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勇
(鹽城市初級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簡析中小學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及構思
關 勇
(鹽城市初級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2009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下發(fā)《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2009年6月出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首批確定了44個全國校園足球布點城市,并從中選擇了1 470所小學和776所初中作為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布點學校。5年來,按照《方案》要求,全國各布點城市均初步建立了市、區(qū)/縣、校三維一體的多級別的聯(lián)賽制度。如今,四級聯(lián)賽制度及活動的逐步展開,又將我國校園足球活動推向新的高度。全國青少年足球冠軍聯(lián)賽、分區(qū)賽,各省、市舉辦的足球杯賽,全國足球夏令營培訓及各級邀請賽等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然而,現(xiàn)實的校園足球活動開展中存在的資金、場地不足,基層教練素質參差不齊,足球愛好者的學訓矛盾等現(xiàn)狀讓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舉步維艱。
教育局和體育局在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的密切合作是青少年校園足球能夠開展好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以江蘇省為例:(1)各市體育局是將“省運會”作為首要目標。而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冠軍賽”和“省長杯足球賽”上態(tài)度不夠積極;(2)各市教育局和體育局在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的組織機構不太一致,有的是教育局牽頭,有的是體育局牽頭,職責不明,分工混亂;(3)“名校辦名隊”理念有所推廣,但是學校和名隊的組建、管理及訓練形式存有區(qū)分。有的是學校自我訓練和管理,體育局和教育局協(xié)助;有的是學校托管,體育局組織日常訓練,教育局協(xié)助,三者有機結合的體制厘不清,學校處于被動位置,開展工作十分艱難。
如何構建“三位一體”的組織管理和訓練模式,建立“教體結合”合作機制,組建“高效、強實”的組織機構,已成為十分緊迫的問題。因此,需做到以下幾點:(1)組織機構的落實。體育局落實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領導小組主持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具體工作,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扶持。教育局落實體衛(wèi)藝處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學校體育和校園足球的具體工作;(2)人員落實。教育局和體育局在落實工作中要安排勤奮實干、樂于奉獻的足球專業(yè)人員投身到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工作中來,反對應付式指派和走后門安插一些不懂足球或者不能勝任開展足球活動的閑散人員進入這項工作;(3)分工落實。教育局、體育局、學校的有機結合才能發(fā)揮組織部門間長期、高效的合作。教育局要負責學校體育和市級足球聯(lián)賽等相關工作;學校負責校園足球隊的日常訓練、學習、教育及相關的管理工作;體育局負責足球后備力量的發(fā)掘、培養(yǎng)和優(yōu)秀足球隊員的集中再培訓,以及組織市隊參加市級以上足球競賽和教練員培訓、經費器材分配等相關工作。同時三方面的工作不能獨立分開,要尋求切實、高效的合作模式,明確職責與分工,避免相互推諉情況的出現(xiàn)。
學校領導對校園足球活動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該校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方向、范圍和規(guī)模。學校領導要有前瞻性的理念,明確以學校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注重梯隊建設,要與學校辦學理念及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大力發(fā)展足球特色文化。整合學校教育資源,給孩子們搭建陽光體育的舞臺,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足球文化管理體系。
教育部提出足球首先應該從娃娃抓起,這是基礎。足球還應該從教師抓起,從家長抓起,從上級管理者抓起,從杜絕功利足球觀念抓起。而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并不理想,普及足球人口逐漸演變?yōu)樾问交⑺?shù)據(jù)的大躍進時代。校園足球計劃也變得急功近利,變“以人為本”為“以球為本”,并以所謂“源源不斷培養(yǎng)優(yōu)秀足球后備人才”為目的的功利足球。據(jù)此在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要以學校為基礎,以學校體育為平臺,以快樂足球為樞紐,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足球運動。擴大校園足球人口基數(shù),開展豐富多樣的足球活動。(1)加大以足球為題材的宣傳活動,積極開展“校園足球文化”活動;(2)一定范圍內開設足球教學活動,普及足球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3)在開展“校園文化節(jié)”活動中,舉辦“校園足球文化專題活動”,開展足球知識競賽、足球手抄報評比、足球黑板報評比、足球寶貝競選、“我與足球的故事”征文等趣味活動;(4)在校園運動會活動中,舉辦“足球技藝表演和競賽”活動,開展班級足球聯(lián)賽、五人制足球表演賽或對抗賽、多種形式的球技表演、足球團體操表演、趣味足球游戲競賽等系列活動;(5)學校應本著“人人參與足球、人人運動起來”的理念,以年級為單位,班級為基礎,組建班級足球隊、小記者隊、攝影隊、足球寶貝隊、足球表演隊等多種形式的隊伍,開展多種形式的足球趣味活動。
2009年10月,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會議上提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搞好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加強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夯實足球運動的社會基礎,推動我國足球運動在普及中不斷提高?!睂W校是基礎足球的主營地,一手要抓“普及學校足球人口”基礎不動搖,一手抓“建設高水平足球運動隊”不放松,“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普及中提高,精耕細作,組建具有一定高水平足球運動梯隊。
