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清荷
香港市民緣何高度信賴廉署
文_清荷
香港廉政公署(以下簡稱“廉署”)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反貪成績,必然離不開香港廣大市民的鼎力支持。在香港市民的眼中,大家對廉政公署的信任度到底有多高?廉署到底是如何與市民互動打造廉潔香港的呢?而廉署又是如何對待市民近乎挑剔的廉潔要求的呢?
廉署在香港市民心目中既是公平、正義、廉潔的化身,也是市民要求實現(xiàn)公平社會的最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在廉署成立之前,香港曾處于極度腐敗之中,香港市民被腐敗搞得苦不堪言。對于當時的香港腐敗狀況,不少媒體和研究人員都進行過較為詳細的描述。前香港警司韓德曾說:“貪污在那時候的香港警察隊伍中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覺,白天起床、刷牙一樣自然。”社會活動家杜葉錫恩曾回憶說:“當時,每一個小市民都在受苦。徙置區(qū)內每一位店東、街市每一位小販,都要付黑錢,簡直要把他們勒榨至死才肯罷休?!?/p>
1974年2月14日,廉署成立,在反貪肅腐方面一舉贏得了香港市民的民心。毫不過分地說,廉署是全體香港市民的希望和信心。隨著廉署的建立,其對公眾的廉潔教育不斷深入,公眾已經(jīng)逐漸形成了“零容忍”的廉潔觀念。香港的廉潔程度之所以長期高居亞洲之首,在全球反腐倡廉領域也占有重要位置,歸根結底,全體香港市民對貪腐“零容忍”的觀念功不可沒。
這從調查結果可知香港市民對腐敗的深惡痛絕。據(jù)廉署公布的年度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腐敗持有較強的厭惡感,同時公眾相信廉潔社會對于香港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在2012年的調查報告中顯示,有99.2%的受訪者認為保持香港社會的廉潔將會有益于香港吸引外資,帶來各種經(jīng)濟收益。同時,2011年的調查,在1500名隨機受訪者中,約有80%的人對于腐敗持“零容忍”態(tài)度。而從另外一個數(shù)據(jù)也可以看出,自2001年首次進行相關調查以來,香港市民對于腐敗的容忍度的平均分為0.7分(0代表完全不能容忍腐敗,10代表完全可以容忍腐敗),很接近“完全不能容忍”。
“零容忍”態(tài)度的背后是腐敗的高舉報率。最近5年的年度民意調查顯示,超過75%的受訪市民表示,如果知道有人貪污,愿意去舉報。在2011年的年度調查中,只有4.7%的受訪者表示不愿意去舉報,這一數(shù)字也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對貪污“零容忍”正好是廉署的宗旨,它高度符合香港市民的心理訴求。因此,廉署在香港市民心目中既是公平、正義、廉潔的化身,也是市民要求實現(xiàn)公平社會的最有效途徑。
通過有效的反貪措施和廉署始終倡導的腐敗“零容忍”精神,廉署已經(jīng)得到了公眾的普遍認可與支持。據(jù)廉署歷年年度報告顯示,從1994年廉署開始調查公眾對廉署的支持態(tài)度以來,每年幾乎都有98%的民眾表示了對廉署的支持和信任。廉署于2012年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8.3%的受訪者認為廉署的反貪工作“有成效”或“非常有效”,而98.7%的受訪者則表示廉署值得支持。調查發(fā)言人強調,根據(jù)廉署分析,貪污情況持續(xù)受到控制,并無惡化跡象。
廉署認真對待市民的每一個投訴。廉署方便市民、服務市民的精神,體現(xiàn)到了一個個細節(jié)設計上。
那么,香港市民如何親身參與到廉署主導的社會反腐中來呢?據(jù)悉,香港市民可通過3種方式向廉政公署報案:面談、電話及信函。前兩種舉報方式皆為24小時開通。廉政公署對投訴人信息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所以有大部分投訴都是署名的。市民檢舉腐敗貪污案件,既可以電話,又可以郵寄函件方式,也可直接面陳,對于檢舉的案件,必須進行徹底的追查。但對于故意陷害、報復他人的,也一律予以嚴懲。為了保護無辜者免受誣告,法律明確規(guī)定,凡向廉署作虛假報告的,即屬違法。
廉政公署為方便市民舉報,在人口稠密區(qū)設立八個分支處,每周一至周六上午九時到晚上九時上班,受理市民檢舉,節(jié)假日依舊上班。其中廉署西九龍辦事處(油麻地區(qū))設在九龍彌敦道434~436號。門外墻上由紅色的“廉政公署”和黑色的“ICAC”組成的廉政公署標識,分外醒目。該辦事處首席廉政教育主任曲廖秀芳女士說,即便是乘車經(jīng)過彌敦道的路人,一眼就可以看見他們在那里。
西九龍辦事處接待處的門廳并不大,但選址卻是十分精心。彌敦道是九龍最繁忙的馬路,無論早晚都車水馬龍。離接待處不遠,就有地鐵站。再往南,是尖沙咀的天星小輪碼頭。無論是水陸交通,還是乘坐地鐵,到這里都十分快捷方便。
