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立體快速城際交通網(wǎng)支撐起一個個“N小時生活圈”,當城市間的時空距離被縮短,這些圈子到底能為我們帶來哪些影響?
“生活在別處”
在濟南工作的曲直老家在煙臺牟平。六歲那年,曲直跟隨父親的拖拉機到煙臺市里看火車。長長的鐵軌延伸到視野盡頭,整個上午,傳說中冒著青煙的火車沒有駛向他。
2000年,曲直到濟南上大學,“回家”是一項浩大工程:晚上十一點多的火車硬座,票價38元,學生還能半價。翌日六點到煙臺,從煙臺換乘長途客運到牟平,再坐小中巴到村頭。一趟下來,最順利也要12小時,做設計的曲直還要時刻注意保護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也可以選擇長途汽車,到煙臺5個半或6個小時,同樣重復換乘步驟。這個方案需要10個小時,價格卻要近百元。及至后來,曲直立業(yè)成家,第一時間買了輛車,開車走高速,6個小時到村口。與之前比起來方便得多,只是長時間駕駛令人略疲憊。
“青榮城鐵開通后,濟南到煙威的通行時間縮短至三個半小時,也就是說,早上七點從濟南出發(fā),11點到牟平,坐車回村,還能趕上中午吃餃子。”自從2010年青榮城際鐵路全面動工,曲直一直希望能體驗青榮城鐵開通所帶來的福利。
據(jù)了解,位于膠東半島的青榮城際鐵路是山東省內(nèi)第一條區(qū)域性城際高速鐵路,總投資345.9798億元,正線線路長度298.971公里,連接青島、煙臺、威海三個主要城市,是構建半島城市群間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和最快捷運輸通道。
據(jù)了解,青榮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后,可實現(xiàn)全天候、公交化運行,青島至威海、青島至榮成平均運行時間將縮短至1個多小時,膠東半島將依托該鐵路真正實現(xiàn)“一小時生活圈”:你可以在青島上班,在煙臺或威海買房,每天像乘坐公交車一樣搭乘城鐵穿梭于雙城之間。也可以這樣安排你的假日:一早從煙臺出發(fā),到青島找朋友吃個飯;返程途中去即墨泡溫泉,再去萊西湖邊釣魚,晚上坐車回來。
“生活在別處”這個充滿想象力和生命力的句子,在城鐵通車后,有了實現(xiàn)的基礎。
一小時里的生活圈經(jīng)濟
濟南市民麥子到曲阜出差,發(fā)現(xiàn)接待自己的趙越是“半個熟人”:前幾天省會大劇院有朱曉玫的鋼琴演奏會,兩個人座位相鄰,間歇時還討論過巴赫跟貝多芬。
“下班后從曲阜東乘高鐵,四十分鐘到濟南西,在周邊簡單吃飯正好趕上演出。晚上住附近酒店,第二天到市中心逛逛買點進口商品,既進行必要消費,也不耽誤工作。”趙越從事文化創(chuàng)意工作,曲阜當?shù)匮莩錾?,她常常跑濟南,因此才會與麥子相遇。
實際上,交通給趙越帶來的變化,只是時代變遷中人們生存方式重構的一個縮影。便捷的大通道縮短了各地間的距離,造就了“三小時生活圈”、“兩小時生活圈”和“一小時生活圈”。這些“空間不變,時間在縮短”的圈子不僅更新著彼此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交通、旅游、經(jīng)濟社會的融合互通。
有資料顯示,當人流的增加幅度每年提高7%時,兩地之間的經(jīng)濟交往會增加14%。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的完善會帶動城市周邊衛(wèi)星城的發(fā)展。如果城際高鐵系統(tǒng)發(fā)達,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會得到增強和擴大,不僅大城市之間的人員流動、人際交往會大大增加,在沿線中小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會發(fā)生不小的變化:原本離幾個大城市都相對較遠的小城市,如今卻可能處于幾個中心城市輻射圈的交集之中了。
一省通途的未來暢想
濟南聊城城際鐵路半小時內(nèi)直達,濟南市民坐著公交車到聊城出差,濟聊兩地“市話暢聊”,聊城產(chǎn)綠色農(nóng)產(chǎn)品擺上省城百姓的餐桌,如果你愿意,坐20分鐘的濟聊城鐵就能去阿膠鎮(zhèn)參觀指導自己定制的品牌阿膠……隨著濟聊城鐵的開工,濟聊“兩地同城”格局不斷推進。一個更有懸念的猜想是,隨古運河命運起伏的聊城是否能在軌道交通時代譜寫新的傳奇?
據(jù)山東省發(fā)改委提供的信息透露,山東將著力構建完善能力負荷充分、資源配置優(yōu)化、功能銜接順暢的“三橫四縱”綜合運輸通道。其中,“三橫”為德龍煙威、濟青、菏兗日通道;“四縱”為青煙威日、濱臨、京滬、京九通道。在規(guī)劃的藍圖中,到2020年,濟南、青島綜合交通樞紐將率先基本建成,主要港口功能明顯提升,地區(qū)性港口初具規(guī)模,機場布局基本形成,多層次、一體化綜合交通網(wǎng)初步建成。
很顯然,“一省通途”指日可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