shù)的23.40%,所占比較例較工人2.1%、公務員 12.77%、企業(yè)管理者 12.77%、科教文衛(wèi)者2.1%明顯較大,其他職業(yè)所占比重也較大,為46.81%,據(jù)調查,這其中多為自由職業(yè)者、家庭主婦和大學生??梢妼W歷的高低對會員體育鍛煉的堅持性有較大的影響,其所受的教育程度與鍛煉堅持性正相關,閑暇時間的保障是他們堅持鍛煉的主要因素。然而學歷較高的科教文衛(wèi)工作者的鍛煉情況不是很好,通過與其交談,了解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們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時間不能保證其鍛煉堅持性。
2.1.2 俱樂部會員的鍛煉情況分析 合理的鍛煉時間和鍛煉頻率是保證人體獲得良好身體狀況的條件。由于會員身體狀況和鍛煉目的的不同,會員安排自己的健身次數(shù)、健身時間也不相同(見表2)。
表2 俱樂部會員鍛煉堅持情況、鍛煉時間及頻率一覽表(n=94)
根據(jù)調查,許多人盡管已經是俱樂部的健身會員,但其健身的堅持性不是很好,有不到一半的會員可以堅持每周鍛煉2—3次,25.53%的會員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夠堅持鍛煉,有31.91%的會員不確定每周鍛煉次數(shù),說明他們的健身意識還不是很高;會員的鍛煉時間與俱樂部課程安排時間比較相符,俱樂部一節(jié)課50分鐘,一半以上的會員能夠堅持一次鍛煉60分鐘左右,這符合全民健身綱要所提倡的每次鍛煉一小時,調查中發(fā)現(xiàn),仍有6.38%的人每次鍛煉時間在30分鐘以內,達不到健身的效果;70.22%會員每星期能夠鍛煉2—5次,其鍛煉頻率也較好,值得一提的是4.26%的會員有很好的鍛煉習慣,能夠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
2.1.3 俱樂部會員的鍛煉動機分析 俱樂部會員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可以直接影響其鍛煉情況及鍛煉的結果。調查得知俱樂部會員參加鍛煉的動機排序主要是:增進健康、保持體形、減脂、調節(jié)情緒緩解壓力、消遣娛樂等等(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會員堅持鍛煉的首要動機是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說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逐漸加強。其次分別是保持體形和減脂,其中男性主要是為了保持現(xiàn)有的體形,防止肥胖的發(fā)生,而女性則是為了減肥。由于臨汾是個中小城市,各種壓力沒有一二線城市那么大,因此緩解壓力排在了第四位。此外,有少數(shù)會員覺得自己身體比較瘦小,參加鍛煉主要是為了增加體重和身體健康。
表3 俱樂部會員鍛煉動機一覽表
2.2.1 社會因素對俱樂部會員鍛煉堅持性的影響
(1)政治因素。在政治穩(wěn)定生活安定的大環(huán)境下,國家的政策導向對群眾體育鍛煉參與和堅持有著積極而重大的影響。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方針政策決定了群眾體育的方針政策,更會對體育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與實施,就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健身意識和鍛煉的堅持性。
(2)經濟因素?!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經濟是一切社會發(fā)展的基礎,體育的發(fā)展也離不開經濟的發(fā)展。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保持持續(xù)增長,這為大眾體育的發(fā)展提供了保障。健身俱樂部是大眾體育的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消費性鍛煉場所,經濟因素對于俱樂部會員鍛煉堅持性的方面也存在著不同影響,其中會員的收入水平是影響其堅持鍛煉的主要因素,也是基礎因素。
(3)文化因素。文化是與政治、經濟相互關聯(lián)的一種人類社會活動,它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定的文化對人們的體育價值、鍛煉習慣以及體育審美都存在著影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決定了大眾體育文化給人們帶來的快感和美感,也給社會帶來健康和活力。同時臨汾也是一個文化積沉深厚的古都,她古老豐富的文化也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一個地域的文化也會對其地區(qū)人們的體育鍛煉價值產生巨大影響。
2.2.2 個體因素對俱樂部會員鍛煉堅持性的影響引起個體參加體育鍛煉并能夠堅持下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即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內在的主觀因素是支配身體的主要動力,是會員能否堅持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外在的客觀因素是誘導因素,起輔助作用。會員的體育鍛煉堅持性是在內在主觀因素的基礎上和外在客觀因素的刺激下共同發(fā)揮作用的。
(1)主觀因素。人們能否參加體育鍛煉,首先是要看其是否有體育參與的需要。體育鍛煉的習慣也是在體育參與需要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是人們從事體育鍛煉的原始動機。一個人只有對體育活動感興趣才會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體育興趣對能否堅持體育鍛煉有著重要的影響。體育動機是促進一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因,是行動的激勵力量,是促進產生行為的原因,它激發(fā)、維持人的行為,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標。
