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林永芳
只有無懼無畏,方能不偏不倚
文_林永芳
如果說“貪禍猛如狼”,那么廉署就是足以關住狼的制度牢籠,這個牢籠被賦予無窮威力的同時,一開始就上了一把好鎖,鎖的鑰匙握在民眾手中而不僅僅是長官手里。既如此,又何須驚詫于其強大的威力和公信力呢?
”貪污就像一輛巴士,你要么選擇上車跟大伙同流合污,要么選擇在車下靜默。如果選擇攔擋,結果必是血祭巴士?!薄@是20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香港民間流行的一個比喻。當時,香港是個“處處陷阱,沒公理可講”的社會,連消防隊救火也要給黑錢,否則消防員會按兵不動,冷看大火吞噬一切。要命的是,看不慣貪腐,你就無法融入社會。后來被治罪的香港警司葛德曾有一段的供詞:“貪污在香港警察隊伍中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覺,白天起床、刷牙一樣自然。”
當香港廉政公署呱呱墜地時,腐敗毒瘤正被視之為不治之癥,市民認定“鐵腕治貪”是不可能兌現(xiàn)的空頭支票??闪鸪闪⒑?,居然迅速使香港從大亂到大治,躍居全球最清廉地區(qū)之列。是什么,給了廉署如此神奇的力量?
紛紜眾論中,不妨從廉署一直秉持的“不偏不倚,無懼無畏”八字反貪理念說起。它被稱為廉署取信于社會的力量之源。二者其實相輔相成、互為因果——不能無懼無畏(不受掣肘),何以不偏不倚?不能不偏不倚,何以無懼無畏(不被敵手抓把柄)?打鐵還需自身硬,香港廉署的“硬”,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既擁有足夠的權力和權威,足以扳倒幾乎任何級別、任何身份的貪腐者;又擁有足夠的拒腐防變能力,確保有權而不濫權。這種“硬”,至少來自七個方面:
來自中國香港特區(qū)最高行政長官的強大決心?!巴该鲊H”認為,只有在高層領導人持之以恒的推動下,反腐改革才能克服利益集團的抵制與官僚習性。即使在香港回歸之前,1974年設立廉署的港督麥理浩也有這樣的決心。
來自法律的充分賦權。《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及《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三者賦予廉署廣泛的調查權力,給它“尚方寶劍”,恰似猛虎有了尖牙利爪。
來自“四個獨立”的制度設計。即機構獨立,廉署不隸屬于任何政府部門,廉政專員由特首直接任命;人事獨立,廉署專員有完全的人事權,署內職員不受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管轄;財政獨立,經費由特首批準后單列預算,不受其他政府部門影響;辦案獨立,有搜查、扣押、拘捕、審訊等獨立調查權,必要時可使用武力,而抗拒或妨礙調查即屬違法。上述四個獨立,使廉署肅貪“一查到底”成為可能。
來自“三位一體”的運作架構。廉署由執(zhí)行處、防止貪污處和社區(qū)關系處三個部門組成,三管齊下對抗貪污——通過執(zhí)行處全力肅貪,實現(xiàn)“逢貪必被抓”而使人“不敢貪”;通過防止貪污處審核政府部門的法律文件、工作程序等來預先為“系統(tǒng)”打上“補丁”,堵塞可能的貪污漏洞,使人“不能貪”;通過社區(qū)關系處教育宣傳,讓人“不想貪”。
來自廉署自身的嚴格自律。廉署內部有一整套嚴格紀律,譬如接受500港元以上的禮物需由行政長官批準;又如嚴守保密原則,不與同事或家人私下討論、透漏任何在查案情;廉署盡全力保護舉報人,必要時調派證人保護組去保護。
來自對廉署有力的“他律”。除了烏紗帽捏在行政長官手里,廉政專員還需定期向特區(qū)行政會議匯報工作;民眾則通過四個咨詢委員會的監(jiān)察來盯緊廉署,嚴防它自身濫權蛻變。這四個委員會的主席都由非政府官員擔任,委員大多由特首委任的社會賢達和專業(yè)人士組成。
來自民主法治、司法中立這一政治文明土壤和民眾堅定支持反腐肅貪、對貪腐“零容忍”這一社會土壤。有了這些,腐敗分子“伸手必被捉”“貪一塊錢廉署也會調查”,其威懾力顯然比只抓住少數(shù)“倒霉蛋”進行嚴懲重判要強大得多。
概而言之,如果說“貪禍猛如狼”,那么廉署就是足以關住狼的制度牢籠,這個牢籠被賦予無窮威力的同時,一開始就上了一把好鎖,鎖的鑰匙握在民眾手中而不僅僅是長官手里。既如此,又何須驚詫于其強大的威力和公信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