因此,各學校在組建校園足球隊時應該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1)先普及,再提高。普及是基礎,是奠基石。足夠的基礎足球人口能夠為各學校組建高水平足球隊提供可能與保障;(2)運動隊的表現(xiàn)是學校校園足球運動水平的體現(xiàn),是學校足球特色隱形教材,能夠有效促進學校足球人群的增加及水平的有效提升;(3)更新校園足球培訓、訓練理念及授課方式,建立常規(guī)的訓練制度,制訂適合學校足球隊實際的年度訓練計劃、階段訓練計劃及課時訓練計劃;(4)優(yōu)先發(fā)展一定數(shù)量的較高水平的足球隊員,加強足球隊員思想品德、文化知識、運動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與教學,關心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關心他們的全面發(fā)展;(5)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以賽帶動發(fā)展,提高足球水平。
足球運動雖然深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歡,在學校有著廣泛的影響和基礎,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學校體育場地、教師隊伍以及經費保障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尚處于初級階段,與以學校為基礎的足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還沒有配合起來,校園足球運動技術水平更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校園足球活動需要廣大教育和體育工作者及社會長期不懈地努力:(1)學校要在中小學校舍改造中,將體育場地的改造列入計劃,不斷改善體育場地和設施條件,同時,按照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要求,結合各市校園足球辦公室的器材支持,配置一定數(shù)量的足球等運動器材;(2)從目前來看,我們的體育教師隊伍還不太適應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需要,學校應結合各級各類教師培訓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對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體育教師優(yōu)先進行足球專項業(yè)務培訓,尤其是對有一定足球基礎的足球專業(yè)教師的培訓。同時,學校應該將服務于校園足球活動的一線教師的工作實績納入教師年度考核、教師工作量及教師職稱申報等環(huán)節(jié)的審計;(3)對一些沒有專業(yè)足球教師或沒有足夠體育教師的學校,可以考慮在校外聘請或引入高水平的足球教練員參與學校的青少年校園足球日常訓練活動中來,共同開發(fā)學校的校園足球運動。各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領導小組要積極發(fā)揮高等院校特別是體育院校的資源優(yōu)勢,外聘或者借用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足球教練員配備到薄弱學校的校園足球活動中來。但是,即使如此,地方優(yōu)秀的足球管理領導及足球教練員也會在一定的階段遇到自己本身前進過程中無法超越的瓶頸,這也可能也是全國足球無法達到世界一流的客觀現(xiàn)實;(4)各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領導小組需有計劃、有目標使用經費,將有限的經費合理地使用到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來;(5)學校要把體育專項經費納入年度教育經費預算予以保障。此外,學校體育、學校足球要建立多元化的資金引入渠道,爭取更多的社會贊助資金。
2009年6月19日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中強調:“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牽牽扯到全國全中國億萬的學生,關系到他們的健康、他們的興趣、他們的成長。我們要注重宣傳我們的想法、操作、要求和政策,吸引學生來喜歡這項運動,積極參與到我們的校園足球活動中來。”
因此,國家和地方城市都必須認真做好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宣傳工作:(1)主動邀請省、市多家媒體對校園足球各級賽事進行宣傳報道,引起學生、家長、學校及社會的廣泛關注;(2)積極尋求與地方新聞媒體的合作,讓地方媒體成為我們基層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對外窗口,積極宣傳我們的學校、老師、孩子、工作,宣傳我們的經驗和典型事跡,并通過媒體接受社會和民眾的監(jiān)督;(3)足球人口的普及與提高是我們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國足球走出去的原動力。加大宣傳力度和廣度,能夠促使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全面、廣泛地得以開展,能夠吸引更多學生的加入。
7.1 教體結合、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實效互助的組織機構是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得以長期、全面、有效開展下去的首要保障。學生訓練與校園聯(lián)賽相結合、學?;A訓練與市級集中訓練相結合、文化學習與常規(guī)訓練相結合,這些結合是賽、訓、學三者相結合的有效模式。
7.2 開展多種形式的足球活動,普及足球基礎人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校園足球活動中來,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jié)”活動,爭創(chuàng)有地區(qū)特點和學校特色的足球運動。充分運用學校優(yōu)越資源,完善校園足球組織領導機構,分工明確,職責到人,以年級為單位組建多類型的足球活動小組。
7.3 在普及中提高,組建至少一支高水平的足球梯隊。改變傳統(tǒng)的學訓模式,更新校園足球培訓、訓練理念及授課方式,制訂詳實的校園足球規(guī)章制度,設置符合學校足球隊實際的訓練計劃和目標,并落實到具體的日常訓練中。組織學生參加多級別的足球賽事,在比賽中檢驗訓練成果的同時發(fā)現(xiàn)球隊存在的問題,今后的訓練任務中加以解決和完善。
7.4 在整合和運用學校有限資源的基礎上,借助社會力量共同尋求校園足球活動的發(fā)展;吸引社會中優(yōu)秀的足球人才和足球組織加入到校園足球活動中來,并能夠在足球高端水平領域做到互通有無、齊頭并進;運用合理途徑,吸引足球愛好者的加入和社會資金的投入;積極尋求官方媒體的幫助和虛心接受社會及民眾的監(jiān)督。
7.5 做好我們的足球基礎工作,妥善處理好學生升學和考級,運用學校優(yōu)勢資源打通四級聯(lián)賽的通道。發(fā)揮社會媒體的宣傳作用,吸引更多身體素質好、意識和品質杰出且具有足球天賦的足球人才。
[1]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校園足球論壇文件匯編[G].2010(6).
[2] 王煒華,王超,丁純,李麗.校園足球現(xiàn)狀及模式研究[J].運動,2011(11).
G843
A
1674-151X(2014)12-007-03
2014-10-15
關勇,中教高級。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