(2)客觀因素。外因通過內因對事物起作用,通過對堅持體育鍛煉者的外部條件調查發(fā)現(xiàn),會員的閑暇時間是主要因素。其次是鍛煉項目,鍛煉項目的難易程度以及參與人數(shù)對會員堅持體育鍛煉有很大的影響。調查還發(fā)現(xiàn),會員對技術動作簡單、參與人數(shù)較多的集體有氧課程的青睞度較高。
2.2.3 環(huán)境因素對俱樂部會員鍛煉堅持性的影響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有著重要影響。個體參加鍛煉的健身環(huán)境以及其家庭環(huán)境,都會對他健身意識的形成和健身習慣的養(yǎng)成產生重要影響。
(1)健身鍛煉環(huán)境。人們參與體育活動,并能堅持下來,不僅取決于其個人觀念、個人需求和個人條件,還取決于其所處環(huán)境的容納程度及其所提供的保障條件。當人們處在一種鍛煉氛圍濃厚、周圍鍛煉人群堅持性較好且有共同進行體育鍛煉的朋友時,其鍛煉堅持性就好。其次,健身俱樂部是否有專業(yè)的健身教練和健身器械,是否能夠滿足健身會員的健身要求,對會員鍛煉的積極性也有直接影響。
(2)家庭環(huán)境。家庭是人們出生后第一個也是接觸時間最長的環(huán)境,它對一個人的健身意識、健身習慣及健身堅持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通過對堯都區(qū)俱樂部會員基本情況的調查發(fā)現(xiàn),鍛煉會員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會員參與鍛煉的情況與其學歷和職業(yè)有較大的關系。(2)堯都區(qū)俱樂部會員的鍛煉堅持性不是很好,容易造成金錢的浪費;能夠長期堅持鍛煉的會員,其鍛煉頻率和鍛煉時間都比較合理。(3)根據(jù)調查不難發(fā)現(xiàn),堯都區(qū)俱樂部會員鍛煉的目的比較明確,首要動機是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jié)情緒緩解壓力占少部分,也有極個別是為了消遣娛樂。(4)通過對堯都區(qū)健身俱樂部會員、教練及管理人員的訪談得知,影響會員堅持鍛煉的因素可以歸納為社會因素、個體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三個方面。
(1)從社會的角度來說,要積極營造健身鍛煉的氛圍。各級體育相關部門要針對不同的鍛煉人群,構建多元化的體育服務體系,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鍛煉需求;政府要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提高人們的鍛煉意識,幫助人們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學校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鍛煉意識,強調健康的價值,為他們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2)從個體角度來說,俱樂部會員首先要對體育鍛煉有正確的認識,充分肯定鍛煉的價值,并通過各種途徑學習鍛煉的方法和手段,進而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3)從環(huán)境方面來說,家庭環(huán)境對會員能否堅持鍛煉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使其家庭成員認識到鍛煉的價值,從而全家都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另外,俱樂部的健身環(huán)境無論是健身場地、器材,還是健身教練和俱樂部管理人員對會員堅持鍛煉的積極性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俱樂部要從各方面加強自身的建設,努力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健身氛圍,使會員提高鍛煉的堅持性。
[1] 王佳.城市居民體育鍛煉堅持性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7.
[2] 吳芳,殷曉旺.不同人群體育鍛煉堅持性研究綜述[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3):295 ~297.
[3] 王新利.北京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對俱樂部服務滿意度及需求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8)26 ~28.
[4] 崔曼峰.健身俱樂部會員參與行為、動機及對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28(5):31 ~33.
[5] 邱梅婷,賈紹華,陳瓊霞,等.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6):87 ~89.
[6] 王海春,趙玉梅,虞恩麗.健身俱樂部會員及其滿意度調查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08,7(2):153 ~155.
[7] 曲輝,陳鐵英.沈陽市健身俱樂部消費者構成及消費行為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28(2):21 ~22.
[8] 黃偉民,杜彪.臨汾市堯都區(qū)健身俱樂部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研究生論文專刊,2010.
[9] 湯囯杰,叢湖平.社會分層視野下城市居民體育鍛煉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