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鶯麗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血液凈化科,河南南陽 473000
尿毒癥是指人體的腎臟不能正常產生尿液,體內過多的水分和代謝產生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引起的毒害。現代醫(yī)學則認為尿毒癥是患者在腎功能喪失后,身體內部的生化過程發(fā)生紊亂,導致一系列的復雜的綜合征[1]。嗜睡、貧血、皮膚瘍癢、下肢水腫、食欲消失、尿量減少、肌肉痙攣、情感淡漠、感覺遲鈍、輾轉不安等都是尿毒癥最為常見的癥狀,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癲癇[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正呈現老年化趨勢,尿毒癥等腎臟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血液透析作為治療尿毒癥的必要手段為廣大醫(yī)師和患者所接受,同樣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血液凈化技術得到了改進。尿毒癥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后有明顯好轉,但是血液透析治療所伴隨的并發(fā)癥仍然危害著廣大患者。為了分析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的并發(fā)癥的因素,探討其應對措施,爭取提高患者存活率,該院在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間對80例尿毒癥患者的臨床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0例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這80例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52.5±7.5)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5±2.5)年。統(tǒng)計患者原發(fā)病發(fā)現,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有7例,多囊腎的患者8例,腎動脈硬化的患者11例,慢性腎盂腎炎的有19例,腎小球腎炎的有25例。所以患者資料均符合調查分析要求。
該院主要采用的同學儀器為費森尤斯血透機和聚砜膜透析器。血液透析進行2~3次/周,透析時間保持在4~5 h/次,透析時注意使用的是反滲水,透析液主要選用無糖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液的溫度保持36.5 ℃,血管通路采用中心靜脈留置導管。透析前控制患者血壓和血糖,對患者進行胰島素皮下注射和降糖藥口服。同對患者時進行輔助治療,方法為常規(guī)補充鈣、鐵、葉酸、活性維生素D3、紅細胞生成素。透析時透析液流量保持在400 mL/min,鈉濃度保持130 mmol/L,血流量保持在200~250 mL/min 之間。治療方案根據患者各自的情況作調整,例如,患者首次進行血液透析或臨時置管但是患者血流不好,在透析時首先將血流量控制為180 mL/min,當患者的血流量平穩(wěn)后,逐漸緩慢的將血流量提升到250 mL/min。同樣對于各患者肝素的使用也視情況而定,一般肝素首次使用劑量為0.5 mg/kg,內部出血傾向的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全身肝素化的方式進行抗凝。但是對有出血的患者必須禁止使用肝素。開始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過程中進行密切觀察,詳細記錄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的類型、次數和癥狀,結束后整理資料留作參考分析。
觀察指標:在透析前后對患者的血壓、心率、肌酐、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并發(fā)癥統(tǒng)計:將患者出現的并發(fā)癥進行患者統(tǒng)計,在各并發(fā)癥之間進行比較。其主要并發(fā)癥可分為:低血壓、高血壓、心律失常、肌肉痙攣、惡心嘔吐和急性左心衰。
采用SPSS12.0 軟件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透析前后對患者的血壓、心率、肌酐、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測發(fā)現,治療后98.8%的患者的各種癥狀出現明顯好轉,心包和胸腹腔的積液減少,僅有1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且搶救無效死亡。見表1。
表1 80例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情況(±s)
表1 80例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情況(±s)
注:80例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時間 血壓(mmHg)收縮壓 舒張壓心率(次/min)肌酐(μmol/L)呼吸(次/min)血氧飽和度(%)治療前(n=40)治療后(n=40)191±42 141±23 97±31 71±16 125±11 85±12 1161±228 587±120 27±9 21±3 74±8 96±2
這80例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所出現的并發(fā)癥主要為低血壓、高血壓、心律失常、肌肉痙攣、惡心嘔吐和急性左心衰。其中高血壓和低血壓的發(fā)生率最高。見表2。注: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上表可以看出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最容易出現高血壓和低血壓。所以一旦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如果措施無效,立即停止透析。
表2 80例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情況
導致尿毒癥患者的死亡原因中血液透析的并發(fā)癥是主要因素。目前,隨著科學的發(fā)展,透析技術和設備得到了巨大的進步,血液透析治療時的高血壓和心衰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都明顯降低,但是透析低血壓這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仍然很高。所以如何有效的控制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的并發(fā)癥,保障透析治療的順利進行,確?;颊甙踩娱L患者的生命顯得尤為重要[3]。
高血壓和低血壓是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最常見2種并發(fā)癥[4]。上述統(tǒng)計資料顯示高血壓患者29例,占總人數的36.3%;低血壓患者28例,占總人數的35.0%,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維持性需血液透析的并發(fā)癥中,高血壓和低血壓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并發(fā)癥。所以在血液透析時嚴格控制患者血壓顯得尤為重要?;颊叱霈F高血壓可能為透析期間高血壓或透析中高血壓,對于出現該現象的患者應立即采取防治措施。措施包括嚴格限制患者水鈉的攝入,透析時避免過快超濾,同時在透析中可以給患者加服降壓藥物,對情緒過度緊張的患者給予安定注射或口服。如果上述措施都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高血壓,是患者血壓降至平穩(wěn)狀態(tài),立即設置新的干體質量,使用透析濾過腹膜透析或血液濾過。導致患者低血壓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血漿滲透壓變化、血管加壓物質的丟失、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過多或過快的超濾使血容量急劇下降等因素都會導致低血壓。低血壓的癥狀一般在透析3 h 后出現,該癥狀會導致患者出現出汗、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一旦患者出現上述不良反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包括立即將患者平臥,降低血流速,減少超濾,情況嚴重立即停止超濾,給予患者吸氧,對于低血容量的患者立即補充升壓藥、白蛋白、生理鹽水等。如果上述措施沒有起到相應的效果,立即停止透析。
綜上所述,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有效方法,但是其帶來的各種并發(fā)癥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存活率,所以治療時要求及時正確判斷和處理各種血液透析的并發(fā)癥,確保血液透析治療的順利進行,這樣對確?;颊叩陌踩娱L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1]何萍,張波,邢昌贏.高通量血液透析對非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胰島素抵抗和左室功能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3(7):353-357.
[2]陸建少.尿毒癥患者并發(fā)急性左心衰的臨床觀察及血液透析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7):1002-1003.
[3]周桂鳳,闞旺媛.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3(2):20-23.
[4]綜述叢軍,審校高弼虎.維持性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氧化應激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3):209-211.
[5]于芳.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的療效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3,19(2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