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蔚屏
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是課文閱讀,其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其次才談得上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高中階段的閱讀要求學生儲備大量的詞匯,把握英語語法并結(jié)合高考閱讀題型進行訓練。但從目前總的教學情況看,影響閱讀理解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閱讀能力不僅受語言因素、還受到閱讀方法、文化背景知識、知識結(jié)構(gòu)等非語言因素的影響,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表現(xiàn)除詞匯困難、長難句分析困難和文化背景知識短缺等現(xiàn)狀,我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結(jié)合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的相關(guān)研究,對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進行分析,力圖提出幾種策略,以指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
影響閱讀理解的因素很多,包括語言知識、認知技巧、個人經(jīng)歷、世界知識等等。語言知識包括詞匯、語法、語篇等不同層次,是理解語言的基礎。讀者在閱讀時不能一個詞一個詞地理解,有效的閱讀,應該更多地關(guān)注關(guān)鍵詞或語意群。背景知識是影響閱讀理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詞匯量是閱讀理解中的“攔路虎”,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擴大詞匯量,為閱讀掃除障礙,其次語法知識的掌握直接影響能否正確理解所閱讀的內(nèi)容以及閱讀速度的快慢,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個人的經(jīng)驗及知識面,如求職面試、互聯(lián)網(wǎng)、政治、歷史、科學等學科知識的欠缺都會導致閱讀理解的失敗,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歷、概念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緒以及其他種種非理性因素構(gòu)成了學生的認知圖式,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從而使讀者在閱讀能力方面存在著差異。影響閱讀的主要因素有:
1.語言知識。
(1)詞匯量不夠,生詞太多,處處卡殼,句意聯(lián)系不明,抓不住主題思想,速度上不去。
(2)有些句子太長,句式結(jié)構(gòu)太復雜也影響正確理解。
(3)英語語感不強,對英語的問題結(jié)構(gòu)不熟悉。
2.背景知識。
(1)知識面太狹隘,缺乏深度和廣度。對不熟悉的題材,因缺乏背景知識,全文理解很費力。
(2)對科普知識掌握不夠。
(3)對西方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風土人情不了解。
3.認知能力。
(1)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弱。
(2)有時對所讀的信息難成記憶。
(3)解題的思路不開闊,解題的方法不正確。
(4)有時很難判斷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甚至誤解了作者的意圖。
(5)有些單詞和句子根據(jù)字面意義去理解,忽視了引申意義,造成推理錯誤。
4.閱讀技能。
(1)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技能從而影響閱讀速度。
(2)脫離原文去解題導致錯誤。
5.情感因素。
(1)如果遇到困難,情緒受到影響,不能靜心去讀懂。
(2)閱讀能力差,對閱讀有某種恐懼感。
二、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策略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在長期的堅持閱讀中獲得,我們嘗試著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策略:
1.抓中心思想。
學生根據(jù)自己水平選取一定長度而有趣的閱讀材料或面對教師提供的材料,不作預習,按速度要求限時讀完后,應該對文章意思大致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然后對自己預測進行檢驗,重新閱讀一遍,或與其他學生交流,或者向老師進行反饋,進一步明確文章的中心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除讀懂文章、領會意思外,還可以培養(yǎng)訓練學生歸納綜合的能力。學生具有了一定的歸納綜合能力,會有助于他們在閱讀中更能明確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
2.找主題句。
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中心思想,每個段落都是圍繞中心而寫的,而每個段落里常有一個主題句表達這個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則圍繞主題句而展開。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通過尋找每段的主題句來理解段落的大意,來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多數(shù)的主題句位于段落開頭,另一些位于段落中間或結(jié)尾。
3.猜詞。
在閱讀文章時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詞。這時有些學生就會常查閱字典,這種習慣對閱讀是很不利的,既影響了閱讀速度,又打破了文章的連貫性。因此高中學生要學會猜詞義。這種猜詞能力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準確地猜詞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加強單詞的記憶。因為經(jīng)過自己思考獲得的東西咋大腦中留下的痕跡更深刻,同時閱讀速度也大大地提高。文章中詞的詞義可以通過上下文中的同義詞關(guān)系、反義詞關(guān)系,理解整個句子或段落以及詞的構(gòu)成方法等形式獲得。
4.推斷作者的意圖和觀點。
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jù)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的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他想要說明什么問題,表達什么觀點及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jié)構(gòu)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yǎng)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閱讀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據(jù)不同的情況靈活變化的,一個高明的讀者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調(diào)整自己的閱讀技巧和速度。一成不變的閱讀方法只會在很多時候浪費過多的時間,而且會由于沒有重點而記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失去閱讀的信心和興趣,導致惡性循環(huán)。因此,老師有必要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并引導學生靈活應用。閱讀方法常提到的有預讀、略讀、瀏覽、依上下文猜測、推測等等。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怎樣依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或閱讀任務選擇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學生自如地進行策略的切換和綜合運用。老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改變學生拘泥于一詞一句的習慣,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語言層次上,學會從客觀上把握文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