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東武 吳惠健 盧國棟 謝志華 楊亞軍
1.連州市人民醫(yī)院皮膚科,廣東清遠 513404;2.連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清遠 513404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發(fā)生率也在逐年提高,且這種疾病已成為門診中比較常見的病癥,由于這種疾病給患者會帶來生活質(zhì)量方面上很大的影響,為分析探討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體分布研究及臨床藥物治療,現(xiàn)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間該院收治的81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1例的臨床資料,并報道如下。
1.2.1 樣品的來源:樣品均來源于2015—2017年疑似食物中毒的食品樣品及食源性致病菌主動監(jiān)測的食品樣品。
選取收治入該院的81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2±12.3)歲,所有的患者都有不潔的性交史,且所有患者均無慢性前列腺炎病史。把81例患者分成A、B、C 3組,每組各27例。
3組患者在治療之前均行實驗室檢查,在前列腺液(EPS)常規(guī)檢查有白細胞>10/HP。卵磷脂小體+~++。EPS 的PCR 檢查發(fā)現(xiàn),其中有淋球菌、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按照前列腺液培養(yǎng)的標準,則進行細菌培養(yǎng)。
例8中譯文保留關(guān)鍵詞“治理國家能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用動詞improve表示“不斷提高運用”。 這里譯者根據(jù)原文的含義進行調(diào)整使譯文體現(xiàn)出英文的簡潔表達特點,又如:
A組采用阿奇霉素治療,行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療,1次服用500 mg 的阿奇霉素片,1次/d,以1 周治療為1個療程,只服用1個療程即可。B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療,服用200 mg/次,2次/d,同樣連服1 周。C組采用氧氟沙星片治療,一次服用200 mg,3次/d,連續(xù)服用1 周。2 周之后,對所有的患者進行EPS 常規(guī)檢查,并且對患者行EPS 培養(yǎng)和PCR。
療效評定的標準分為痊愈、顯效和無效3個標準,痊愈的標準為患者的癥狀體征全部消除,且經(jīng)過前列腺液檢查發(fā)現(xiàn),人員的卵磷脂在+++以上,白細胞<10/HP,且經(jīng)過EPS 培養(yǎng)和PCR 檢查后,其結(jié)果顯示均為陰性。顯效的標準為患者的癥狀體征有明顯減輕,經(jīng)EPS 常規(guī)、EPS 培養(yǎng)和PCR 檢查得出,患者的這些指標恢復接近正常。無效的標準為患者的病情沒有明顯變化,疾病體征有加劇或無變化的情況存在。
入選標準:①顱腦CT或MRI檢查下均發(fā)現(xiàn)梗死灶;②有糖尿病既往史;③入院時隨機血糖值均高于正常水平;④梗死灶不再發(fā)展、病情穩(wěn)定。
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采用SPSS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
據(jù)菌株培養(yǎng)結(jié)果顯示,檢出的菌株主要以大腸桿菌、淋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原體以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居多。經(jīng)藥物治療以后,A組患者的痊愈率為59.3%,顯效率為29.6%,治療總有效率為88.9%,B組患者的痊愈率為63.0%,顯效率為33.3%,治療總有效率為96.3%,C組患者的痊愈率為37.1%,顯效率為18.5%,治療總有效率為55.6%,A組和B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均優(yōu)于C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藥物治療效果對比[n(%)]
作為急性性傳播疾病而言,其經(jīng)治療之后,患者一般會出現(xiàn)腰酸、尿痛或會陰部墜脹等情況,那么對于性病后前列腺炎疾病的確診有重要意義[1]。作為慢性前列腺炎這種疾病而言,其是因病原體侵入患者的尿道粘膜,或是病原體侵入了粘膜下尿道腺體,同時,病原體有蔓延的趨勢,因蔓延發(fā)展成前列腺炎癥。而作為這種疾病,由于患者的前列腺的屏障作用,其會導致抗生素進入前列腺上皮會發(fā)生阻礙,故在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這種病癥的時候,部分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作為阿奇霉素這種藥物而言,其是一種新一代大環(huán)內(nèi)酯廣譜抗生素藥物,它的作用是能夠抑制細菌蛋白質(zhì)合成,從而起到了殺菌的效果,故這種藥物的抗菌譜廣,且對G+、G-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對衣原體和支原體也要很強的抗菌作用,還擁有藥性可分布在患者體內(nèi)各個組織中的作用,且組織濃度高于血藥濃度近50倍[1-3],故運用這種藥物治療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作為左氧氟沙星這種藥物,其是第四代光學喹諾酮抗生素藥物,這種藥物除去了右氧氟沙星,只把左旋部分作保留,從而制出一種異構(gòu)體的藥物,這種藥物和阿奇霉素相比,兩種藥物效果不分伯仲,故治療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疾病也有不錯的功效,其治療的療效甚至微弱地高于阿奇霉素。作為左氧氟沙星這種抗生素藥物,它的抗菌活性很高,甚至遠遠高于環(huán)丙沙星[4]。從該文中的研究來看,阿奇霉素治療組患者的痊愈率為59.3%,顯效率為29.6%,治療總有效率為88.9%,左氧氟沙星治療組患者的痊愈率為63.0%,顯效率為33.3%,治療總有效率為96.3%,這些數(shù)據(jù)均表明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療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有很好的療效,其治療的總有效率超過了90%,這些藥物的效果可以說明藥物有抑制病原體的作用,且擁有殺死病原體的作用,對于傳統(tǒng)藥物治療中藥物進入組織后的藥物濃度不高這一點,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都解決了傳統(tǒng)藥物在組織濃度不高的問題,故值得臨床推廣。
[1]張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體分布和臨床藥物治療[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2,2(4):221-223.
[2]黃尾全,高謙,陳天雷,等.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解脲脲原體檢測[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2):172-173.
[3]Moellering RC Jr.Introducion: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the macrolide and arolide antibiotics[J].Am J Med,2009,91(Supple 3A):1s.
[4]陳光斌.性病相關(guān)性慢性前列腺炎病原體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9):6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