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夫星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在幾年的教學中我個人認為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得讓學生喜歡你,那么如何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呢?又如何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呢?個人認為以下幾點至關重要:
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為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今年暑假后接了個三年級,發(fā)現(xiàn)學生一切如常,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上課也是那么認真,作業(yè)照舊按時完成,但是通過剛剛結束的期中測試成績來看,很不盡如人意,多數(shù)學生出現(xiàn)下滑顯現(xiàn),奇怪的是學生的其它科目成績不僅沒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時候得知,本班學生對我這位新老師知之甚少,在小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總是和任教學科捆綁在一起的,于是我所教的學科也變得虛無縹緲起來。慢慢的我覺得第一點就是讓學生喜歡上自己。
用幽默的話語敲開學生的心扉。不少學生說特別喜歡聽我講故事,因此我開始在適當?shù)臅r候給他們講很多事:有我的親身經(jīng)歷、有歷史故事、有國家大事、有笑話、有就事論事……記得在講到學生曾經(jīng)幫父母做過哪些家務時,一位同學恐慌之余將擦桌子這一答案說了兩三遍,就是想不起另外的答案,我看其他同學也緊張的都快汗流浹背了,我便重復道“你的意思是每天都要擦三次桌子,每次都要擦三遍桌子是嗎?哎,這位同學,你這么擦來擦去,我看最后結果先是桌子變亮,后是桌子被你擦出窟窿了吧?你還是少擦幾遍吧!”此語一出,不僅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而且打開了學生想象的閘門。對于家務活來說,三年級的學生應該都做過,并且做過許多,知識緊張中無從說起罷了。在講這些事的過程中,還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所以在我的課堂上總是有笑聲。我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張有弛的學習環(huán)境,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他們說:又怕我,又喜歡我。我知道奇妙的變化馬上就要發(fā)生了。
把真誠的心融匯到學生中去。當學生覺得你不那么可怕了,甚至有點讓人喜歡了的時候,做老師的就應該主動抓住這有利的時機,走到學生中去,走到學生心中去,讓師生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記得一次課間,有一位學生突然問我一分鐘跳繩能跳幾下,天啊,我可是不會跳繩的啊。面對這么多的學生我挺難為情說不會跳的,于是便反其道而行之?!斑@樣吧,我們兩個來一次比賽怎么樣?看誰一分鐘跳的多?”一石激起千層浪,圍觀的越來越多……時候的結果可想而知,我以較大的比分失敗,我是失敗了,看到那位同學勝利的表情時,我忽然覺得勝利的不僅僅只有他,而是整個班的同學都勝利,從此他們不覺得我多么高大,多為威嚴多么高不可攀。當我們都放下那顆虛榮的心后,我們都會變得那么的輕松自如,我們的教育才會真正的走向返璞歸真。
當一位老師和學生真正的打成一片后,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駕馭課堂,讓學生像對待你一樣去熱衷于學習。讓我們想一想我們的課堂為什么會失去控制,為什么會“亂”呢?我們先來找找原因:
一是授課內(nèi)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將本學科內(nèi)在的魅力展示給學生,久而久之使學生失去了學習這一門課程的興趣。失去了興趣,自然注意渙散,我行我素,干起了別的事——課堂自然也就“亂”了。
二是教師不懂得學生的心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老師只拼命抓學生的學習,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這樣,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師生間的感情上的隔閡,甚至對立。有些學生就會故意制造一些“小麻煩”,故意氣老師——“亂”就不可避免了。
三是學生本身的特點。思考積極、發(fā)言踴躍、敢于懷疑,是青少年的心理優(yōu)勢。然而這種心理優(yōu)勢有時候也會以相反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比如思路漫無邊際、脫離正題,說一些無關的話,或做一些無關的事等等——“亂”自然就產(chǎn)生了。不過這種“亂”也是正常的和必然的。青少年注意力的特點之一,就是不能長時間的集中。學生在每天六節(jié)課的每一個40分鐘內(nèi),都保持高度的集中,也是不科學和不現(xiàn)實的——“亂”有時候其實是學生一種無意識的“自我放松”與“自我休息”。
那么,我們?nèi)绾慰刂撇⑴まD“亂”的局面,達到由“亂”而“治”呢?還是那句話:對癥下藥!
首先,作為課堂的主導,教師要苦練“內(nèi)功”。精心備好課、上好課,將一堂堂精彩的課呈現(xiàn)給學生,但有時也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來備課。什么意思?不知各位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情緒的變化,一段時間課堂氣氛很熱烈,可一段時間卻又死氣沉沉,這時如果還是按部就班上課,根本就沒什么效果。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利用半節(jié)課或一節(jié)課時間給他們講一些名人學習的故事、或其它的一些事情來調(diào)動一下情緒。心情好了,做事、學習自然就有精神了。
其次,恩威并施,學會鼓勵與批評學生。教師要“愛”學生。嚴以為表、愛以為里、嚴慈互濟、寬嚴有度的老師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要學會正確及時地運用表揚與批評,表揚不僅僅是對良好學習行為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是對不良學習行為的一種否定,一種提醒。人性的弱點中曾說:沒有人不喜歡聽恭維的話的,學生也是如此。在課上,我盡量精講多練,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到課堂活動的機會。簡單的題讓學困生做,對了就及時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傊?,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他的課才會被學生接受,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最大的價值。
當然,批評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具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很多時候疾言呵斥只會適得其反,更容易造成對自身威信的挑戰(zhàn)。教師要經(jīng)常走下講臺,因為這樣一方面便于與學生的交流,另一方面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以在較近的距離上用敲敲課桌、碰碰肩膀、低聲叫出名字等辦法進行提醒。如果總是“蛛守”講臺,不但會失去許多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而且還有可能喪失對遠離講臺的一部分學生的控制。這對維持課堂的紀律是很不利的。
總而言之,每個老師都希望學生喜歡自己的課,都希望把課上好,上課也是一種藝術。許多老師都有一些很好的“絕招”,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任何一種“絕招”都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教師、所有的學生、所有的場合。多探索、勤實踐、善總結、好學習,就會有好的辦法,就會有好的效果,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