“容易看見,容易到達,這是廉署設置分區(qū)辦事處的原則?!鼻涡惴寂拷榻B,“雖然彌敦道的房價很貴,但我們分區(qū)辦事處的市民接待室總是設在街面,也就是英國式電梯顯示的G層,為的是方便市民尋找和與我們聯(lián)系?!彼f,“因為香港商業(yè)鋪面房的租金太貴,我們有好幾個辦事處自己的辦公室常常在樓上,但市民接待室一定要設在街面上?!?/p>
“我剛加入廉署時,辦事處的玻璃門上是裝門簾的,看上去比較雅致。但現(xiàn)在玻璃門上的門簾已經(jīng)拿掉了。為什么?就為了提高透明度。我們想,也許有位老人家,他之前沒有去過什么政府部門,有一天他有事來找廉署。當他走到我們的門前,一眼就可以看見辦事處里面,沒有什么神秘感,那他就會放心地推門進來?!倍鵀榱吮Wo市民的隱私,門廳的另一側卻選用了磨砂玻璃,為的是路人從街上經(jīng)過,看不見在廉署里等候訪談的市民。
門口是一個坡道,還裝有金屬扶手,這是為了方便使用輪椅的市民。“香港的法律規(guī)定,政府的辦公室必須保證使用輪椅的市民可以無障礙地進出?!彼榻B說,“服務型政府”體現(xiàn)在一個個細節(jié)設計上。在分區(qū)辦事處的接見室里,貼著《通告》,告知市民如對接待人員不滿意,可以要求面見首席廉政教育主任,或者有權向廉政公署事宜投訴委員會投訴。所有市民的舉報和投訴,在當天就會送交廉署舉報中心,然后出現(xiàn)在第二天上午舉行的執(zhí)行處首長級人員會議上。只要是可追查的貪污舉報,立即進入偵查階段。
廉署注重通過各種方式發(fā)展全體市民一起加入到反貪行動中來,比如說,廉署將會繼續(xù)通過傳媒、印刷品、網(wǎng)站向青少年、商界等推廣反貪、誠信理念,舉辦市民開放日,通過展品、互動游戲等,讓民眾與廉署職員“親密接觸”,更多了解反貪制度。廉署社區(qū)關系處首席教育及宣傳主任蘇張麗影女士強調:“反貪腐,最終要靠的,是廣大的市民?!?014年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40周年,廉署8日宣布將于今年2月連續(xù)兩個周末舉行開放日,讓民眾通過參觀廉署大樓設施,了解香港反貪歷史及倡廉工作發(fā)展。據(jù)悉,位于北角渣華道303號的廉政公署大樓,將于2014年2月15日、2月16日和2月23日,開放部分設施供公眾參觀。
面對問題,廉署也積極制訂改善性措施來提振市民的信心。廉署希望,市民不要因個別事件而降低對廉署的信心。
雖然廉署40年來都以高效反貪而贏得民心,絕大部分市民認為廉署的反貪工作有效。但不幸的是,廉署內部還是出現(xiàn)了讓部分市民信心受損的事件。據(jù)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近年有不少高官名人被揭發(fā)涉嫌貪污,而前廉政專員湯顯明更被審計報告揭發(fā)在酬酢、饋贈及外訪方面有違規(guī)情況,廉政公署社區(qū)關系處助理處長何渭枝表示,最近揭發(fā)出來的一連串事件,以及審計報告的建議,都是社會監(jiān)督廉署的過程。廉署會“經(jīng)一事、長一智”,改善制度上的不足,挽回市民對廉署的信心。
何渭枝表示,香港整體貪污情況并無變差,只是社會上對一些知名人士的案件報道比較多,令人有香港貪污程度加大的感覺,不過他認為,市民對香港的廉潔程度應有信心,而香港的廉潔亦不是單靠廉署就能實現(xiàn)的。
他又說,廉署面對過去半年的批評,以及審計報告的建議,都是社會監(jiān)督的過程,廉署會認真對待市民的批評。面向將來,何渭枝說,現(xiàn)任專員白韞六已多番強調要改善廉署的制度,亦已推出不少改善措施,“經(jīng)一事、長一智”,“看到不足地方,虛心接受市民批評”。他已感受公眾對廉署的信心有所動搖,需要所有同事緊守崗位,挽回市民的信心。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說,希望市民不要因個別事件(如前廉政專員湯顯明的酬酢開支超出上限事件)而降低對廉政公署的信心。
據(jù)香港媒體報道,廉署正在制訂一些改善性的措施來提振市民的信心。比如說,就近來被香港特區(qū)審計署點名批評對酬酢開支控制不力的問題,2013年5月18日,現(xiàn)任廉政公署專員白韞六在立法會賬委會的首次公開聆訊上承認,廉署的有關規(guī)定確實存在“灰色地帶”,有欠清晰;但他同時強調,廉署無意隱瞞超支費用,更沒有因超支故意“分單”報銷。
白韞六表示,審計報告建議廉署收緊對公務酬酢開支的控制,署方完全接納。經(jīng)過審計署的審核及其后廉署進行的內部檢討,廉署已就公務酬酢發(fā)出新指引。新指引包括以下內容:不論酬酢開支記入宣傳費用或酬酢費用,任何公務宴請若超過規(guī)定開支上限,必須獲廉政專員特別批準;同一活動進行前或后的其他開支項目,如酒類、甜品或小食等,也須計入開支總額,嚴禁分單或將有關開支記入不同項目;廉政專員籌辦的公務酬酢會由執(zhí)行處首長負責批核,確保有效制衡。
(本文綜合、摘錄、參考了相關媒體報道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